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正统十三年三月初八,沉忆辰站在一艘宝船的甲板上,吹拂着从海面刮来的寒风。

距离喜宁返回京师已经半年有余,这段时间里面沉忆辰挟平叛之威,堪称全面接管了福建军政大权。

惩庸官、分田地、造宝船、通航道……

可以说每一桩措施,都极大的改善了福建布政司民生,当去年秋粮收上来的时候,甚至还超过了暴乱之前的税收额度,代表着战争的影响已经逐渐远去。

同时沉忆辰在去年冬,还收到了来自朝廷的圣旨,内容言词极尽赞赏!

兵不血刃的平叛成功,可以说缓解了朱祁镇军力财力上的燃眉之急,同时还避免大明王朝陷入三线作战的危机,匡扶社稷之功怎么夸奖都不为过。

并且朱祁镇还在圣旨中明示,等待沉忆辰督造完下番海船返京,加官晋爵那是必须的,身穿绯袍踏入四品大员行列指日可待!

如果时机成熟的话,沉忆辰甚至还有机会官拜殿阁大学士,等待朝廷大臣廷推后,入阁拜相可谓是一步登天。

反正皇帝朱祁镇大饼是画好了,就看沉忆辰事情办的漂亮不漂亮。

对于这些未来的封赏,可能是在意料之中的缘故,沉忆辰表现的很澹泊名利。他更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朝廷的军报上面。

靖远伯王骥四征麓川仗打的很艰难,战事陷入了焦灼之中。可能后世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认为大明是一群菜鸡,打个西南土司四次都打不下来。

事实上并非如此,麓川政权经历过数代土司的发展,几乎可以把它看作明朝的高句丽。想想看隋唐两代,为了灭国高句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就能明白为何明朝始终难绝后患。

其实征讨麓川最大难点,还不在于军事力量上,而是地形太过于复杂!

靖远伯王骥的大军,要在缅甸的丛林地带,史无前例的穿越尹洛瓦底江(大金沙江)天堑。然后在思任法潜逃之下,还得翻越后世印缅边界的帕特凯山,要知道这可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分支。

《重生之金融巨头》

最终劳师远征追杀到印度的阿萨姆邦边缘,距离京师可谓是真正的万里之遥。

后世清朝乾隆皇帝,缅甸边界打个不胜而胜的清缅战争,还厚着脸皮吹嘘为十全武功。相比较之下,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土木堡一失足成千古恨,否则打到印度边界再怎么滴也比“十全武功”强吧。

常言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宜悬头藁街(汉长安街)蛮夷邸,以示万里!

明之王骥,做的何尝不是把番邦蛮夷屠为九郡,头悬北阙之事?

征讨麓川战事不利,加上蒙古大军的威胁,让明英宗朱祁镇心态有些急了,迫切的想要尽快结束西南战争,集中大明全部军力来应对蒙古的攻势。

于是乎下令宁阳侯陈懋,佩征夷将军印,充任总兵官。率领宁夏边军精锐、京营骑兵、以及任职大明的鞑官营铁骑,一同南下讨伐麓川。

原本历史上宁阳侯陈懋率领的这批兵马,是要前往东南镇压矿工起义的。结果沉忆态提前平息叛乱改变历史,可依旧没有改变朱祁镇从北方抽兵的举动。

这下永乐朝留下来的三大重将,正统朝时期三大领军勋戚。靖远伯王骥、定西侯蒋贵、宁阳侯陈懋,连同数十万朝廷兵马,通通陷入了西南深山老林的战争泥潭中。

如果增兵能迅速终结麓川战事,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以西南的地形跟环境,压根不是靠人数堆,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情。

相反各种毒物瘴气,还大大增加了非战争伤亡,使得军费支出再度飙升,朝廷内外可谓是苦不堪言。同时这场麓川战争,还给了蒙古瓦刺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东主,你最近时常站在船头沉思,可有心事?”

卞和从身后靠了过来,这几年朝夕相处让他很了解沉忆辰的习惯,肯定是有棘手的难题,他才会出现这种状态。

“卞先生,你看远处那大片的乌云,是不是有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风雨是指南疆,还是北境?”

