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全云旭的官职,两天后兑现,随着圣旨传达,正式左迁刑部右侍郎……有吏部尚书亲自过问,很多事水到渠成。

案子告一段落,张氏兄弟一个被软禁,一个囚禁于死牢中,暂时朱厚照不会出手动他们,这也算皇帝对勋贵的警告。

张太后对此很不满,赶紧写了书函,让人送去宣府,试图劝说朱厚照回心转意,放过她那两个弟弟。

萧敬拿到书信,紧忙去面圣。

“太后作为朕的母亲,也是先皇的皇后,更应知道维护朝堂稳定的重要性,她的弟弟涉及谋反大案,朕没杀他们已算给足面子,还来求情,真把大明当成她家的?”

朱厚照语气冷漠,便在于张氏兄弟的案子给他的触动太大。

萧敬道:“陛下,张家到底没做谋逆之事,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朱厚照怒道:“跟倭人私通,贩卖火器,这都不算谋反,那什么才叫谋反?朕当太子那会儿便听说,张氏一门为非作歹,只因先皇偏袒,才出现张家人作恶而不得到惩罚的局面,反而是检举者遭殃,屡屡蒙冤下狱,若非当时朝中正直大臣力挺,怕是检举张家的人会死一大堆!”

“这……”

萧敬没法反驳,张氏如日中天时,正如朱厚照所言,张鹤龄、张延龄做任何事都毫无忌惮。

一直到正德皇帝登基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朱厚照道:“朕没杀他们,就是对先皇和太后最大的尊重……传信回去,若有人执迷不悟的话,那朕只能杀一儆百!”

“陛下……”

萧敬这一惊不老小,皇帝不但口头惩罚张家人,还想具体落实,大开杀戒,这让萧敬觉得自己来求朱厚照适得其反。

朱厚照一摆手:“朕的耐心是有限的,现在朝中一片安宁,大明江山一片欣欣向荣,朕不希望有人再提这件事,真闹心!谁再忤逆朕,下场跟张家人一样,不信试试!”

……

……

在萧敬看来,正德皇帝锱铢必较,说话办事太过儿戏,还喜欢小题大做,跟先皇对比,他觉得朱厚照太不成器了。

可惜的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他无法改变。

等萧敬出来,把皇帝的意思草拟成诏书,却见小拧子又来了……这次小拧子依然作为皇帝的传声筒前来。

“在下不过是来嘱咐萧公公一声,怕萧公公领会以及传达错陛下的意思。”小拧子客气地说道。

萧敬心想:“陛下分明是派他来监视我……这小子很圆滑,倒也没表现得太过咄咄逼人。”

萧敬问道:“陛下所言都在这上面,有何问题?”

小拧子凑过头仔细看过刚刚草拟的诏书,笑着道:“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些事需先确定,以后不得在陛下面前提及有关张家人包括太后和两位国舅的事情,不仅是朝官,还有咱们这些奴才,若有为其求情的上奏,直接将上疏者治罪便可。”

“哦?”

萧敬问道,“万一牵涉到朝廷大员呢?”

小拧子笑着说道:“萧公公不会想说首辅梁中堂,或者沈大人?这些人如果上奏,你就跟陛下请示一番,看是否需要治罪,若他们没上奏,萧公公就不必担心了,一视同仁。不过想来沈大人他们不会跟陛下对着干,毕竟之前陛下降罪张氏兄弟时都没说话,怎会轻易改变主意?”

萧敬心想:“倒也是这么个道理……张家人罪证确凿,天怒人怨,朝中有担当的大臣,肯定不会这个时候为他们说话,避免惹火上身。”

小拧子见萧敬没有反驳之意,笑呵呵再道:“京城事务,萧公公不必太过纠结,有沈大人和梁中堂在,绝对不会出乱子,陛下让萧公公多关心一下草原上的局势,把三边和宣大地区的战报整理总结出来,为陛下出兵做准备。”

萧敬惊讶地问道:“出兵?陛下要去关外?”

小拧子摇头:“这种事不敢随便乱说,但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万一陛下真要出兵,无法做到知己知彼,那不乱了手脚?所有事先准备妥当……若是萧公公力不能及的话,可招人帮忙,朝中没人会推搪,毕竟这也是为了让陛下高兴,为了朝堂稳定嘛。”

……

……

萧敬很懊恼。

他刚回朝时,万众瞩目,很多人都觉得他会大有作为。

但现在连萧敬自己都没了信心,感觉到自己做什么都难以让皇帝满意,朝中沈溪的影响力太大,又没有刘健、李东阳这样的元老大臣为他撑腰,感觉独木难支。

作为四朝元老,萧敬人脉深厚,为了保证皇帝不在西北乱来,尤其是不至于亲自领兵征伐草原,萧敬希望能做出一些事,把朱厚照带回京师。

萧敬首先想到的是朝中另一位元老,也是在他看来可以跟沈溪正面抗衡的关键人物——英国公张懋。

等萧敬的私人信函传到京师,到了张懋手上,张懋看完后除了苦笑,什么都做不了。

“萧公公到底是何意?”

