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八十九掌纪纲的想法

南京开城之功,就是纪纲心心念念的大功劳。

到了而今这个地步,纪纲从来不担心。南京城难以攻克,他担心的是,有人来抢这个功劳。

这一点也多余。

南京朝廷上下,有无数人想要改弦易辙,最后的投名状,也就是南京城。

各方面暗流涌动,有这个心思,可不仅仅是纪纲一个人,也不仅仅有丁显。

丁显如果得了献城之功,就是算他无耻之尤,一时间,北京朝廷也不会拿他怎么样的。毕竟,不管怎么说,都是有功之臣。南京朝廷虽然打败了。但是朝野上下,有这么多的降臣。

杀丁显一个人容易,但是引起连锁反应就不好了。

丁显的问题也很明显。

一直以来,朱允炆就没有让丁显怎么接触过兵权。毕竟作为首辅还在军中有影响力的话,岂不是李善长第二,何夕其次。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炆怎么能睡得着觉。

所以,丁显必须联合其他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上。

当然了,丁显也是优势的。

虽然而今,南京朝廷几乎已经失去了控制力。但是到底还在。在文官层面上,丁显是可以一言可决的。

丁显只需找一个将领就很容易做到开城投降这一点。

虽然说,南京城中人心惶惶的。但是想开城,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无他,朱允炆是非常谨慎的。他派出了他的绝对亲信,巡查南京城池,还派人从各地召集仅有的大军。准备依托南京坚城做最后之抗争。

所以暗潮只能是暗潮。

只有有丁显的遮掩,这一件事情才容易做到。

纪纲此来,其实与丁显的目的是一样的。想请魏国公帮忙。毕竟,魏国公一声令下,什么不好做的事情,也都好做了。

只是他比起丁显还是有优势的。纪纲的优势在于,他代表了北京朝廷,能与北军联系,必要的时候,能引北军接应。要比丁显方便多了。

即便如此,魏国公依然是他最好的选择。

只是,纪纲也没有想到,在这里看见了丁显。

纪纲顿时感受一丝不妙。

他毕竟刚刚接到了何夕的命令,那就是丁显必须死。

如果让丁显献城成功,朝廷明面上,也不好杀他。恐怕板子就要打在纪纲身上了。更不要说,开城之功,纪纲早就惦记住了。这种情况下,岂能不对丁显恨得咬牙切齿。

魏国公不合作。纪纲早就有预料。纪纲与魏国公府不是第一天打交道。魏国公府上下,有一种莫名之傲气。不过,他们有骄傲的本钱,徐达的功绩,够魏国公上下,吃上几辈子了。

瞧不上一些事情,也是很自然的。

纪纲对此,早有准备。他是备用计划的。但是而今纪纲心中要先将开城的事情,放一放了。不弄死丁显,于公于私,对他都有妨碍。

纪纲客客气气的与魏国公告辞出去了。

随即立即开始行动起来了。

------

丁显离开魏国公府后,坐在轿子上,整个人摇摇晃晃的,有几分心神不属。他的心思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去了。面对他面前的局面,真的很难。但是他坚信,其中是有破局的办法。

人生在世,首先自己要有价值。自己有了价值,对外人来说就有利用价值。当然了,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互相利用。他必须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然后去交换别人给予的价值。

才能一步步爬上去。

任何地方,都不存在铁板一块的。南京这边是这样,北京那边也是这样,所以,只要找准缝隙,就有自己的地位。

但是这个缝隙,在什么地方?自己能够提高多少价值。目标是谁?

一时间,丁显陷入沉思之中。

献城这一件事情,虽然是眼前之事,也是最为关键之事。但是丁显还是有自信能够做好的。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样的魏国公是最优选项。但是除却魏国公之外,其他想要攀附北京方面的勋贵不知道有多少。

他是可以从其中做手脚的。

但问题是将来?将来该怎么办啊?

献城仅仅是第一关,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丁显忍不住感叹一声,说道:“关关难过,关关过。总是有办法的。”

“大人,陛下再次派人来召见您了。”外面的仆役说道。

丁显眉头一皱,心中暗道:“朱允炆已经是冢中枯骨了,尸居余气而已。只是而今还有用的时候,不可闹得太厉害,我知道,他现在一定很生我的气。但是而今,他也是离不开我的。将来,用他的时候,总之,去见见吧。”

而今一系列的变故,对朱允炆冲击最大的。

朱允炆明面上经营数年,也有自己的一些死忠。看似管控了南京局面。但是实际上中下层已经完全失控了。

丁显对朱允炆态度的变化,正是认清楚了这一点。

就好像当初曹操南下,有人劝孙权,群臣皆可降,唯将军不可降一样。

朱允炆决计不可能给北京低头的。一方面是朱允炆本身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很多事情,他宁死也不肯干的。另外一方面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双方鏖战数年,动用总兵力数百万之众,直接参与战争的人员超过一两千万,更有死伤十几万,花费数以亿万计。如此情况之下,即便北京朝廷打下天下,也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告诉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最好的交代,自然是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到了朱允炆身上了事。

单单是这一点,朱雄英也不轻饶朱允炆。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皇权之争,胜者王败者寇,从来不会轻易饶恕对方的。

朱允炆低头不低头,情况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此,何必低头。

这种情况,朱允炆不想低头,但是其他人却想活命。各方人等,包括丁显在内,都在与朱允炆疏远。不至于像崇祯。敲烂景阳钟,也不可能有人来的情况。

但是大家明面上,给予尊重,私下里却各有心思了。

不管怎么说,此刻南京城的兵权还在朱允炆手中,丁显想要献城,也需要朱允炆的信任。

丁显很快就去了宫中。

朱允炆已经等候多时了。

丁显行礼之后,朱允炆久久不说话。好一阵子,朱允炆才说道:“丁先生,朕再三传你,你都不来,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丁显说道:“陛下,而今城中形势不妙,暗潮涌动。臣担心,各家勋贵有异心,这才一一上门,探明情况,好早做准备才是。”

朱允炆说道:“哦,你刚刚去了魏国公府,不知道,魏国公上下是什么意思?”

丁显说道:“魏国公,明哲保身之意,十分明显。但是而今已经算好的了。最少,臣不用担心,魏国公卖了南京城。”

朱允炆点点头,语气十分奇怪,说道:“是啊。魏国府一脉,从来厚道。不管对谁,都不会将事情做绝的。”

丁显感到了危险。

他不知道朱允炆到底再想什么。但是他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失控。丁显之所以能在南京朝廷之中,混的风生水起的。那是因为,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准确的揣摩出朱允炆的意思。

只是,而且却不一样了。

在他看来,而今的朱允炆不应该是焦急之极,手足无措,想让他想办法吗?怎么会如此之冷静,问一些,乱七八糟,五关主体的问题。

朱允炆是怎么了?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