很多时候默契就是这么形成的,哪怕沉忆辰没有明说,仅是这么轻轻一点,卞和就大概猜测到了原因。

“南疆有可能成为后患,而北境是当务之急。”

沉忆辰与朝廷文官集团不同,他从始至终就反对什么王道教化,更认同大明王朝的改土归流国策,必须保持对西南土司的征讨跟同化。

特别像是麓川这种接受过中原文化的洗礼,不同于一般未开化的番邦文明,简直就跟千年前的高句丽无异。如果放任它侵占云南布政司,吞并缅甸宣抚司,麓川就会成为第二个安南,甚至超越安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隋唐二朝,正是看到了高句丽的潜力跟危害,才会历经六代帝王不死不休,硬生生把一个成长中的封建帝国文明给亡国灭种。

明英宗再拉垮,好歹接受过完整的帝王教育,他会不明白以史为鉴这种基本道理?

不过麓川想要成长起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太师也先却已经统一蒙古诸部,对着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东主,你是担忧朝廷调遣宁阳侯陈懋平叛,致使九边重镇防务空虚?”

“嗯,陛下操之过急了。”

沉忆辰点了点头,性急这点可能是朱祁镇骨子里面的性格缺陷,他面对任何军国大事,总想着在短时间内快速搞定,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危害。

历史上准备仅二日便亲征蒙古,就是朱祁镇浮躁的最好体现。

沉忆辰敢直言“批评”皇帝,卞和可不敢,只能从其他地方往好处说。

“东主,九边有重兵把守,俱是骁勇善战之辈。另外还有杨总兵等名将坐镇,再加上京营兵马有二十万之多,数日内便可支援到前线,蒙古鞑虏占不到便宜。”

理论上来说,为了防备应对北方蒙古这个心腹大患,明朝沿着九边加京营布置了数十万军队,防守应该是不成任何问题。

可偏偏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意外,就在沉忆辰跟卞和讨论的时候,北方战事已经发生了!

辽东都司衙门,都指挥使李纯紧急召集都司将领议事,因为就在半日前,边堡守军发现了大规模蒙古骑兵的踪迹,判断他们这番动作,很有可能对辽东发起进攻。

要知道自从正统十二年,瓦刺部威逼朝鲜,降伏女真三部后,整个辽东都司就处于蒙古大军的包围下,曾经的战略优势丢失殆尽。

攻守之势异也,李纯怎能不重视?

等到辽东都司将领到齐,李纯开口发话道:“相比诸位已经得知这次议事内容,对于蒙古大军在边境集结,你们有何看法?”

“末将认为是虚张声势,不足为惧。”

辽东都指挥使同知魏平正,首先站了出来满脸不屑的说出自己看法。

“说说为何。”

“现在辽东正处于雪化开春之际,道路泥泞行走困难,加之寒冬过去战马掉膘厉害,耐力负重均不是最好状态,强行驱使作战会死亡率奇高。”

“蒙古鞑虏向来爱马如命,战马也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怎会选择在这种时机进攻?”

客观而言,魏平正说的很有道理,春季从来都不是游牧民族开战的最好时机,他们一般会选择秋高马肥之际,组织对中原王朝的大规模进攻。

李纯听完后下意识点了点头,不过还是朝着在场众人问道:“谁有不同见解?”

“末将斗胆,认为蒙古鞑虏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想要攻其不备!”

一道年轻的声音从角落传来,此刻担任辽东都司守备的李达,站了出来表达反对意见。

李达对应的卫所制官职为正四品的指挥佥事,正常情况下这种都司级别议事,还轮不到表达意见,更别说是反对意见。

不过李达是武将世家出身,父亲乃正二品的都督佥事,加之有成国公朱勇的举荐入职。哪怕魏平正感觉自己被冒犯心有不爽,依然没有出言阻止对方说话。

“李守备,你为何会认为是想要攻其不备?”