夏儒也在,等他将递过来的书信看完后,不由好奇地望着张懋。

张懋道:“这说明,萧公公对如今的朝局,无计可施,希望有人出手相帮。”

“这不是拉人下水吗?”夏儒摇头苦笑。

虽然夏儒对朝中局势不是很了解,却清楚现在张懋秉承的立场,那就是绝对不参与到朝廷纷争中,更不会跟沈溪正面对抗。

张懋稍显无奈:“沈之厚在外戚案上非常隐忍,基本没出手,反倒是张永、钱宁和大理寺少卿……现在已被陛下拔擢为刑部侍郎的全宗献,非常活跃,之厚在这件事上做得无可挑剔。”

夏儒问道:“当真如此?”

“不然呢?”

张懋道,“老朽也知道,沈家崛起,对夏家来说不是好事,不过有些事你必须要忍,陛下现在是何模样,你也看到了。”

夏儒虽然没说什么,但兴致不高,半晌后才闭上眼道:“夏家从来没贪恋权位,更不在乎皇亲国戚的尊荣,小女入宫多年,却跟陛下形同陌路,是何模样早就落在有心人眼里。但在下心里就是……不甘心哪!”

张懋道:“你怕之厚赶尽杀绝?”

“那倒不会。”

夏儒道,“以前确实担心过,不过后来发现这个年轻人做事有城府,也很讲原则,从来没为难过夏家,两家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但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呢?”

张懋把茶杯往旁边一放,关切地道:“那你还是担心……不过说来也是,陛下胡闹成性,那件事传得沸沸扬扬,让人头疼……”

夏儒清楚张懋说的是之前朱厚照执意要将夏皇后废黜之事,摇头苦笑:“事情并非沈家主导,沈之厚倒是劝谏陛下,甚至一度还闹得很僵……但谁知是否是西宫那位主导?”

张懋闻言不由笑道:“其实我还听说一件事……到现在陛下跟沈家小女都未合卺。”

“嗯?”

夏儒望着张懋,显然他也有耳闻,当即试探地问道,“你觉得可能性很大吗?”

张懋笑着捋胡子:“旁的事可能是传言,但这件事没跑了……沈家小女对陛下有抵触情绪,听说之厚曾跟陛下说过,若婚后相处不睦他会带沈家小女出宫……很多事不过是陛下胡闹,无论是沈家小女,还是之厚,都不会让陛下乱来。”

“唉!”

夏儒显然很不满眼前的状态。

他早就知道自家女儿跟朱厚照没圆房,现在又可以确定沈家小女也是如此状态,更觉担心。

二女虽为皇后,但在宫中的地位差异极大,夏皇后根本见不到皇帝的人,而沈亦儿则是天天被朱厚照纠缠。

张懋道:“最近你还是试着跟之厚多走动些……回头老朽去找之厚喝茶时,你一同前去,熟络后可观察他的态度……之厚待人还算诚恳,这些年在朝中也无劣迹,他年纪轻轻没有政治派系,其实是好事。”

……

……

就在朝野议论外戚案时,沈溪根本就没有心思理会,他要关注的事情太多。

三月二十五,沈溪跟兵部尚书王琼、兵部左侍郎王守仁,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陆完一起开闭门会。

王守仁汇报完江南的筹备工作后开始诉苦,大概意思是兵部已无法持续跟进,需要派要员坐镇指挥。

“南京兵部迟迟不报相关备战情况,南直隶和浙江的军需物资又未按计划调拨,再拖延下去,怕是备战无法开展……”

王守仁汇报时,目光不时往沈溪身上瞄,因为他知道其实有关朝廷出兵佛郎机国及其海外领地,只有沈溪在行,身在南京的唐寅不过是个傀儡。

最好是让沈溪前往江南备战,但现在沈溪贵为监国,很可能这几年都不会去南方,沈溪只会作为负责人,坐镇京城遥控指挥。

等王守仁坐下来后,王琼用严肃的目光望着沈溪:“此番备战,所需粮草太过巨大,且江南船只数量严重不足……陛下所定,要有百条大船出海,但现在江南上报,大船数量不过十几艘,且有几艘需要修理,想要凑齐百条大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一条船就需要二三十万两银子……”

船只是沈溪设计的,朝廷之前十几条船上因拖欠和赖账,不过才调拨几十万两银子,现在朱厚照为了体现出兵佛郎机国及其海外领地的决心,要一次造一百条大船,在兵部和工部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他们不知沈溪已在辽东、山东和吕宋等地建造船只,大明的远洋船只数量远不止这十几条。

陆完盘算一下道:“就算十万两造一艘,一百条船也需要一千万两银子……数额太多庞大,户部绝对不会拨付款项!”

