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望着墙上张贴的边角绣有“武运长久”的旭日旗,冈村宁次久久不言语

回顾自己第ll军司令官任上的表现,可谓毁誉参半,从德安会战的胶着,到南昌会战的胜利,再从上高会战的惨烈,到长沙会战的不败而败,老实说,冈村宁次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如果打分的话,他只肯给自己打五十分,是的,还不到及格线。

不可否认,自己在华中战场的确遇到了一个神一样的对手,这个人就是薛岳。

薛岳的顽强,薛岳的坚毅,薛岳的果断,还有他对局面的掌控以及对走势的预判,一切的一切,都不在自己之下,甚至隐隐的还要盖过他一头,但是不可否的是,薛岳的手中其实只有一副烂牌,而自己手中却是一副大牌,甚至还有一张王牌

冈村宁次手中的这张王牌不是航空兵,也不是海军,而是蒋介石。

没错,就是蒋介石,每每到关键时刻,这个炮兵学员就会跳出来帮冈村宁次一把,德安会战如此,南昌会战如此,上高会战如此,长沙会战还是如此,只不过,有时候薛岳会顶住老蒋压力,有时候顶不住。

拥有这等好牌加王牌,最终却跟薛岳堪堪打成了一个平手,冈村宁次对自己的表现是非常失望的,他觉得,自己不该是这种水平,薛岳不过是个从保定军校毕业的旧军人,而他冈村却在陆大接受过最先进的军事理论教育

不过,经过几次交手,冈村宁次逐渐发现,相比薛岳,他的最大短板就是经验。

没错,就是实战经验,别看冈村要比薛岳年长十几岁,但是论实战经验,两人却根不在一个层面。

两人在德安交手之前,冈村宁次只在东北指挥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剿灭了十几股跟民兵差不多的民主抗联而已,而薛岳则不然,这家伙参加过一路势如破竹的北伐战争,打过参战兵力上百万的中原大战,甚至还曾率领二十万中央军,追着红军屁股远征几千里,从江西一路打到了四川,真正是身经百战

冈村有理论,但是薛岳有经验,所以,跟这样的强悍对手打成平手其实不丢脸。

但是,正当冈村宁次认真总结,励兵秣马,准备着一雪前耻,彻底打个胜仗时,大本营却一纸调令要把他调回国内当参议。

什么是参议官?就是把他冷藏起来了,这让冈村如何肯甘心?

勤务兵走进来,神情恭敬地对冈村宁次说道:“将军阁下,该动身了。”

“再等等。”冈村宁次却摆了摆手,轻声说道,“藤堂桑等会还要过来,还是等见过了藤堂桑,再走不迟。”

尽管自己现在已经不再是第ll军的司令官了,但冈村宁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说曹操,曹操就到,冈村宁次话音刚落,藤堂高英就已经大步走进了办公室,遂即猛然收脚立正,对着冈村宁次重重鞠首:“司令官阁下。”

冈村宁次摆手,说:“藤堂桑,我已经不再是你们的司令官了。”

“可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司令官阁下。”藤堂高英再次鞠首,诚恳地道

藤堂高英对冈村宁次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有本事的人,总是很容易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在第ll军,几乎所有高级军官都对岗村宁次心怀敬意,也只有参加过德安、南昌以及长沙等历次大会战的人,才知道冈村宁次是多么的不易。

相比之下,冈村宁次的继任者园部和一郎表就就差远了。

冈村宁次摆摆手,说道:“藤堂桑,关于你制定的扫荡龙口县、剿灭皖南抗日救国军的作战计划,我其实是反对的,眼下,国共关系已经极度紧张,新四军跟三战区的中央军随时可能开战,皖南抗日救国军也必卷入其中,所以,现在并非动手的好时机。”

藤堂高英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着冈村宁次,既然反对,为何还是批准了

冈村宁次叹息道:“这作战计划不是我批准的,是园部桑批准的,我之所以拖到今天才走,就是为了要跟你见上一面,想跟你提几点建议,还望你认真斟酌。”

