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爷,这是刚刚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

管家张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魏广德身后,而此时我们的魏阁老披着蓑衣坐在江边磕着瓜子,不过双眼一直盯着江水里的浮漂。

他在钓鱼,虽然水平稀烂,经常半天也钓不起来一条。

回到崩山堡已经大半年了,开始还能静下心来看看书,现在也没了兴趣,于是钓鱼就成了他现在主要的活动。

“我看到快船了。”

魏广德没回头,只是淡淡说了句。

要不是身边人,谁能知道这个坐在江边的渔夫会是大明朝内阁大学士,朝廷重臣魏广德。

说完话,魏广德吐出嘴里的瓜子壳,搓搓手,这才回身从张吉手里接过书信。

等漫不经心拆开书信,随意看了眼,眼睛不由得瞪圆,拿着信纸的手也不由得捏紧,仿佛要把它捏碎似的。

“老爷,你没事儿吧。”

张吉可不会在魏广德之前偷看书信的内容,这是大忌。

不过看到自家老爷看到京城来的消息后如此反常的反应,自然也知道京城肯定是出事儿了,所以老爷才会有如此表现。

“无事,只是没想到离开京城还不到一年时间,那边已经大变样了。”

魏广德哀叹一声。

是的,现在京城的情形和他离开时已经大变样。

他的奏疏虽然送到了隆庆皇帝手里,但是内阁有高拱和张居正的支持,反对无效。

随着皇帝下定决心,大同和议顶着朝中巨大的压力被落实。

为此,兵部尚书郭乾因为触怒龙颜被致仕。

想要让朝廷再派员去大同,和俺答汗重新谈判,谋求修改和议条款的首辅李春芳在内阁也被高拱逼迫的下不来台。

是的,大同和议的条款,即便是不怎么发表意见的李春芳也不愿同意,实在是太丢人了。

檀渊之盟。

这就是现在京城文官里对王崇古谈出来的结果的评价。

做为现任首辅,当然不愿意承担污名,他已经选择了向隆庆皇帝递交乞归奏疏。

不过显然,高拱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上位,所以隆庆皇帝那里一直压着不批,全部留中。

毕竟,朝臣对朝堂政令的不满,全部都要发泄到首辅身上。

而做为首辅,李春芳确实又没有能力压制高拱。

虽然魏广德之后也反复思考过,檀渊之盟是虽然被不少人视为中原王朝向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妥协,是用金钱换取和平的方式,尽管避免了一场注定没有希望获胜的战争,但终究是低头了。

后世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澶渊之盟其实是一种平等的体现,在当时的情况下,辽国和宋朝实力相当,谁也无法完全战胜对方。

是的,签订檀渊之盟时,宋辽两国在檀州都集结了大批兵马,但宋朝先手已失。

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朝也是不得已选择在此决战。

本来胜算就渺茫,能够用这种方式结束战争,自然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这些条款在当时已经是宋朝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因为毕竟技不如人,否则也不会失去北方边境。

因此,通过澶渊之盟,宋朝实际上算是采取了一种聪明的策略,通过支付岁币来换取和平,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虽然屈辱,却暂时可以保全,避免亡国的风险。

而这次大同和议的内容,除了措辞上没有使用“岁币”,而是用明朝惯用的“抚赏”,看上去似乎更有欺骗性,但实际上那些银子和当年宋朝输辽的岁币差别也不大了。

而檀渊之盟也成为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此后宋朝国力日渐衰弱,而北方辽国则因为战争赔偿的输入而越发强盛。

这次的大同和议,实际上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甚至大明国力占优的情况下签订的,就合约条款来说,根本就没有体现出双方实力的差距。

魏广德当然知道,就合约里那点抚赏银,对比之前的军事支出来说肯定是少了许多,那些支持和议的官员们,或许在心里也是抱着少输当赢的心理看待此事。

但是魏广德却是知道,草原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未来已经不是他们的天下了。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什么用,随着隆庆皇帝下定决心接受这份和议内容,朝廷已经下旨,授把汉那吉为指挥使,阿力哥为正千户,各赏大红紵丝衣,并命总督王崇古等悉如原奏,尽心处置,务求至当。

