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名国军伤员在山坡的一片灌木丛后隐藏着,怀里抱着一支汤姆逊冲锋正警惕的透过灌木的空隙观察着山上上下的动静。

战斗打乱了,谁也不敢保证哪个地方会冒出几名日军来。

这名国军士兵的小腿中枪已经无法动弹了。

虽然他用绑腿及时的绑扎勒住了伤口止住了血,但那钻心的疼痛让他明白子弹肯定是伤到骨头了,估计就是自己被附近百姓自发组成的担架队救下去,自己的这条腿只怕也得废了。

要是自己能进美国人援建的医院就好了,听说那里可以给士兵动手术,都能把嵌在骨头里的子弹头挖出来!

想到这里,这名士兵不禁自嘲的笑了笑,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落到自己这样的小兵身上呢?

还是别想美事了,估计到时自己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人家绑上用锯子象拉(lá)木头那样被拉掉,要么人家拿着大斧子“咔嚓”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小腿剁下来。

如果到时让自己选的话自己宁可选用大斧头,听那些老兵说有时医院没有麻药,慢刀子拉人,疼!

他正想着呢,忽然听到右面好象有动静,忙拧着身子就把手中的汤姆逊冲锋枪指了过去。

右侧离他十多米处是一片一人多高的岩石,这时他就看到有一支步枪已是从那大石头后探了出来。

那枪?这名士兵手已经搭到扳机上了,那枪应当是三八大盖吧!

他在他的印象里,中正式枪口上面的准星是两边垂直的圆筒状的,而三八大盖的准星是前面垂直后面斜坡式的。

这名士兵心里一紧马上就要扣动扳机时却看到托着那支步枪的手也已经从那石头后探出来了,那是灰布的!

我去!这名士兵终于没有打响手中的汤姆逊,然后他就见持枪之人已经从石头后转过来了,一身灰布军装可不正是和自己一样的国军士兵吗?

而就在这名国军士兵调转枪口之际对方也已经发现了他,那枪口刷的一下子就指向了他,待到发现是自己人的时候那个人笑了也把枪口移转开去了。

而这时这名国军士兵才注意到对面来人用的步枪竟然是带狙击镜头的,他的后面还跟着两名士兵手中端着的也是日军的狙击步枪。

“受伤了兄弟?”持枪的士兵看到了他那已经缠裹起来渗出血渍的小腿。

这名士兵点了下头,他发现端枪之人的岁数竟然比自己还小呢,但是那副样子他却能感觉到,对方一定是老兵。

“伤到骨头了?”持枪的士兵再次关切的问道。

“嗯!”受伤士兵点了点头。

如果不伤到骨头,被三八大盖打中也就是小腿肚子上多个弹孔罢了,再用绑腿一缠裹,那也只能算轻伤。

“我也没时间管你。”持枪士兵感叹了一句端着枪刚想往前走却终究是对伤兵有点不大放心。

于是他就腾出一只手从自己贴身的衣服里竟然摸出个丁点儿大的小纸包来一哈腰直接就递到了这名士兵的面前。

“我就这点药了,吃了能消炎止痛,可惜没有云南白药了,要是有云南白药你的这条腿说不定能保住!”持枪的士兵遗憾的说道。

这名受伤的国军士兵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这才注意到这名士兵岁数真的不大,下巴与鼻子下三角区那里也只是刚刚长出细细的绒毛来罢了。

战场上什么最珍贵?答案是药!给受伤之人送药那绝对是雪中送炭!

把自己仅有的药给了互不相识的人那自己受伤了该怎么办?可人家依然能把药拿出来,这事,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受伤的这名国军士兵本身也没什么文化,刹那间他都觉得给自己药的这个士兵简直是观音菩萨化身了!

“细伢子又做善人呢?”后面一名持枪的士兵笑道。

(注:民国时的善人是褒义词)

于是这名国军的伤兵才知道给自己药的比自己岁数还小的老兵叫细伢子。

而这时他看到这个叫细伢子的士兵竟然有点象小姑娘似的羞涩的笑了,只是冲他点了下头端着枪又往前面搜索而去了。

“得了,我也拿点吧!”后面和细伢子说话的那个士兵竟然也从自己贴身衣服里摸出来样东西来手掌一摊就递到了受伤士兵的面前。

受伤士兵看到他手中拿着的竟然是四个大烟葫芦!

(注:大烟葫芦即罂粟的果实,成熟后的白浆熬制烧煮发酵后即鸦片,提纯后即是毒品海洛因)

“把籽儿吃了止痛,别多吃啊!一回吃一个,别到时候你腿好了自己再变成大烟鬼!”那个士兵笑道然后也端枪走了。

这名伤兵的眼泪都下来了,人不在困苦伤痛之中是永远不会知道萍水相逢之人给予的关爱是多么可贵的!

作为一名士兵他当然知道大烟葫芦在止痛方面是有奇效的。

而这时第三名士兵也已经端枪走过来了,却是看着受伤士兵眼里的泪花笑,然后说道:“我可没有他们两个好东西多也没啥给你的。

我就告诉你你这两个大恩人叫啥吧。给你药的叫细伢子,给你大烟葫芦的那个叫黎亮。

记住没?

要是你这条腿真能保住了你可得给他们两个在家立个小牌牌,写上他们的名,每天上上香,好好感谢一下他们的八辈祖宗!”

这话,这话,怎么听怎么就不是味呢?!

受伤的士兵愕然的看着这第三个拿着狙击步枪的士兵,人家都走了,他才想明白,原来人家是在和他开玩笑呢!

受伤的士兵收敛下了心情先没有动那个药,而是先把一个大烟葫芦掰开了把里面的葫芦籽倒进了嘴里。

要说这大烟葫芦止痛那真是立竿见影,也只是片刻功夫他就觉得自己那受伤的小腿已经不那么痛了。

葫芦籽他吃掉了,但外面的烟葫芦的壳他也没舍得扔而是揣进了兜里,这个熬水喝止痛管拉肚子也是灵丹妙药的!

而这时这名伤兵才想起忘了问人家是哪个部队的了,可是现在却也只能看到人家的背影了,不远处就有枪声,大声喊那是不可以的。

无奈之下的伤兵下意识的往别的方向看了看。

这一看他才发现,就在对面的山坡上竟然也有三名端着枪的士兵走过,而就在下面的隘道之上已是出现了一支队伍。

那支队伍灰布的军装自然是国军,人数在二百人左右应当是一个连吧。

这是哪支部队呢?

这名受伤的士兵开始猜,前进和两翼制高点上有搜索士兵,那二百人来人的大队前面近百米处还有十个人那应当是尖兵。

他们行军是如此的小心而又训练有素!

一想到训练有素,这名受伤的国军士兵的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起来了一支充满专奇色彩的国军队伍来了。

他们一定是那支传说中的霍小山的直属团!

是的,救助这名士兵的正是直属团的人!

此时沈冲正在山下隘道的尖兵位置上,后面则是李向白带着的那两个连。

直属团由于没有再大规模招过兵,他们现在一个连一百人左右在国军主力中已经算少的了,所以这名国军伤兵才误把下面两个连当成了一个连。

洞口那头战事都结束了,缴获战利品给日军补枪那哪是咱直属团干的活?

日军的武器现在还没有国军的好呢,现在沈冲他们所想干的就是一件事,多杀鬼子!

沈冲也看明白了,就目前这样的态势,日军离输掉这场战争已是不远了,想杀小鬼子要趁早,说打到日本本土去那就扯远了!

所以沈冲李向白带着那两个连此时也已经进入到了洞口山门一带,他们也来了!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