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十三章 明鉴堂

文天祥是状元,留梦炎也是状元。

文天祥铁骨铮铮,面南而死,誓不降元。而留梦炎却是屈膝降元,为元朝丞相。甚至在元世祖准备释放文天祥的时候,出言逼文天祥。

两者一正一反。

以元朝而论,留梦炎是功臣。但是以宋朝而论,留梦炎是罪人。

的确不能给一个合适的解释。

如果元朝不是正统,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否则历史那些不忠于前朝的大臣们,就没有办法评价了。只是这一句话,已经将何夕的态度表明了。

朱元璋就不在这上面纠结,因为他不会在这上面改易。最少,现在不会。无他,北方正在打仗。残元没有覆灭之前,元朝为正统这个牌子还是有用的。丢不得的。

朱元璋说道:“这一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在国子监之中选拔监生,另立一堂,就叫明鉴堂吧。何夕管着,何夕不要让朕失望。”

以史为鉴,明鉴堂,其中也是有深意的。

何夕说道:“臣谢主隆恩。”

朱元璋说道:“蜀秀才。”

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的蜀王一愣,立即出列,说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有何吩咐。”

朱元璋说道:“你最喜欢读书了。朕问你,比起在外就藩,你愿意不愿意留京读书啊?”

此言一出,大有石破天惊。

楚王出京了。就在洪武十五年上半年。而楚王下面几个王爷,虽然还没有出京,但都已经在各地营造府邸了。一座王府想要修建好。需要好几年。要早早开始 。

按照蜀王的年纪,如果蜀王就藩的话。现在也要准备修建府邸了。

但是今天朱元璋这么一问,那就是蜀王要留京了?

蜀王个人喜好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蜀王一个人的安排,还是今后所有藩王的安排?难道大明宗室上面,要有大变动?

这才是所有人都在关心的事情。

蜀王才十一二岁,一身稚气,之前在这里也不过是听个热闹而已。根本不知道朱元璋言语之中的深意,他只是听到自己可以不出京,就十分高兴地说道:“父皇,儿臣愿意留在京师读书。”

朱元璋说道:“好。何夕,蜀王就跟着你在明鉴堂读书吧。”

何夕一愣,说道:“臣遵命。”

朱元璋抬起头,发现已经中午了。微微一笑,说道:“按惯例,赐宴。”

经筵经筵,就是指讲课之后的一场筵席。

------

“今天感觉怎么样?”朱元璋漫步在乾清宫的小花园之中。

何夕说道:“刘三吾不好对付。”

朱元璋说道:“当然不好对付。你才多大,他多大了。今日没有朕,你怕不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何夕说道:“儿臣谢过陛下。”

朱元璋说道:“谢什么谢,于私我们是翁婿,于公,我们是同志。我不照顾你,照顾谁?”

何夕听了“同志”这两个字,不敢抬头,唯恐朱元璋看见自己脸上的变化。朱元璋这一段时间,一直看毛先生的文集,对于同志的理解大概只有第一重,也就是志同道合。谁知道,这个词,还能演变出第二层。

朱元璋说道:“朕提点你一句。朝廷上,也不都是斗来斗去,朕其实不想多生事,但是朕不收拾他们不行。不过,朕收拾他们 ,就是因为他们不干人事。你也一样,这一段事情,你见识一下朝廷风云,见识过了,也就过了。其实,这些人,不管是刘三吾,宋讷,方孝孺,哪怕是宋濂在世,一个个都是书生。徐达说过,书生不知大事。”

“对付他们实在太容易了。”

“接下来,你就安心做事吧。好好教授学生。朕能给你多少时间,朕也不知道。”

何夕说道;“儿臣明白。”

朱元璋说道:“对了,蜀王在你门下,你好好教他。将来,说不定他要就藩海外了。”

何夕说道:“蜀王天资聪慧。定然能会有所成就。或许宗室之中,也会出一位大家。”

“那就谢你吉言了。”朱元璋说道:“对了,一会太子会见你。能告诉太子的,你都告诉太子便是,除却你来自未来这一件事情。”

何夕一愣,说道:“陛下,这怎么说?”

朱元璋说道:“这就要看你了。”

------

正如朱元璋所料。何夕离开乾清宫之后。就有人来请。正是太子。

何夕来到东宫之中。

太子正在小花园之中等待何夕。他见何夕见来,将手中茶碗放下。对何夕说道:“何弟,你来了,坐。”

何夕行礼之后坐下说道;“太子大兄,你请我来是何事?”

太子说道:“无他,你而今是父皇的军师。这一段时间父皇变化太大了。大地让我有些无法适应。我也不是窥探父皇私密事,只是我今日想听听,你的治国之策。我也好做一番思量。”

太子很明白一件事情,他这个太子看 上去好像是稳如泰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父皇是雄主,他作为太子不与父皇在国策上有一定的一致性,那么他的结局,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而且太子内心深处,也是很崇拜朱元璋的。更是相信朱元璋的决断。

虽然宋濂作为老师,教授了他很多东西。他表明的仁义君子,为人宽宏大量。都是宋濂教的。但是权谋斗争,心机手腕,都是他学朱元璋的。虽然没有学到多少,但是足够胜任太子了。

所以,而今朱元璋的心态变化。太子更想知道是为什么?

何夕说道:“儿臣在恩师大智禅师那边学到学问,名为逻辑,太子想知道,臣可以讲一讲。”

太子随手给何夕倒了一杯茶,说道:“讲讲吧。”

何夕就将逻辑学讲给太子听。

太子也是很博学的,他沉吟片刻说道:“你师傅是唯识宗的吗?”

唯识宗是唐三藏从西土取经回来所创造佛教宗门,是佛教之中最为难懂的一门。有大量辨析,与逻辑学某些地方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佛教之中有一个怪象,越是难懂的宗门败得越快。唯识宗在唐三藏之后,很快就落寞了。

而讲究顿悟的禅宗反而发扬光大了。

何夕却没有这个知识储备。他不明白太子言下之意,不过他却知道大智禅师决计不是唯识宗的。

何夕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太子点点头,也没有在意,说道:“继续说。”

何夕说道:“逻辑学不过归纳推演两端。不过,却是妙用无穷。是做学问的办法。比如放在数学上,也可以用在史学上。比如-----”

“陛下,”何夕的话被外面一声呼唤打断了。一个小太监远远地说道:“方秘书求见。”

方秘书不是别人,正是方孝孺 ,他是协助太子掌管秘书监的助手。

太子说道;“知道了。让他等着。”太子叹息一声说道:“俗务缠身不得自由。连做学问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说正事吧。”

何夕说道:“殿下请讲。”

太子说道:“你也知道,国子监之中有很多勋贵子弟。这些子弟不学无术。即便是有曹国公镇着,虽然不敢造次,但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些日子你讲的东西,已经传到了曹国公的耳朵里,曹国公的意思是,想让这些人拜入你的门下学习。”

曹国公就是李文忠。

何夕听到他得到李文忠关注,也微微一惊,不过听了李文忠想做的事情。立即说道:“这不好吧。”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