而做为回应,俺答诱捕板升城赵全、李自馨、王廷辅、赵龙等白莲教头目,其中赵全此时已经被板升城白莲教徒拥立为白莲教主,并将人送到大同,交给明朝官府。

随后遣使乞封,又为黄台吉乞官,并请求输马易铁锅布帛互市。

双方都在默契中开始履行谈判时所定下的条款,大明锡以王号,加封俺答为顺义王,颁给镀金印信。

吉囊长子吉能,并俺答长子黄台吉,俱宜授以都督职衘,各枝子孙如兀慎打儿汉台吉、摆腰小把都儿台吉等都按照朵颜三卫故事进行加封,分授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官职。

消息的最后,则是大同方面押送赵全等白莲教叛匪进京,礼部正在筹备献俘大典。

魏广德心里很清楚,大同和议既定,北方应该会在暂时和平下来,虽然怎么想都觉得大明在合约上有些吃亏。

其实,这个时候魏广德已经根本不在乎这个合约,他更关注的是李春芳致仕和高、张二人在此事上搅合到一块,内阁只剩下殷士谵一人,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

乱了,朝局彻底乱了。

在他离开朝堂一年不到的时间,整个大明朝堂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他都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

要是通过这件事儿高拱和张居正混到一块,那殷士谵能不能拖到自己复出都成问题。

若是途中殷士谵也被致仕的话,自己还有复出的必要吗?

等一年多后自己重回内阁,然后被高拱、张居正压制.....

在这一刻,魏广德忽然有些心灰意冷。

他感觉就算回到朝堂,也不过就是做个受气的小媳妇儿,高拱那边怕是会把所有脏活、累活都丢给他。

不值得。

魏广德心里有了计较,默默折好书信放回信封里,随手揣入怀中。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继续钓鱼,希望今天能够钓到一条鱼。

晚上,魏广德回到家里兴致也是不高。

吃过晚饭后就一个人来到书房里,翻出自己这些日子想到的修订《宗藩条例》的草稿,都有点想一把撕碎。

这是隆庆皇帝在他临走时派人知会的,既然回乡,有时间还是帮他想想怎么处理宗室问题。

他现在一切都有赖于隆庆皇帝,原来打算培养小太子的计划,也因为皇帝一道让太子十岁出阁的旨意给破灭。

说起来,他这个太子少师一年都见不到太子几面.....

魏广德又无意识的开始遐想,比在隆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不如高拱,太子那边,好像后世说的就只有他的老师是张居正,还独揽大权许久,直到太子成年亲政后,张居正都还几乎控制着大明的至高权利。

“嗯?”

本来斜靠在椅子上假寐的魏广德忽然一下子坐直身子,先前的慵懒一扫而空。

魏广德仔细回忆,他不知道朱翊钧是什么时候登上的皇位,但是印象里他是登基以后才开始跟着张居正读书的。

这说明什么?

忽然,一种可怕的预感浮现在他心里,隆庆皇帝怕是命不久矣。

他也不知道隆庆皇帝什么时候没的,可若是皇帝死了,太子现在才几岁,还会记得他这个师傅吗?

张居正击败了高拱.....

有一个念头出现在他脑海里,是了,张居正能独揽大权,那肯定是隆庆皇帝死了以后的事儿。

没了隆庆皇帝的支持,高拱在朝堂上根本就支撑不下去,何况还有徐阶的事儿,他们两个也不可能真正的搅合在一起。

魏广德觉得这会儿脑壳有点胀,太多东西一下子被意识到,显得很是杂乱无序,不知道该怎么理清楚才好。

自己在江西还要呆上一年多时间,隆庆皇帝能不能撑到自己复出的时间?

