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孟养城外,经过十余日的休整,各部缅军都已经疲惫尽去,重新恢复了雄雄战意。

今日一大清早,他们就在首领的指挥下在城外列队。

至于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其实早在几天前,消息就已经在各军营里传开了,要攻打明朝。

上面的土司和权贵知道大明的厉害,可下面的士卒可不知道,特别是东吁王朝的军队,跟着国王连战连捷,取得不俗的收获,他们已经停不下手了。

这个时候如果让他们放下手里的武器,回家种地,怕是他们也不会。

何况,缅甸人其实大多也不会种地,他们种地的手艺都非常粗糙,也就是仗着土地的肥力,还是能勉强糊口。

当然,就算地里的产出不够吃也没关系,林子里有的是野果野菜,飞禽走兽供他们猎取。

以往打仗获胜,各家都能分到钱财和粮食,足够他们好好的过日子,已经形成了习惯。

所以,在听说大王又要带他们去打仗以后,非但没有害怕,反而一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

也只有少量年老体衰的老兵有些担忧,但是他们的意识根本不会影响太多人。

军队前方一个用土堆起的小台上,莽应龙带着手下将领和土司抵达,很快就是对着下方十余万士卒喊话。

能不能都听到不重要,只要有这个仪式感就够了。

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完毕,前面听到的将士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拼命呐喊。

后面的士卒不知所谓,但看到前面的人这样,他们也有样学样,很快就传染了在后面的人。

十余万人的欢呼那是惊天动地,一下子把孟养城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动物都吓跑了。

然后消息往后面传递,所有人都知道了,缅王莽应龙许下承诺,打下云南,所有人都会分到更多的财富和土地。

是的,按照明国那边学来的规矩,莽应龙会把抢来的云南土地,分给这次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瑞里,把人带上来,祭旗。”

看着手下士气甚高,人心可用,莽应龙当即对着旁边大手一挥道。

莽应龙的儿子莽应里押着孟养原土司思个上台,然后压跪到一侧。

莽应龙指着各省大声斥责道:“他就是明国人封的孟养宣慰使,勾接明国人,肆意压迫我们。

今天,我就替天行道,斩杀此僚,给所有人做个样子,敢和明国人勾接,就是这个下场。”

台下第一排的士卒,都是东吁王朝死忠,也是莽应里安排来配合的,在莽应龙说完后,他们就大声喊道:“杀.....杀......杀.....”

不断的喊声,从一开始杂乱,到后面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然后逐渐变得整齐。

杀气,开始在这片天空之上弥漫开来。

.....

“爹,京城回信到了。”

保山城里,李如松手里拿着信封飞快冲进后院李成梁住的院子。

“听到了,大呼小叫的做什么。”

李成梁正在练拳,大早上练几趟,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云南这个地方的气候是真的不错,比辽东和京城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知不觉中,李成梁已经有些嫉妒黔国公府了。

虽然远离了政治中心,但就凭着世镇云南这块牌子,在云南这个气候宜人的好地方,其实还真不是坏事儿。

当然,要是给李成梁选择,他也不会愿意留在西南,毕竟是大明边陲,为官之人当然还是想要留在京城这个政治中心。

不过嘴上是这么说,他也已经停下手中的动作,在李如松跑到他面前以后,一把就从儿子手里夺过京城来信,拆开取出信纸,快速翻看起来。

很快,李成梁脸上就浮现出喜色,嘴角不知不觉已经挂起笑容。

一旁的李如松看在眼里,多少也猜测到信中内容,于是在一边急切问道:“爹,魏阁老怎么说。”

李成梁收回视线,看了眼一边的李如松笑道:“魏阁老同意我们的计策,要我们尽可能在第一次会战中消灭更多的缅军有生力量,削弱他们的实力,为后续控制整个缅甸做好准备。

另外,信中还说,朝廷已经下旨让南海水师南下旧港,之后就会西行到缅甸沿海一带,选择恰当的位置登陆,从背后捅一刀。

另外,南京还会给我们运送一批所需的火器,京城库存火器甚多,但是路途太过遥远,怕是支应不及,所以魏阁老已经下令调登莱水师和漕运海船一部,转运京城调拨火器到广西,转运云南。

