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640年8月1日

登莱总督区,登州府。

一周前,登莱总督徐望祖接到了一封来自朝鲜王都汉阳城的信件,那是李敬天写给他的亲笔信,信上面李敬天用大幅的笔墨描述关于朝鲜境内丰饶的物产,总结下来基本也就是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

徐望祖很快就信了李敬天信上面描述的内容,他自认为李敬天是没胆子敢欺骗他的,好歹也都是海寇出身的老兄弟了,李敬天没那个骗人的本事。

徐望祖感觉未来朝鲜的战事收益还是很有搞头的,不能让济州垦殖区一家吃独食,目前登莱总督区总人口达到了恐怖的两百一十七万人之多,每年至少需要消耗四五十万吨粮食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这还是只解决基础生存的需要,工业和商业活动也需要更多的粮食支撑。

伴随着中原战事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难民开始涌入登莱总督区,运河边界线那边玩命的把难民向辽东半岛输送,但还是无济于事,登莱总督区也只能每月定期接收一定的难民数量。

南方的本土也在拼命接收难民抵达本土然后前往台湾垦殖,帮助登莱的难民分流工作,可中原地区的难民数量还是太多了。

现在徐望祖患上了严重的粮食饥渴症,养活治下这么多民众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光靠今年刚恢复一些起色的登莱本地农业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外部支援。

徐望祖现在也盯上了朝鲜的粮食产量,但如果不出力的话,济州垦殖区肯定是不会白白的把粮食交给徐望祖的,亲兄弟明算账,这可是当初约法三章的时候就说好的事情。

徐望祖在接到了李敬天的信件之后也是开始动员军队,准备派遣更多的士兵去朝鲜帮帮场子了。

这样的背景之下,登莱步兵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调动,登莱二府土地上近日每天都能够见到定海大兵们整齐的行军队伍,全都朝着烟台军港集结前进。

“驾!哒哒哒......”一阵马蹄声穿过官道,传入了道路两旁老农的耳中。

一队从南方青岛港口出发的总督区轻骑部队驰过尘土飞扬的官道,路边几个扛着锄头的农户面面相觑,然后竟然不约而同地叹起了气来:“这定海大兵怕是又要出征了。”

“是呀,不知道这又是要去打哪里哟,这些天过去不少大兵了!”

“管他呢,只要出去打仗,不在自家地盘打就行了,我就算是多交些税也认了!”

“嗯嗯,对头,这刚分到手的土地,可不能在闹兵灾了!”

此地乃是文登县,也是登州地区的重要粮食产地之一,地势开阔平坦,耕地众多,定海人在此安置了近十五万人口,算上原有的居民,文登县的人口数量超过了二十万之多。

文登县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年产小麦七万吨、大豆四千五百吨、苜蓿六万吨,甜菜一万两千吨,农业是登州府内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县,目前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多余的粮食出售给总督区政府。

文登县的农业大发展得益于总督区政府的重点帮扶政策,总督区将济州岛牧场上的牛羊通过银行低息贷款卖给当地的农户,然后推行土地阶梯税制征收吓死人的固定资产税,逼得地主士绅势力开始将手中的大把土地资源卖给政府。

同时徐望祖也下令对各县实施军管,丈量土地、按人头分地,将政府收购得来的土地贷款卖给无地农民耕种,同时大力推广三茬轮作制度,该县的农业一下子便发展了起来,令人喜不自胜。

农民们虽然背负了银行贷款,但却并不怎么担忧,因为新成立的东北亚发展银行总部就在登州府,徐望祖出头担保,以总督的名义牵头,将农民们身上的贷款年利率压低到百分之三左右,在这年头,百分之三利息的贷款简直就是白给钱。

农民们只要牲畜和土地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而且总督区给他们的牲畜和土地价格也很低廉,三五年就可以还清了。

总督区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在文登县县取得成功后,徐望祖又把目标放在了其他各县,让下面的官员多多吸取文登县的发展经验,将文登县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成册下发各县,勒令登莱二府各县照章执行。