“哈依。”藤堂高英再次猛然收脚立正,重重鞠首,“还请司令官阁下教诲。”

“我已经认真研究过皖南抗日救国军的麻雀战术,必须得承认,这的确是一种以小博大、以弱击强的有效战术,皇军如果不革新战术,仅仅依靠常规的战法,是断然不可能击败他们的,既便调派一个师团也不可能成功。”

藤堂高英有些震惊,他没想到,冈村宁次对麻雀战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但是……”冈村宁话锋一转,接着说道,“这世上任何战术,都是有缺陷的,麻雀战术虽然厉害,也并非没有破解之策。”

停顿了一下,冈村宁次接着说:“要想破解麻雀战术,还得大量修建公路,再依靠壕沟、据点以及炮楼进行严密封锁,封锁时间一久,对方因物资匮乏,就会不败而败,关于这战术,我起了个名,叫做囚笼战术。”

大量修建公路、再依靠壕沟、据点以及炮楼封锁游击区,在华中早已开始执行,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但是将这一套措施命名为囚笼战术,却是冈村宁次的新提法,这是将囚笼战术通过实战检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了。

“哈依。”藤堂高英鞠首道,“卑职一定谨记司令官阁下教诲,严格奉行囚笼战术,绝不轻敌冒进。”

“哟西。”冈村宁次欣然道,“如果你能严格地遵循囚笼战术,那么凭借皇军绝对优势的火力及兵力,要想剿灭皖南抗日救国军,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好了,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剩下的就看你了,至于我,也该离开了。”

(分割线)

十九支队各团所有营长军官已经全部到了言家镇,参加紧急会议。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徐十九大致介绍了一下情报处获得的消息,然后接着说道,“虽然小日本的确切意图还没有摸清楚,但我敢肯定,小日本这次就是冲着咱们十九支队来的,至于怎么应对,大的方针是一贯的,那就是麻雀战,但具体怎么执行,各团回去必须认真制定预案。”

具体针对某一事件,可以制定出预案,譬如火灾,譬如水灾,但是打仗,却是不可能提前制定紧急预案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来,也不知道会来多少人,你只有先掌握了敌人的底细,然后才可能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的作战或者突围方案。

“散会,都回去加紧准备吧。”徐十九挥手宣布散会。

从会议室出来,徐十九就看到舒同文神色匆匆走过来。

舒同文已经听到风声,知道湖口日军即将大规模出动,要来龙口扫荡,青阳县跟龙口县相邻,日军如果大举扫荡龙口县,青阳县势必会被波及到,作为青阳县独立团的政委,他得赶紧回燕窠,跟梁大胆一起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危机。

“大队长,我恐怕不能留下来了,得马上回燕窠。”舒同文说道。

“别啊,阿文,既然来了,怎么也得住上几天,咱们可是有日子没见了,走,去我那好好喝几杯。”李子涵从旁边走上来,亲热地挽着舒同文肩膀,说道。

“行了,你啊。”舒同文一把拍开李子涵的手,“平时咋没见你这么亲热

李子涵耸耸肩,满脸无辜状,不过他故作热情挽留舒同文,还真没安什么好心。

湖口日军大举出动,前来龙口县扫荡,青阳县是必经之路,保不准日军就先把青阳县独立团给灭了,这时候把舒同文留在龙口,就能无形中削弱青阳县独立团的力量,要知道,舒同文虽然是青阳独立团政委,却不是政工于部出身,他可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

徐十九也觉得不该再挽留舒同文,便说道:“阿文,那协同作战的事……

舒同文道:“大队长,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话带给老梁,只要是抗日打鬼子,无论水里火里,我们青阳独立团绝对没二话。”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紫凰天下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密探江湖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御灵新世界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紫凰天下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密探江湖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御灵新世界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