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九十八章崩溃的开始

只是这样的战事,显不出瞿能的本事。

毕竟这样的战事。不用说瞿能,栓条狗放在这里,也能打赢。最少瞿能想不到,优势这么大,怎么输啊?

而今宋晟撤退就不一样了。瞿能想追击敌军,一路尾随到关中,最后一举拿下关中,这才是最好的战果。

于是,瞿能将大部队留在后面,带来大队骑兵咬着尾巴追击。

只是宋晟提前准备了这么多事情,怎么可能被瞿能给追上来。

瞿能沿着无定河,就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无定河,一路追击,路上遇见了南军的层层狙击,用了大量火药。这些火药炸断道路,甚至还有大量地雷。

最终歼灭万余,大军到了延水关。只能看着黄河望而兴叹了。

想要大军直入关中是不大可能。

这也是陕北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陕北是有名的千沟万壑。

很多道路都只能沿着河道走。因为不跟着河道走,这些沟壑就好像迷宫一样,很有可能两边声音相闻,但是想要见面,就要绕道几十里才行。

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麻烦的。

而顺着河流走,就很方便了。河流两侧都是冲击出来的平原。

榆林城之所以重要。就是他在无定河上游,从榆林到黄河有道路连接,而且到延水关以南,黄河两岸虽然也有山峦,但是平地居多,又能与其他河道相连。

这个关卡宋晟驻守,瞿能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攻打下来。

瞿能也是见识过,宋晟的坚韧的。

更重要的是后勤。

瞿能才追出几百里,就感觉到不舒服了。

铁路才刚刚修过了黄河,忽略榆林都有数百里,更不要说,这里了。还有很多坚固的据点此刻还没有投降。大量后勤从陆地上转运近千里,消耗太大了。

瞿能不可能在这里复刻榆林城下的局面。虽然可以有水路连接,毕竟而今北军是有黄河水师的。但是这个时候打仗可不是后世,有无线电。在黄河边呼叫一下黄河水师,黄河水师就来了。

黄河水师港口在东胜卫。毕竟除却东胜卫其他地方根本支持不了一个港口。

瞿能想通知黄河水师,需要先派人去东胜卫通知黄河水师,然后让黄河水师过来,其中少说大半个月。

瞿能顿兵于此。后路受到各种威胁。一旦有事,与后面失去联系,说不定宋晟能打一个大胜仗。

说到底,洪武年间的将领都是相当不错,这些将领不敢说多厉害,但都在水准之上,瞿能可不敢将这么大的破绽卖给对方。想了想,瞿能还是决定先撤一点。

没有撤到榆林,而是撤到了米脂。以米脂为中心,平定其他地方的南军。

在宋晟一走。其他地方南军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抵抗决心了。更不要说,大部分卫所军队家眷都在当地。自然都纷纷投降。

榆林之战,双方投入军队总额在三十多万,在规模上不下于去年的怀庆之战。但是意义截然不同。

怀庆之战,其实是河间之战的收尾。因为河间之战后,南军失去了对黄河北岸的军事优势。不过是到了怀庆之战,才将这种预期变成了现实。而榆林之战,却是西北攻略真正拉开了帷幕。

榆林之战的胜负仅仅是榆林吗?

不,是整个西北崩溃的开始。

瞿能撤军,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过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步进攻。而且有了铁路这一条大动脉,北京方面的人力物力,就源源不断地进入西北。在西北方面有绝对的物资优势。

而南军在西北方面的回血,却是很难的。不说别的。宋晟这一败,丢了很多武器,如果要后方补充的。就要从太平铁厂通过艰难险阻才能运输到西北。

最少一年。

而大量武器从遵化铁厂出厂就能撞上火车,不过十几天就能到黄河南岸。剩下的路虽然没有修铁路,但是运输到前线也不过十几天。

一个月对一年。这两边差距,就是北军胜利的基石。

即便加上其他各种干扰因素,瞿能也觉得在两三个月之后,瞿能将在扫平榆林,府谷等地,大军继续南下,直接扑向延安。即便遇见一些困难,大概三四次会战之后,就能攻下关中。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南军组织的每一次战斗,就能如榆林之战如此坚韧。

但是可能吗?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榆林之战,是一个场崩溃的开始。

人心的变化,是先于战场之前的。

------

西宁,梅殷。

作为朱元璋大女婿,马皇后临死之前的安排,让他去一个偏僻的地方。朱元璋对马皇后无所不从,自然不会不答应,这个地方就是西宁,屈指一算,他在西宁已经有五六年了。

人生有多少个五六年啊。

梅殷对马皇后这个安排从不理解到感激。他从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让他在近乎流放的地方。说起来很厉害,但是其实仅仅能管着西宁城区区一城之地。

在他的眼中,西宁城哪里算是城啊,分明是一个小镇子。

这里连报纸都不能及时到达。要延迟一两个月,南京时兴的信息,到了他这里已经变成过时了。

他一开始很是怨怼的。但是时间一长,也就将心态放平和了。

他在也就将心思放在这里了。对西宁城的很多时间操心。也算是一个乐趣。

他也是相当有才能的。否则也不会被朱元璋选为女婿,他在西宁小城,简直是大材小用,他自然将这里规划得井井有条,西宁在他的手中,开通了对西藏的商贸。让西宁成为客商云集之地。

百姓也就过得很好。

不知不觉之间,梅殷在西宁的地位已经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

而这个时候,南北之战爆发了。

这让他恍然大悟。想明了很多东西,暗暗感激马皇后的安排。否则的话,他不管是在南京,还是在北京,都不大可能不站队,一旦站队,就卷入一场风暴之中。他不确定他能不能全身而退。

但是时间一长,他又有了别的心思。

那就是机会。

有本事的人,都想做大事。梅殷也是一样的。

他想要有大作为于天下,但是数年蹉跎在这里,却是一个大臣最好的年华。将来南北之战即便平息,他能回到权力中心,但是权力中心还有他的位置吗?

梅殷不确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已经不在了。

他怎么可能还能有洪武年间的地位。如此一来,梅殷就想要在南北之战出力,站在胜利者的一方。无他,只有在胜利者一方,才能分享成功的果实。

但是谁是胜利者。

梅殷希望是北京。原因很简单,南京如果是胜利者不需要他做任何事情。而北京如何是胜利者,他就有插手的空间,而今他也觉得,朱元璋选中的继承人不是朱允炆,而是朱雄英。

这是一个感觉,虽然没有证据的,但是梅殷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婿之一,他与朱元璋关系亲密,有过很多接触。他对朱元璋的想法是有判断的。

这种判断应该没有错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北京没有露出胜利的迹象,他是不会下注的。毕竟他背后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家族。但是而今他感觉到了这个信号。

他觉得,这就是胜利的信号。是强弱之间的转折点。是到了他该做出判断的时候了。如果再不下手,很有可能就迟了。

只是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啊?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