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现在大明外敌的局势,以北方游牧民族是最大的隐患。

朱允炆安排平安和吴高坐镇北方,再让盛庸坐镇西南,朱允炆亲自坐镇中心,北上可支援平安,往西可支援盛庸。

这个时期,南方还是相对太平的,并无外敌,西方国家还没到开着舰船利炮的时候,但不代表朱允炆没有考虑,镇守南方和海岸的最佳人选,朱允炆已经想好了,只不过需要费点周折而已。

“李景隆”

“臣在”

“你坐镇京师,封你为镇中大将军,节制江浙皖兵马”

“臣遵旨”

“原来的六部,按部就班,暴昭依然是刑部尚书,今后和监察部要配合,封户部侍郎卓敬,为户部尚书,户部原来的钱粮管理分给现在的财政部专门管理,兵部......”

朱允炆停顿了一下,兵部的确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耿老将军,现在兵部尚书空缺,可否请你出山,先代管兵部一段时间?”

“皇上,老臣领命,请皇上放心”

“好,兵部交给老将军,朕放心,郭铭”

“臣在”

“任命你为兵部左侍郎,协助老将军,还有今后兵部的工作,要改变的有很多地方,希望你能尽心尽力”

“臣遵旨”

“毛太”

“臣在”

“封你为吏部尚书,今后官员的任命,要和教育部协商,把有才能的人,分到最适合的地方去”

“臣遵旨”

“礼部尚书还是由陈迪担任,工部尚书由张国安担任,工部加紧观音门纪念碑的建造,礼部,着手祭祀仪式,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钦天监协从”

“臣等遵旨”

“郭铭”

“臣在”

“郭老将军的祭奠仪式定在何时了?”

“禀皇上,定在五天后”

“好,到时候朕会携百官前去祭奠”

“是,皇上”,朱允炆亲自去祭奠,这规格在大明朝,已经是顶级的了。

该安排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本来朱允炆还想让礼部筹备黄瑶和周乔的升迁仪式,可朱允炆觉得时机不对,一是战争刚结束,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二是因战争死了那么多人,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黄瑶和周乔的事情,只能往后再拖一拖吧。

最后,是如何处置朱棣和他手下一干将领的事情,这件事情,朱允炆早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朱棣手下,的确有一群能臣干将,武将以邱福朱能马三保为首,文臣有道衍,朱允炆的确曾想过把他们都收服在自己的麾下,可朱允炆觉得,难度很大。

关于如何处置朱棣等人,朝堂之上罕见地形成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杀,不留后患。

杀了一了百了,可以警示世人,也可消除内部隐患,关于如何处置朱棣,朱允炆想了很久,想来想去,朱棣不能杀。

至于为什么不能杀,朱允炆有自己充足的理由,但是不能说,更不能公之于众。

朱棣手下的那些大将,杀或者不杀,对朱允炆来说,无所谓,如果能收服最好。但朱允炆最想收服的人,是马三保。

马三保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马三保,朱允炆可以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未雨绸缪,虽然现在海上风平浪静,可是两百年后,海上风云突变,现在就开始着手发展的海军,这个战略布局是无比正确的。

另外,马三保还可以开拓海路,促进海上对外贸易,对大明的经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关于道衍,朱允炆是又爱又恨。

曾经,朱允炆恨不能把道衍这个不务正业的妖僧碎尸万段,可是现在朱允炆的思想变了,尤其是和周乔一夜后,更坚定了朱允炆想留下道衍,为大明做贡献的决心。

道衍不仅仅是政治家,他更是一个出色的佛学家,文学家,精通三教,后朱棣迁都北平,北平城的布局,就是出自道衍之手,《永乐大典》的总编撰,是道衍而非解缙。

这样一个治世之才,杀了实在可惜。

朝堂上,不管大臣给出如何处置朱棣等人的建议,其实最后的决定权,在朱允炆。

本以为皇帝会下令诛杀,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朱允炆只是下令先囚禁朱棣和他的家人,包括燕王妃和他的三个儿子。

