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四十一章饮马黄河

方乘风所部能做到的只是有限度的骚扰长江出海口附近,甚至不敢越过江阴一线,盖因一旦越过江阴,就必须寻找落脚点的。否则在夜里很容易被小船偷袭。

再加上北军水师制霸天下的奥秘,就是在于大船胜小船。而在长江上游,大船很有可能成为负担。

但是即便如此,也足够南京头疼了。什么改革在这种情况下,都只能放一放了。而本来崩溃的南京经济,在这个时候,仅有的一点起色,也荡然无存了。

胜负在前线交战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前线的挣扎,只是南京朝廷最后一口气了。

------

被压抑许久的叶沈,此刻更是好像火山爆发一般。大军直扑黄河。

首先作战的也是水师。

要控制黄河水道。才能让大军迅速通过黄河。

叶沈之前在沁水之中,建造了无数大小船只。这里与后方的铁路并没有直接连通,效仿西北方面建立黄河水师是有些困难的。但是修建一些小船却是很容易的。

而且,南军黄河水师,其实更多是漕运船只。数量上虽然很多,但是实际上,船只并不大,而且黄河地形复杂。

在邙山以西黄河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两侧大多都是山,是以黄河水流比较快。这里的黄河,并不是地上悬河。这也是为什么叶沈要在这一段发起渡河作战的原因。

只是而今是刚刚开春,黄河凌汛刚刚过去。

正属于枯水期,今年虽然不是大旱,但黄河两岸也露出了不少河滩,甚至中间露出沙洲来了。这种的情况下,大船根本难以转动。只能用小船了。

而且如果将大炮沿着河岸布置,再将火炮布置在沙洲之上,足以封锁一段河道了。这样的情况下,建立浮桥也很容易。

所以,黄河之战,并不是单独的水战。也不是单纯的陆战。双方的战斗是非常复杂的。更考验双方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

叶沈看似大举出动,气势汹汹的。但其实暗中藏了重点,只是希望能够在南岸建立起,两到三个桥头堡,大军就能够直接渡河。直扑洛阳了。

叶沈的心思,盛庸或许不能完全猜到。但大多数都是能够猜到的。

不过,盛庸也是有只自己的总体战术的。那就是一个字熬。

拖着。

盛庸甚至一度想将叶沈放过黄河来打。毕竟黄河天险的用途,不仅仅是一条防御线,还有别的用处,比如切断叶沈的后勤。

黄河发洪水的时候,那样子,浊浪滔天,仿佛天地之威。那个时候的黄河,不要说大军渡河了。就是上游想派人到下游传信。也都是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无生的。

这就是说,这个时候黄河人为的将大军分成了两段。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的。

大军已经过河了。后勤暂时断绝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而火器时间就不一样了。

盛庸也发现了火器时代对后勤的依赖太重要了。一旦没有了后勤物资,只能拎刀子拼命的情况下,北军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南军的。一旦北军被黄河暂时切断了后勤。

盛庸大举进攻,数日之内,将营地之中的火药给打空了。并不是什么问题。

那个时候,就有可能是,他歼灭北军的一个大好时机。

只是可惜,盛庸不敢这样做了。

不是因为,军中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后方。南京出现的种种问题,毫无疑问会影响前线的军心士气。盛庸即便对很多事情进行了封锁。但是有些事情是封锁不住的。

比如说,这么手中的钞票能买多少东西?

这种情况下,再用这样的悬危之计,就相当不合适了。

盛庸只能用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黄河一线与对手拼杀。

争夺的焦点,就在于黄河之几处沙洲,还有几处容易登陆的地方。整体局势上也是有利于盛庸的。盛庸这一段时间也不是白给的。在这些地方安置了很多难以攻克的防线。

叶沈也只能死磕。

攻破黄河防线估计是需要时间的。

除此之外,盛庸还在等别的变数。

山西方面,能不能从怀庆府背后杀出来,直接冲到北军后勤线上,只要截断后勤线,北军的进攻只能败退。

盛庸也知道,叶沈一定在背后安置了后手,甚至他这一次对黄河沿线的进攻,很有可能就是引蛇出洞之计,山西军各方面都不行。在桑干河之战后,更是元气大伤。

如果与北军野战,情况不堪设想。但是守住几个关卡,然北军难以逾越太行天险,却是可以的。

要截断后勤线,就必须从太行山之中冲出来,一旦出来,能不能回去就不好说了。甚至很有可能被北军抓住空档,冲破太行山的关卡,到时候山西就不是朝廷所有了。

但是,总要尝试一下。

另外一个变数,就是山东战场。

傅友德一直酝酿着德州之战。这个时候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后方生变,很有可能南北双方在山东北部还要大战一场,而今南军真正的精锐都在傅友德手中。

可以说傅友德的动向能令天下侧目。

而北京方面也不是没有对傅友德进行安排。安排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以田忌赛马之故计,用下等马牵制傅友德。而且不是一匹,而是数匹。

首先就是哈刺不花。

哈刺不花数万大军,龟缩在数个港口之中,跃跃欲试,只要傅友德大军北上,这数支军队就立即杀出来,甚至向海州杀过去,直接杀到南直隶。

而在傅友德正北面。

数座坚城,好像一条铁链,将傅友德的进攻方向完全封锁住了。更不要说,运河沿岸,更有棱堡数座,卡死了沿着运河北上的路径。

除此之外,更有大量军队,在村落,城镇之中安营扎寨。

甚至还将当地百姓组建民团。

虽然一开始打仗的时候,山东本地百姓都是墙头草。并没有为北京而战的觉悟。但是经过了一轮拉锯之后。最少黄河北岸的山东府县都觉悟了。

他们在南京统治之下的日子实在难过。

毕竟,大量转运军粮的负担都在百姓身上,再加上南军的军纪没有北军好。

而今更加让北边百姓抗拒南军的地方,就在于南京新钞的崩溃。

这一件事情,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让很多百姓家破人亡。

按理说,大部分百姓手中没有多少钱。但问题什么,数十万大军,当兵的手中有大量新钞,他们买东西,是决计不会有市价来买的。因为如果用市价来买,那就代表他们吃亏了。

这个亏,他们不愿意吃,只能让别人来吃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的代价,就是从上层向下层转嫁,一直最下层。

这个社会规律,即便是到了后世也是一样的。上面在某张支票上添几个零,下面人就买不起房了。而今,虽然新钞没有到一文不值,但是正在走向一文不值的路上。

这几乎是对百姓财产的强制征收。

而黄子澄的建议,是朝廷强制将几个行业收为国有,也是对商人财产的强制征收的话。而下面却是对百姓财产的强制征收。

货币贬值,是一场瓜分社会财产的盛宴。这一场盛宴所有的代价,都会让最低层的百姓来承担。可以说,这是工业化的代价转嫁到南京朝廷治下百姓身上的一次总爆发。

百姓自然是用脚投票。而黄河却是阻隔不来百姓的私下来往的。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