嘿嘿,有了这么多火炮,我要让南蛮子好好吃一顿。

他们那个大象,我这次非给他杀绝了不可。”

信中全是好消息,不仅同意他们诱敌深入的计策,还答应解决南兵火器不足的问题,督促南北两京调拨火器。

有这样的支持,李成梁自然就更有信心对敌了。

当然,李成梁心里其实很清楚,魏广德支持的越多,他的压力其实越大,那就是只许胜不许败。

不过,李成梁从未想过会败给莽应龙。

在他眼中,不过就是没见过大战的南蛮子,有什么值得嚣张的。

北方大规模的步骑交战场面,那才叫真正的战争。

“那些火器什么时候能运到?”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如松心中也是大喜。

为将的,就没有一个不喜欢手中掌握大量火器的。

但就是完成排兵布阵以后,挥手之间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李如松就感觉自己热血上涌。

在北方,明军其实已经被火器的威力折服,特别是守城战的时候,在城头居高临下可以获得比骑弓更远的射程打击敌人。

倒是来了西南以后,李家人才发现,貌似西南这边的将领,大多还不熟悉火器作战。

当然,或许和南京本来调拨就少有关系。

毕竟火器盛行大明这些年,武器制造出来,首先都是保证沿海各省使用。

西南地区,虽然时有土司作乱,但地方上处置还算迅速,并没有闹大,自然也轮不到调拨大量火器过来杀敌。

因为不熟悉,所以就算调拨过来不多的火器,也多被将领们束之高阁。

也就是沐昌祚的亲卫队中在使用鸟铳和佛朗机炮,毕竟火器当年可是沐英对付西南土司象兵的利器,沐家还做不到忘本的程度。

“还没那么快,最快至少还有半年才能到军前。”

虽然信中都是好消息,可李成梁才不会像李如松那样,一惊一乍的。

“半年?”

果然,听到老爹的话,李如松又是一声惊呼。

“半年能送到就不错了,这里是西南,可不是过去我们呆的辽东。”

李成梁没好气的说道。

确实,辽东虽在关外,可过了山海关可就距离京城不远了。

军械物资调配,其实还是很方便的。

李成梁说是半年,其实真要做起来,六个月物资真从南京送来,就算官差路上没耽搁时间。

“说起来,南京的火器如果走水路,到广西再转走陆路,似乎更方便。”

一开始,李成梁还没意识到什么。

可是信中魏广德安排调运北京火器走水路,就给了李成梁启发。

陆路交通要是不畅,貌似走水路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得马上给南京行文,让他们后续划拨的粮草火器全部走水路运到广西,再转运云南。”

李成梁想到就做,转身就进了屋子。

李如松愣了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也跟着父亲进屋子。

很快,一副西南地图就出现在父子俩面前,两人围着地图开始转圈。

还是那话,后世人认为打仗就是打仗,即便后来有打仗就是打后勤的话,但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多也就是浮于表面,也就是以为后方把武器弹药和粮食运到前线就算完事儿。

但实际上,从古代打仗开始,老祖宗们就已经意识到交通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

秦国直道知道的人不少,可秦始皇为什么在统一六国以后还要花费巨大代价建造这项工程。

其实,这就充分体现出秦始皇的眼光。

在战国时期,秦国当然是不可能建造直道的,但是统一后建造,其实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可以通过直道快速运输物资和军队,镇压一切不服。