而朱棣手下的那些文官武将,朱允炆也只是先把他们投进刑部大牢,听候发落,而且朱允炆交代,不准为难他们,吃喝供应,更不准用刑。

朱允炆知道,这样的决定一定会引起大臣的反驳,为了避其锋芒,宣布完对朱棣等人的决定后,朱允炆根本没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退朝走人。

今日的早朝,持续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从早晨五点一直到朱允炆强制退朝走人,足足进行了四个多小时。

朱允炆回到武英殿后,便开始有人求见,有些事情,不能在朝堂上说,只能私下说。

朱允炆先是接见了昨日在观音门一战的众将领。

这些都是有功之臣,今日的早朝也基本全都升了官,或者重新得到朱允炆的重用。如耿炳文,盛庸,平安。

除了徐辉祖,徐辉祖也没脸来见皇上,退朝后,便独自一人回家了。

他们求见皇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该如何处置那些拼死抵抗不肯投降的燕军,这些人,除了朵颜三卫,便是朱棣在北平的死忠。

杀了他们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数众多,差不多有五万多人,可留着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尤其是朵颜三卫,这些人,有奶便是娘,绝对不能放任不管。

“李景隆”

“臣在”

“把这些人先圈禁起来,水管够,食物一点都不给,先饿他们两天,这些人,朕留着还有大用”

“臣遵旨”

“除了这些人,其他一共有多少人?”

“禀皇上,差不多有十万”

“嗯,十万”,朱允炆沉思片刻后问道:“这些人全部放了,让他们各自回家,朕已经命户部拨出银两,每人二十文吧,算是给他们回家的路费”

“皇上,真的要给这些人发钱吗?”

“当然,朕已经说过了,他们都是朕的子民,他们参加叛军都是被逼的,你不给他们发盘缠,难道让他们都饿死在路上?”

“皇上,他们都是各地兵营的,为什么要遣散他们?”

“现在不打仗,要那么多兵做什么?朕养活不起,还不如让他们回家各自生产,兵不在多,贵在精,这是今后兵部最重要的改革一项,你们觉得每人二十文钱,够吗?”

“皇上,够了,太够了”

“够了就行,每人二十文,十万人,一千文是一两银子,呃.....”,朱允炆略微一想,说道:“不多,这笔钱花的值”

“皇上,臣何时动身离开?”,平安问道。

“平安叔,北平是边境,那里的安定,关系着大明的安定,有些事情朕还想和你再交流一下,询问一下你的意见,等处理完观音门的事情后,你便回北平,让黄观大人回京,教育部的事情,还得他回来主持大局”

“是,皇上”,平安听着朱允炆的话,不知道为什么,皇上说话怎么就那么让人心里舒服呢?

平安叔,交流一下,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朱允炆的每句话,都让平安如沐春风。

“盛庸,你和平安将军一样,等处理完观音门的事情,你也去荆州上任吧,还有,到了荆州后,加紧操练兵马,用不了多久,你便要去交趾一趟”

“交趾?皇上,去交趾做什么?”

“别问那么多,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加紧操练兵马”

“是,皇上”,盛庸拱手行礼,有些支支吾吾,“皇上......”

“还有什么事?”

“皇上,臣这一离开,那臣还是独立团的人吗?”

“当然是,一日进独立团,终生都是独立团的人,到了荆州,可别给独立团丢人”

“是,皇上”,盛庸顿时喜笑颜开。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紫凰天下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密探江湖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御灵新世界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紫凰天下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密探江湖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御灵新世界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我爹是奸臣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唯有华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大宋第一奸臣重回三国当霸主我不是文官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崇祯是我老丈人!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三国:开局斩杀刘备!汉末:装傻王爷戏诸侯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焕光划夜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穿越古代当赘婿!综影视之公子无双青龙英雄转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这县衙深藏不露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三国第一奸贼汉楚昭和华夏万界为尊关于我在诸天随心所欲这件事情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奋战异界大明1840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万界抗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