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少卿抬头看看杏花楼的牌子道。
“这就是你和你小师父一起开的铺子?”
“是,我起的名字。”
“杏花楼,名字不错,可是不见杏花啊。”
“明年春天我会在这里栽上一棵杏树,嗯,不久之后你就能看到杏花了。”
齐少卿噗嗤笑了,点着头道。
“好好,我等着看你的杏花!”
“你找我……”黄依依本来想说有事吗,但马上想到了那件事,忙改口道,“是那件事吗?”
齐少卿点点头。
“你想好了用什么材料了吗,我也好叫人去准备。”
黄依依暗自汗了一下,她这几日就想着怎么和这位断关系了,根本就没想那些。
当然,这些是不能说的。
“我们去那边玩吧,那里风景很好。”
黄依依指了指前面一座小桥说道,正好借着这段路也好想想怎么说。
齐少卿微笑点头。
“好。”
黄依依甩着小胳膊和齐少卿在前面走着,其他人在后面保持一段距离跟着。
这点眼力见,他们还是有的。
“你还是跟着你小师父学武吗?”齐少卿边走边说道。
“是,一直去小师父家里学武,不过我也做了点别的事,我在庄子里开了个蒙学班,名字就叫依依蒙学班,我是不是很厉害?!”
黄依依装作一个孩子的口气,一脸的得意。
齐少卿有些惊讶。
“依依蒙学班,那是做什么的?”
“识字啊,你不知道蒙学班是什么吗?”
“知道,可是一般都叫蒙学堂,还有,从来没有人用自己名字取名的。”
“我喜欢啊,这有什么的!”
黄依依蹦蹦跳跳上了石桥,扒着栏杆往下看,齐少卿伸手拦了一下。
“小心别掉进水里。”
黄依依笑着抬头道。
“我在家的时候差点被姨娘推进池塘里,幸好我反应快,跑了!”
齐少卿愣了下,神情有些怔忪。
“后来呢?”
“后来她自己掉进池塘里了。”
“然后呢?”齐少卿紧跟着问。
“没然后了。”
“她就没说,是你害的她掉进池塘吗?”齐少卿慢慢地道。
“没有。”
“那你呢?你说了吗,你姨娘差点把你推进池塘里?”
“我说了。”黄依依很随意地道,“我爹不在家,我娘那时候也不在了,我告诉了祖母,祖母没说什么。”
齐少卿看着黄依依,手抬起来在她头上轻轻抚摸了一下。
“等你爹回来跟他说一说。”
黄依依感受到齐少卿这一亲昵的举动,心里泛起淡淡的酸涩,说起来他们是一样的,没了娘,爹也不大亲,不同的是,她是嫡女,他是庶子。
见黄依依没说话,齐少卿收回手,双臂搭在桥栏上,弯着腰,看着下面的水轻声道。
“即使你爹不信、也不会给你做主,你也要说。”
黄依依偏头看着他,少年的脸很漂亮,虽然带着微笑,可还是能感觉到微笑后面的阴郁。
“好,我会说的。”
她的声音也很轻。
齐少卿转过头,看着黄依依那巴掌大的小脸,心想,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一定过得很艰难吧?
“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你的蒙学班吧,怎么想起来做这个了?请的是哪个先生,学生多吗?”他的声音飞扬起来。
黄依依笑了,先前那种沉郁如同冰雪消融一般,化为了潺潺春水。
“我喜欢读书识字,妈妈说读书识字可以明理,不然就会糊糊涂涂地过一辈子,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理。我请的先生是我教出来的,庄子里管事的孙女,叫小丫,学生就是庄户的孩子。我请的这个先生可不容易呢!”
黄依依想到自己上赶着就有些郁闷,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下。
其实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这些,或许只是不知道怎么推脱齐少卿,拖延时间吧,可在齐少卿听来却是黄依依在和他分享自己的事,这叫他心情从来没有的好。
“小丫和你一样,是个小孩子,她做先生?能成吗?”
齐少卿还是有些意外,比如黄依依自己拿钱给庄户盖房子,还自己拿钱雇佣一个小孩子做先生,还免费,说小孩子过家家玩闹,可他又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过家家玩闹,可要是说正经事,可又像游戏,对他来说很新鲜,很特别,嗯,还有点好玩。
“小丫很用功的!”黄依依狠狠夸了一下自己的小员工,“她自己学习刻苦,教学生也很认真,现在写的字也像模像样了,再过些时候,应该就能拿笔了。”黄依依两条小短腿跳着,继续道,“再过两年那些孩子学成了就都能当先生了,可以教很多的孩子,这些孩子识字了,然后再教更多的孩子,过些年,所有孩子都识字了,都能看书了,那一定很有意思!”
齐少卿听了有些吃惊。
“这是你的愿望?”
“嗯,我的愿望!”黄依依抬头看着他道,“我的愿望就是做先生,教人识字,特别是女孩子。都说女孩子无才便是德,这简直放屁!”
齐少卿哑然失笑。
“对,是放屁,咱们不理他们就是了。”
“你觉得我做的对吗?”黄依依竟然有些期许。
齐少卿点点头。
“对,不过,你总是自己拿钱,不是长久之计啊。”
黄依依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心里立刻一松。
“你说的是哦,所以我要努力赚钱!”
“这就是你和你小师父开铺子的目的吗?”
黄依依能说不是吗。
“当时只是想给庄户盖房子,钱不够了,正好小师父要开铺子,我就想赚钱盖房子,后来看到庄户的孩子都不识字也不上学,就开了蒙学班。其实他们很聪明的,就是没有人教。”
齐少卿目光越发地柔和,这孩子心底真是善良,而且还善良的如此特别,实在太难得了。
“我看这样,庄子的孩子免费上课也罢了,要是庄子外面的孩子来上学,还是多少收些束修,你觉得呢?”
“庄子以外的孩子会来吗?还要拿钱,你不知道,要是收钱,庄子里的孩子也不会来上学的。”
“会的,相信我,一定会的。不用要太多,一个学生五十文一个月,纸笔墨自带。”齐少卿笃定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