总督区政府也开始安排军中的伤退老兵、本土调派过来的干部学员以及应届毕业生干部进驻各县基层,在当地驻军官兵们的配合下,开始大力推进登莱地区的农业改革发展规划。

依照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登莱总督区所进行的农业改革的阻力那是相当之小,境内所有的农业人口都分到了土地开始安稳下来了,之前劳工队的那些吃过大苦头的流民是第一批分地的人,他们通过贷款收获了自己的土地之后就成为了总督区最忠实的拥趸。

总督区内部通过阶梯税制将原本集中在官绅地主阶级手中的土地也收购的差不多了,给流民分完地之后,且还有大量剩余的荒地作为“公地”被放在一边休耕,目前定海人的统治力已经拓展了阶段极限,无法有效统治管理更多的人口了。

徐望祖也不可能在自己任期内就把登莱二府土地全都分了,那么玩的话,后续的继任者是会骂娘的。

言归正传,文登县的农户有了可以传家的私人土地后,劳动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再加上徐望祖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四处筹措牛羊等牲畜,定海本土的大量廉价钢铁农具涌入登莱二府,最后加上轮作制的先进农业技术,定海人的农业改革进度神速。

连带着定海人在登莱二府的统治也变得坚固稳定起来了,总督府的官员们下乡再也不用担心担心会被吃不饱的流民打闷棍,相反一旦有行迹可疑的外地人来到不服管理流窜的时候,本地的民众还会帮助政府抓住他们。

很多明廷的锦衣卫以及农民义军的探子刚进入登莱总督区境内,没多久就会被热心群众抓住然后扭送当地警局治罪收押,这也是民众对于政府一种拥护体现。

就拿此刻这几个正在种地的文登县农民打比方,虽然他们十分恐惧厌恶战争的到来,但内心深处也还是希望定海人能够百战百胜,登莱总督区也能够长治久安。

经历过定海人的高效率科学制度统治之后,本地民众已经不想回到曾经的日子了,尤其是一想到农民义军或者是明军打过来,重新占领了这里,他们刚分到手的土地那可就是泡汤了,这可是灾难性的事件。

他们自从分到地后就起早贪黑精心侍弄,比照料自己婆娘都还上心,这要是被人再收回去。估计没人能够接受,不说别的,家里嗷嗷待哺的小儿可就没法养活了。

“徐督师召集这么多大兵北上,莫非是要去打鞑子么?”

“唉,鞑子不来就是好事了,为什么要去主动招惹他们?还嫌世道不够乱么?丞相去年才离开,这下又要打仗了,还是丞相在的时候好呀,起码有人管管徐督师!”

总督区今年也开始发行登莱日报了,报纸上刊登的都是一些公开的军政讯息以及本土和登莱的新闻实事,村里面刚从定海本土调过来的村长每天也会抽时间在晚上给农民们念报纸打发时间。

登莱二府的民众也对于统治自己的定海共和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们还是老观念不认可那些什么总理、议员、总督的称呼,喜欢把陈昊称呼为丞相,把徐望祖称呼为督师大人,把那些议员统一都叫御史。

“我家三小子就在登州那位陆千户(团长)麾下吃粮,他前些时日回来探亲的时候,就说了那边已经全军动员,大头兵都一日三餐带肉吃起来了,馒头咸菜管够,每顿全都是干的还有猪肉呢!都是上头老爷们赏赐下来的。”一个满脸皱纹的农户忧虑地说道,“大伙儿都传,怕是要动兵了,不然那些老扣官爷平日才舍不得要弟兄们吃那么好呢,这是要催大伙儿上阵厮杀要卖力呐。”

“乖乖,吃的比以往县太爷都好,一天三顿干饭,还顿顿带肉,我要不是太老了,也参军算了!”

“得了吧,老老实实听话种地,贷款还了咱们也能隔三差五吃肉,比上战场打仗强多了!”