在古代为将之人,可不止需要过人的谋略,战场上的勇武,还得是个地理专家,能够准确找到大军行军的路线,最大程度节约时间和体力。

而现在,李成梁正在做的,就是估算走陆路还是走水路更方便快捷。

这不仅是针对这次战争,还涉及到未来对缅甸的长久统治。

明朝时期,西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并不理想。

尽管存在一些交通路线,但这些路线往往条件艰苦,需要通过山谷和穿越一些较为困难难行的地方。

粤西路和罗平路,就是广西到云南的主要大道,是在元朝时期就通行的主要通道。

虽然李成梁没有亲自走过,但是当初他也是考虑过这条路线的。

只不过此时在大明,走云南的路线,多选择走贵州,避开云南北面的山地和南面的沼洼,直接进入云南东部繁华地区。

“父亲,看着广西到云南,貌似不好走啊。”

过了一遍地图以后,李如松就感慨道。

“罗平路说起来近些,也直达云南东部,可是路线其实就是从广西到贵州再到云南。

这条路线相对较短,但会经过多个山区,且那部分路段崎岖难行,大车根本就没法走,也只有用骡马驮运。

粤西道路线较长,部分路段可以走水路,倒是便于行军和物资运输。

然而,路途太过遥远且经过多个土司地盘,可能会遇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的障碍。”

李如松把他的看法说了出来,虽然看上去把物资运到广西再转送云南似乎距离很近的,但那也只是在地图上看,直线距离近了,但却非常难行。

若是少量人或物还可以,但他们要开辟的是大队行军和运输大量物资的道路,可就强人所难了。

“京城的火器改走贵州怕是来不及了,南京那边应该还是会由水路从四川或者贵州过来。”

终于,一番计算以后,李成梁不得不承认,海运从京城到广西再转运云南这条通道,看上去很美的,但实际上并不可行。

特别是在做战争准备,运输器械上,还是不能用。

只能说万里之外的魏广德,终究还是不了解这个时代的交通,犯下严重错误。

实际上,要真有捷径可走,古人的智慧可不会比现代人低下。

古代交通条件差,后世许多工程根本没办法建造,所以他们选择道路多充分运用水系,利用内陆水网运送货物,实在不能走才走陆地运输。

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没有高速公路的前提下,中国的交通情况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达到世界最好的程度。

魏广德只考虑到广西挨着云南,看上去距离很近,却没有考虑到交通条件,大量货物根本就没法通过滇桂大道进行运输。

“父亲,大哥,出事儿了。”

就在两人因为云南糟糕的运输条件垂头丧气的时候,院子里响起李如桢的喊声。

“我们在屋里,进来说话,大呼小叫的作什么。”

李成梁没好气的对着外面喊道。

老大是这样,老三也是这样,李成梁能有好脸色给他才怪了。

很快,李如桢进屋,手里拿着一份战报递到李成梁面前,焦急的说道:“爹,五日前孟养城外,缅王莽应龙斩杀了孟养土司思个,正式下令进攻大明。

现在缅军前锋怕是已经过了孟伦,再有几天就该到蛮莫城了。”

“来了?”

李成梁双眼微眯,该来的总还是来了,虽然有些不是时候。

要是能再拖上几个月,那才是对大明最佳的时期。

“看来,二十多万人的消耗,莽应龙也承担不起。”

李成梁轻笑出声道。

其实,大明这边在云南进驻十余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消耗量也是惊人。

若不是当初在贵州驻军练兵时,大量向西南各省摊派钱粮,云南这边官府怕早就闹上门来了。

别看云南从去年起就没往京城转运赋役,但也不过去年和今年两年的量,还有就是一些府库的积存,但数量有限。

毕竟,云南穷,并没有太多钱粮税收可供使用,李成梁已经打算从湖广和广东调运钱粮支持了。

知道缅军没有休息太长时间就投入对大明作战,李成梁多少就猜到,莽应龙应该也受到钱粮困扰,所以不得不尽快发动。

缅甸,即便对上暹罗,也不过调动十余万军队。

集结三十万大军也是首次,难免失措。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