“瓦刺部也先太师的狼子野心,堪称是昭然若揭,他如果想要进攻大明的话,正常情况下没有必要在辽东故弄玄虚。这种举动既无法打乱大明部署,更无法威胁到京师安危。”

“就如同魏同知所言,战马消瘦状态下不就近去大同、宣府威压,反而奔袭千里来到辽东虚张声势,完全不符合蒙古鞑虏爱惜战马的常理。”

李达的这番话,让殿内都司将领沉思起来,确实东北处于苦寒之地,就连明朝自己这些年都裁撤了不少屯田卫所,比如奴儿干都司名存实亡,瓦刺骑兵没事跑到这里来吃土?

可问题同理,辽东都司既然重要性不大,那蒙古骑兵为何要攻下这里?

要知道蒙古可不是女真,他们的基本盘在西北方向,而不是东北。就算攻陷辽东一些地盘,却缺少站稳脚跟的根基,很容易遭受到大明藩国朝鲜,以及臣服的女真三部夹击。

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以太师也先的精明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李守备,进攻辽东于蒙古而言得不偿失,你说说他们为何要攻其不备?”

就在此时,从大堂屋外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见到此人后,包括都指挥使李纯在内的众将领,纷纷起身抱歉行礼道:“末将见过曹总兵!”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现任辽东总兵曹义。

明朝从卫所制到镇戍制过度的复杂武官系统,碰到辽东都司这个特殊的军政一体行政单位,那就更加的复杂了。

一般情况下非九边战区,十三省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就是都指挥使。到了明朝中后期五军都督府成为摆设,才让最高军事长官变成了总兵官。

可辽东都指挥使还要兼职民政,也就是传说中的“军管”,加之整个辽东地盘幅员辽阔,势必无法面面俱到。

于是乎辽东都司上面,还多了一个常驻武职,那便是总兵官。

按照明朝卫所制官衔跟镇戍制的对照,总兵官最低卫所制官职为都督佥事,最高由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担任。

曹义正统九年随成国公朱勇出征兀良哈三卫,靠着军功累官至左都督一职,位列地方都指挥使之上,自然都司李纯见到他过来得行礼。

“军中不在乎俗礼,李守备你继续说吧。”

李达是成国公朱勇举荐过来的,而曹义则是成国公的老部将。

他问出这番话,其实更多是想给李达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是,总兵。”

李达拱手命令,然后面色凝重的说出了一句惊人之语。

“末将认为瓦刺部兵马会出现在辽东,可能他们的真正意图并不局限一地,而是多路出击意指京师!”

意指京师?

听到这话,都司衙门众将领脸色立马变了,本以为这小子能说出什么过人见解,结果没想到是在说天方夜谭。

先不论双方兵力跟战斗力差距,就蒙古瓦刺这群以骑射见长的鞑虏,拿什么去攻下京师九门?

借太师也先一百个胆子,看看他有没有那个想法多路出击意指京师,真以为蒙古人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荒唐!”

都指挥使同知魏平正再也忍不住,之前他看在成国公跟曹义的面子上,忍了李达这个后辈的直言反对。

既然你站出来冒犯,好歹说点合理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放厥词。

“蒙古瓦刺多路出击,就连辽东都没有放过,想要对京师形成合围。那么本将想问问李守备,也先准备对大同投入多少兵力,又准备对宣府投入多少兵力,最后攻下京师需要多少兵力。”

“就算把整个蒙古控弦之士都算上,他能凑出这么多路大军进攻吗?”

“别记错了,现在蒙古掌权者是太师也先,而不是成吉思汗!”

此言一出,在场将领纷纷点头称是。李达这是把大明当做南宋看待,现如今的蒙古瓦刺,有这个能力兵分多路进攻?

说句难听点的话,他集中兵力能攻下大明九边一镇,都算是高看了鞑虏一眼,更别说合围京师!

长久以来大明对蒙古的压制,不仅仅造就了心理上的优越感,还造就了对蒙古瓦刺部的无知。

他们压根不知道,经历过这么多年的蛰伏,蒙古瓦刺部统合的实力,其实已经不输铁木真西征花拉子模时的强大草原力量。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超越了成吉思汗时期。

更不知道的是,这次领军进攻辽东的主帅,还是蒙古名义上的大汗脱脱不花!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