若是可以,自己不管在内阁怎样受气,都还是要坚持下来,等到最后成为顾命大臣。

若是坚持不到的话,那自己几乎就没有了复出的希望,那时候的张居正已经是顾命大臣,自己在内阁也只能听命于他。

不管怎么想,魏广德都觉得自己是棋差一着。

母亲的去世,真的太突然,打乱了他的布置,现在闹得个满盘皆输。

魏广德不敢埋怨什么,毕竟是这身体的母亲,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一种强烈的不甘。

不知道什么时候,魏广德已经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一种叫做焦虑的情绪已经充斥全身。

现在不是考虑京城内阁情况的时候,他已经想到隆庆皇帝之后的事儿。

是的,张居正就是因为和冯保合作,才在隆庆皇帝死后再次让高拱下野,自己独揽朝政。

朱翊钧和冯保,现在应该是冯保才是其中最关键的人物。

魏广德停下脚步,想了想,再有两个月就是朱翊钧的生日,往年这个时候他都是要被小太子准备礼物的。

今年人虽然不在京城,但是生日礼物还是不能少。

至少这样,小太子的心里还会记得有他这么一个老师的存在。

顺便,冯保那里也得送上一份礼物。

他人不在京城,想要把冯保绑在自己这边,几乎已经不可能。

冯保不是傻子,现在内阁阁臣李春芳可以排除,他的离开是迟早的事儿,已经失去了价值。

内阁中剩下的,有投资价值的阁臣,只剩下张居正和殷士谵二人。

高拱的地位,还有他和陈洪之间的关系,注定了他和冯保不可能走到一起。

而且,以高拱在隆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根本不需要考虑和冯保合作,因为他绝不会想到隆庆皇帝会英年早逝。

张、殷二人对比,魏广德相信冯保选择的合作对象一定是张居正,而不会是殷士谵。

毕竟,张居正也是隆庆皇帝给朱翊钧钦定的师傅之一。

他现在能想到的补救办法不多,除了再给殷士谵写信,让他隐忍外,也就没其他的招数了。

想到这里,魏广德回到座位上坐下,看着自己草拟的几条修改意见出神。

《宗藩条例》,是嘉靖后期为了应对宗室问题提出来的,主要的推动者是宗室南陵王朱睦楧。

自明朝中期之后,宗室人口暴增所给财政造成的压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此,朝廷不得不不断地修改《皇明祖训》,用以缩减供养宗禄的开支,减少宗室成员的生育速度,但每每都是收效甚微。

而在《宗藩条例》颁布前,宗室问题都是按照《皇明祖训》来处理。

《宗藩条例》从嘉靖皇帝下旨到成书,前后历时四年,由阁臣李春芳于嘉靖四十四年完成。

李春芳为了编撰此书,也参考了宗室建议,几乎全部都被他编入书中。

不过,此书真正的目的还是在于明确禄米折色比例,如有以下规定,郡王、将军给钞70%、给粮30%;中尉给钞60%、给粮40%;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仪宾等给钞80%、给粮20%。

明确宝钞和禄米给付比例,实际上,就是在给宗室降薪。

都知道大明宝钞就是废纸,只有给粮才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严格宗禄发放的条件,包括限定年龄,严格支取时间,限制宗室婚丧嫁娶等活动等等。

《条例》虽然很多,但实际上除了降薪和设定更苛刻的条件外,几乎延续了朱元璋所拟定的《皇明祖训》内容,其实并没有太多根本性改革。

而魏广德考虑修改《宗藩条例》,则是首先给宗室各分支禄米定额,设定爵位的分配比例。

以后不论宗室人口如何变化,禄米定额都不会改变,只会按照宗室人口变化而增减。

还有就是允许宗室自愿谋生,以放弃俸禄换取免除税收,也允许宗室进行科考、担任官职,但其只能在官职和爵位之间二择其一。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明朝宗室是不能从事四业活动,也就是什么都不能做。

魏广德在这里允许宗室二选一,其实是擦边坏了《皇明祖训》的规定,但是就他了解到底层宗室的情况,相信愿意的人不会少。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寒门状元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