.........……

“看来这伙定海人是真的要打了!朝廷辽东战事有望了!”烟台港码头上,从北京城匆忙赶来的明朝兵部侍郎黄孟固看着码头上盔甲明亮扛炮持枪的定海军官兵后,立刻下了自己的判断。

码头军营内正在进行战前军事操演的是前些时日从南方青岛港口调过来登莱步兵师新建第三旅,旅长陆平安少校,也是原溗泗军海寇出身的老人了,他之前一直在本土服役,也是去年底才调过来的。

第三旅总兵力约3500人,旅部直辖六个营,中间取消了团级编制,因为没有那么多军官。

这支部队无论是兵额还是素质都是登莱步兵师三个旅里面较差的,故此番调来参加很可能会爆发的朝鲜大规模战役,大概也是借着战争锤炼他们吧。

身负重任的明朝兵部侍郎黄孟固没在码头上多做耽搁,很快他便在大群随从们的簇拥下,穿过一条宽阔的石子路,进入了港口的总督区外事接待大楼内,与专程赶过来同他会面的徐望祖洽谈。

登莱总督府的军事机构近几日忙碌得不行,总督府司令部的诸位参谋们不断跑进跑出,联络各支部队、检查各类库存、发放各类补给,忙得不可开交,徐望祖也是入驻烟台港口督促这些工作的,顺带接触一下北京来的明朝特使。

徐望祖和黄孟固两人见面之后,黄孟固就立刻拿出了崇祯皇帝的圣旨宣读,

面对着大大咧咧坐在椅子上听他站着念旨意的徐望祖,黄侍郎也是毫无办法,只能是听之任之。

与定海人有过多次接触的黄孟固已经了解了这批人的脾性,妥妥的唐末割据藩镇,你的武力没他强大,就别想获得任何尊重。

崇祯皇帝的旨意大概就是徐望祖忠贞护国,勤勉得力,颇有战功,晋升提拔为登州总兵官,还给了一个什么抚远伯的爵位,最后就是命令徐望祖率军驰援辽东前线。

直到现在崇祯皇帝获得的消息都是下面文官糊弄的假情报,依然还是认为登莱二府是在明军控制之下,也认为徐望祖是明军序列,这就是之前陈昊打着定海镇总兵的名义率领军队占据登莱二府的好处了。

这个烟雾弹给了明朝最后的体面,北京的文官们全都变成了瞎子,对于定海人在登莱二府搞得那一套统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要定海人不造反就行了,还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是明军,是友军!

七月份的时候,明清之间的松山大战已经决出了胜负,洪承畴大败,清军大胜,攻克了松锦防线,占领了锦州城,兵临山海关了。

病急投医的崇祯皇帝想起来了登莱二府还有一支什么定海镇大军,之前就听说过他们的勤王义举,可后来看到这群人“畏敌如虎”一直缩在登莱二府,崇祯一度还非常愤怒,但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辽东前线彻底垮了,崇祯皇帝也顾不得其它,只能下令各地勤王军北上,登莱总督区这边也接到了明朝的圣旨。

宣完了旨意之后,黄孟固看着依然不为所动的徐望祖也是无奈了。

“徐大人,您好歹也接个旨吧?”

徐望祖站起身来,一只手拿过了黄侍郎手上的圣旨,掂量了一下之后就扔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崇祯怎么这么小气,一两银子不给,一粒军粮不拨,光凭一纸诏书就想我定海大军给他卖命?”

黄孟固紧张道:“徐大人慎言呐,朝廷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您看看先发兵如何,等击退了鞑子之后,朝廷必然会论功行赏的!”

“辽东前线已经是一片溃败之态,洪承畴战败而归都被打入昭狱等死了,您现在可就是大明的指望了,帮帮忙吧,我们也好在京城给你遮盖一下嘛,登莱这里的事情,皇上还不知道呢!”

徐望祖点了点头道:“行吧,反正有你们没你们,仗都是要打的,无非就是搂草打兔子而已,你们在旁边瞧好就行了,别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忙。”

黄孟固高兴的问道:“那您是打算发兵辽东了?”

徐望祖摇了摇头:“我去辽东那边干什么,我们这是去朝鲜,反正不都一样么?打完朝鲜,那些建奴就会从山海关跑过来对付我们,让你们的崇祯皇帝省点心吧!”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紫凰天下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密探江湖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御灵新世界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紫凰天下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密探江湖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御灵新世界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三国:我,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不见长安从敌国开始征战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三国秘事第二部大唐广播站2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奋进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三国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