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明这个人,自从以为自己干掉了秦家成为宁国首富之后。
身边自然跟随了一群所谓的朋友。
也就是狗腿子。
一天别的屁事儿不干,主打一个彩虹屁。
把范天明说的是晕晕乎乎,仙气飘飘。
做事当然也不知道什么叫低调了。
从前都是秦家外祖父带着他做事。
说教的时候,范天明表面上顺从,实际上心里头的积怨越来越深。
但是那个时候的范天明还没有反抗的实力。
更是要靠着秦家才能渐渐地在经商当中崭露头角。
直到三年之前,他暗中勾结秦家最大的一个丝绸供应商。
坑的秦家血本无归,彻底的退出了商贾世家顶端的行列。
这才得以翻身。
那个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可以彻底的摆脱靠着岳丈吃饭的名声了。
加之后来生意上顺风顺水,放范天明更加确定自己的行事没有什么问题了。
而这一次凤久替皇帝亲征,这么好的出风头的机会范天明当然不会错过的。
而且,他现在已经把端亲王凤久当成是他的乘龙快婿了。
在马氏和范萍萍的忽悠之下,已经开始做起了亲王岳丈的美梦。
所以芝芝笃定,他一定会捐钱捐粮。
一方面博得好名声,将来在婚事上占据更大的有利地位。
另外一方面,借机会在京城站稳脚跟。
那范家才能真正的靠着商贾之家的身份一跃成为人上人。
而芝芝这种低调的做法,才是真正的韬光养晦。
芝芝捐献粮食的事当然不会瞒着外祖父。
外祖父听她说完之后,眉头皱紧。
“芝芝啊,你这么做,若是将来被人知道了,会说你不孝的。”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的亲生父亲。”
外祖父叹了口气。
当初自己的女儿就是看上了范天明的皮相。
又被他的甜言蜜语所蛊惑,才以首富之女的身份嫁给了当时落魄的范天明。
秦家外祖父把这唯一的女儿疼的跟眼珠子似的。
当然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没想到,女儿芳华早逝,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也就把对女儿的爱转移到了外孙女的身上。
“外祖父,他又何尝把我当做女儿呢?”
芝芝就把她为什么离家出走的事情说了。
“我与腹中之子的亲爹虽然是阴差阳错。”
“但是他一个做父亲的,如此猜测自己的亲生女儿。”
“难道就是应该的吗?”
“同样是女儿,对范萍萍就是轻声细语,百般的维护。”
“而对我呢?就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更是因此质疑外祖父对我的教导。”
芝芝提起范天明就气不打一处来。
“当初秦家生意上的事情,虽然是外祖父有意想要低调行事。”
“但是勾结外人,出卖外祖父,喝着秦家的血奠定他范天明的地位。”
“如此狼心狗肺之人,不配做我的父亲。”
芝芝越说越激动。
“而且,就连当年母亲的死,我也是有所怀疑的。”
芝芝说出了这个,外祖父一下子就变得激动起来。
“你知道了什么,对不对?”
“不过,当初你还很小啊。”
外祖父站了起来,脸上的肌肉都在微微颤抖。
“外祖父,这件事情我还在查。”
“我留了不少的人在范家。”
芝芝安抚地环住了外祖父的胳膊。
“自从回到了范家,他就把我当成听话的鹦鹉在养着。”
“想着把我养傻了,就可以随他怎么摆布了。”
“但是我是谁啊,我是外祖父亲手教导出来的。”
“他敢把我当乖乖兔,我就让他看看什么养虎为患。”
芝芝狡黠的一笑。
“你这个丫头啊,一肚子的主意。”
“现在连外祖父也瞒着了,你是真的长大了。”
外祖父老怀安慰,总算是精心教养的外孙女不像是女儿那么好骗。
不过看着外孙女已经遮掩不住的肚子,他心里还是不是滋味儿。
哪怕是已经接受了,自己要做太祖父的事实。
对那个欺负了自己外孙女的家伙,依然是咬牙切齿的。
“十万担粮食还是太少了,再从庄子上调十万担过去。”
“西北战场十分的辛苦,怕不是一两年的时间能结束的。”
“陛下也正是由此考虑,才让端王爷代替。”
“这两年宁国的日子不好过,陛下体恤百姓轻徭薄赋。”
“怕是国库不丰,要送就送个大人情过去。”
“要是等到范天明把银子送过去的时候,咱们就被动了。”
外祖父也是个舍得的。
“多谢外祖父。”芝芝感动于外祖父对自己的信任。
她从八岁开始就跟着外祖父做生意了。
手底下也有自己的生意和人手。
但是十万担粮食已经是极限了。
却不如外祖父从容之间就能把十万担粮食拿出来。
而且轻描淡写,丝毫没有压力。
仿佛不是十万担粮食而是十担而已。
“你这个鬼丫头,若是这个时候外祖父还猜不到孩子的父亲是谁,那就真的是个老糊涂了。”
外祖父弹了芝芝一个爆栗子。
“外祖父?您,知道了?”
芝芝没想到外祖父能够猜到。
毕竟连凤久自己也还蒙在鼓里呢。
更是不知道他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我当初能够壮士断腕,借着范天明的贪心让秦家立于安稳之地。”
“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早就被范天明吃的骨头渣都不剩了。”
“端王爷确实是人中龙凤,不过,你跟他无媒无聘, 未来的路不好走啊。”
外祖父在面对其他事情的时候都是杀伐果断的。
哪怕是用自己半身血肉喂大了范天明,连眼睛都没眨。
但是遇到外孙女的事,那就是百炼钢成绕指柔了,没有什么原则可言。
“若是他不想负责,外祖父预备怎么办?”
芝芝把头靠在了外祖父的身上,脸上带着笑。
“我秦家的少主的孩子,自然也是秦家的主子。”
“没有哪个敢看低半分!”
“在别的地方不敢说,在金陵这个地界,没有人敢多说半个字!”
外祖父说的可不是大话。
金陵就是秦家的老巢。
哪怕是金陵太守在秦家面前都是非常恭敬的。
如果这样还护不住她们母子三人,那他的秦字就该倒着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