王琼点头:“正是如此,今年调拨江南备战的预算,不过五十万两银子上下,就算是加上地方上自行筹措的部分,数字也不会超过八十万两。”

陆完看着沈溪:“那是否要跟陛下言明,造齐全大船不太可能,是否应减少大船的数量,以普通官船代替?”

王守仁道:“普通内河船只,到了海上稳定性欠佳,士兵很容易晕船,且遇到大风大浪很容易倾覆,远洋征战非得大船不可。”

“十几条船,是少了一点,造个二三十条倒还是有可能。”

陆完知道现在自己已不再管理军队,感慨地说了一句,其实是想告诉他人,他不想管,只提建议。

沈溪问道:“兵部可有将这实际难题跟陛下言明?”

王琼道:“其实具体情况,当日面圣时已跟陛下说得很清楚,必须得增加预算,但现在户部账面相对紧张,跟佛郎机人的买卖未形成常态化,通过外贸赚取银子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户部只能量入而出。”

在这件事上,王琼不想正面作答,便在于在朱厚照于朝堂提出跟佛郎机人开战,沈溪已说明这一战费时费力,且出力不讨好。

现在兵部根本无法自行做主,名义上王琼是兵部尚书,但涉及军事,皇帝根本不会听他的,做重大决定时,朱厚照宁愿相信沈溪,这一点从让沈溪主持备战便能瞧出端倪。

沈溪神色平静:“该提还是要提。”随后做出补充,“之前我们没有跟佛郎机人做买卖时,国库收入也能维持大明正常运转,并不是说非得需要外来进项才能进行备战。”

“陛下决定派出舰队攻打佛郎机国及其海外领地,对于面对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兵部有什么事不跟陛下直说,反而会让陛下以为一切顺利,还不如据实以陈,反而会让陛下打消不切实际的念头。”

王琼叹了口气,有些话不需要说,但就是这声叹息已很说明问题,他很想让沈溪跟朱厚照进言,哪怕沈溪不是他的直属上司,却也是地位更加显赫的监国,在他看来这本来就是沈溪的分内之事。

沈溪再道:“工部今年预算倾向于西北,便在于陛下准备对正在逐步恢复元气的草原部族用兵,压制其发展,这也是陛下为来年出兵佛郎机国及其海外属地做准备,这步棋没错。”

王琼惊讶地问道:“之厚,你觉得大明应该在西北做文章?”

王琼是三边总督出身,但他不支持在西北花费巨资修造城塞,在他看来要大力在西北推广屯田,恢复民生才是最重要的。

沈溪反问:“德华兄认为不妥?”

被沈溪如此问,王琼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西北过去几年经历的战乱太多,人口锐减,这两年正是休养生息时,陛下突然在西北修造城塞,必会令劳力无法安心从事生产,同时占用朝廷款项,以目前草原部族的威胁力度来说,完全没那必要。”

王守仁顺着王琼的意思道:“达延部没落,如今草原各部族势均力敌,正好利用他们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

面对两个“西北通”,沈溪笑而不语,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话语权明显不如王琼和王守仁。

陆完则皱眉:“草原已是一片狼藉,若不趁机将草原各部族压制,万一明年朝中派兵出海时,草原这边闹事,不是要出乱子?”

陆完的话不是对王守仁和王琼说的,更像是征求沈溪的意见,他很清楚现在朝廷由谁做主,哪怕朱厚照再自大,在用兵上也得听沈溪的。

沈溪道:“这是陛下的决定,有其深谋远虑之处……其实不必太过深究,加强西北边防,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沈溪这番话,算是给朱厚照驻守西北,以及在西北修筑边防工事的一种合理解释。

虽然沈溪所说合情合理,却让王琼和王守仁觉得,这一切是沈溪在幕后主导,他们之前一直理解不了为何朱厚照有京城这安逸地方不呆,非要跑到宣府去受罪。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回到明朝当海盗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寒门状元邪夫猖狂,毒妃拒从良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明海风云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煌煌帝国之大秦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穿越明末成饿殍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甲子异种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神级龙珠系统大明风流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