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破承德城(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围攻承德城的战斗还在继续,从3月9日上午八点开始,进攻承德部队由原来的两万余人增加到现在的五万人。返回承德陈旭东所部以及反正的刘凤池所部也加入了战斗,不过刘凤池所部绝大多数的时候只是作为预备队在后面观摩作战,并不直接参与战斗。

尽管部队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对于坚固的承德城来说效果却并不明显。马铮所部打的激烈,但是日伪军也很顽强,双方围绕承德外围的三道防线展开了殊死争夺。

而在战场二十里外的马营子,马铮则是正带着四五百号人在训练。空地上数百人席地而坐,一块木制的黑板立在当场。

站在黑板面前,马铮指着上面画着的坦克图形说道:“这是坦克的履带、这是炮塔......”

讲解完结构之后,马铮便亲自带着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兵进行实践,怎么驾驶,怎么装填弹药、怎么瞄准、怎么开炮,都是手把手的教。

好在这个时代的坦克并不复杂,没有那么多的按钮,也不需要太高的知识水平就能操控的了。经过大半天的训练,这些家伙终于能将这些铁疙瘩开动起来了,也能开炮了。

不过就那准头瞄准却不敢恭维,什么指哪打哪儿,误差至少都在几十米,但是这都无所谓。毕竟这些士兵们接受装甲训练才不到一天的时间,能将这个大家伙开动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干嘛?

再说了,马铮没打算依靠这些坦克的火炮打败日军,他需要的是坦克的冲击力,可以迅速的越过日军的阵地。炮塔管不管用无所谓,只要这些坦克能将后面的步兵送进日军的阵地就可以了。

此外这些坦克上不是还有机枪吗,想必上百辆坦克冲锋的效果应该不会太差吧!

北方的三月,天气说变就变,上午还好好的,这下午刚过便刮起了狂风,顿时间尘土飞扬,漫天的黄沙。视线距离一下子缩短到了有限的几十米远,再远了便什么也看不清了。看到这样的天气,马铮就不由得一阵苦笑,原以为京城的沙尘暴是后世工业不节制开发的恶果,没想到其实是有着传统的。

距离南线主战场五公里外的一片空地上,一百多辆坦克装甲车一线排开,所有的坦克手、炮手全都集中在空地前。

马铮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然后大声说道:“同志们,前面就是这次城的战役的主战场了,在承德城外日军修筑了三道坚固的防线,至今为止我军连一条都没有拿下来,所以接下来就要靠你们了。作为我们绥察军区第一支装甲部队,你们的名字必将留名史册。同样,我也相信你们也必然会创造辉煌的战绩!”

“同志们,日军在第一道防线上一共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全部是日军,驻扎在防线的第一线以及所有的碉堡里。第二梯队除了少量的日军外几乎全部是伪军,全部用来协同防守,同时也为日军运输弹药等。等一下部队开动之后,装甲部队就全部冲向日军阵地,借着这狂风,应该很快就能突入日军的阵地。突入日军阵地之后你们不要管不管不顾的继续向前冲,要配合后面的步兵作战,为步兵作掩护,明白吗?”

“明白!”

“明白就好,行了,多余的我也就不说了,行动吧!”

“是!”

......

在马铮的命令下,一百多辆坦克装甲车全部集结完毕,然后向着主战场开进。

而此时前线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八路军想要趁着天时冲入阵地,毕竟这种巨大的沙尘暴就算是北方也不常见,如此低的能见度对于守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但是城外的日军接到的可是死命令,所有的日伪军想要撤下阵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战死在阵地上或者是身受重伤,即便是轻伤员都不行。所以双方打得异常的激烈,日军阵地前铺满了八路军的伤兵和尸体。

在抵达主战场之后,马铮当即将一个整装待发的步兵团调到装甲部队后面,命令他们协同装甲部队行动。

随后,在马铮的命令下,这支灵石凑合起来的装甲部队终于开始发动进攻了。坦克装甲车在前面轰隆隆的行进,而坦克后面跟着大批手持钢枪的步兵。

连续几天几夜的激战,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日伪军士兵都是疲惫到了极点,趁着刚才打退了八路军的进攻,日伪军此时正在吃完饭,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要是不把独自垫饱的话,等一下恐怕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那些可恶的支那人就像是不知道疲倦的机器一样,一旦行动起来就是延绵不断的打击。

但就在这时,轰隆隆的声音惊醒了所有的人,如此巨大的声音令所有日伪军都伸长了脖子查看。

然而很可惜,沙尘暴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看不到沙暴后面的情形。

由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日军前沿指挥官急忙吹响了哨子,命令所有的士兵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声音由远及近,终于一个庞然大物穿过了沙暴,出现在了日伪军的视线里。

透过席卷大地的飞扬的尘土,日伪军不但看到了熟悉的九四式战车,还看到了车身行的旭日标志。

“战车!大日本帝国的战车!”

“有救了,我们的援兵来了......”

“天皇保佑,真的是战车......”

看到印着旭日标志的战车突然出现在战场上,所有的日本兵都兴奋的跳了起来,有的人甚至于又哭又笑,丑态毕露。想想这连续三天的战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很多时候他们都以为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要不是师团部一直强调援兵马上就到,或许现在早就败退了。

日军前线指挥官也很激动,当即让报务兵给城里的师团部打电话,告诉他们援兵到了。

城里的安井藤治接到电话之后,当即命令南线的日军立即出击,配合援兵击溃当面的支那军队,一解承德之危。

同时安井藤治还不忘给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报,告诉杉山元大将援兵已经到了,所谓的第四师团被全歼不过是支那人在自吹自擂而已。

如此的反应是连锁的,就在马铮所部的坦克部队即将进入日军的阵地上的时候,坦克手们却突然发现大批的日伪军竟然从战壕里冲了出起来。

这些坦克手们自然不会客气,炮弹机枪顿时火来全开,向着疯狂冲出来的日军开火。

日军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了,不少士兵叽哩哇啦别冲锋别向坦克打手势,看样子是在表明身份,但是回应他们的却是一颗颗亮澄澄的子弹。

坦克铺天盖地而来,坦克的履带毫不留情地碾碎了日本士兵的精神和意志,把日本帝国狂妄的野心埋葬在风沙茫茫的热河省会重镇承德城下。

日军第一道防线仅仅支撑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冲垮了,在装甲部队面前,日本兵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后撤,而伪军则是挺识趣的,干脆全都窝在阵地上向八路军投降了,而一些比较机灵的更是干脆脱掉衣服丢下枪支溜了。

攻占了第一道防线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在装甲部队的冲锋下,日军设在承德城外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也纷纷告破,战斗到9日夜九点,马铮所部终于攻入承德城内,惨烈的巷战开始了。(未完待续。)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