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司徒,言官清流外派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便是要推行税制改革,把田赋、徭役以及杂税等等,统一用银钱来折算替代。”

“同时本阁部还有一个想法,户部下面开设一个由朝廷入股的大明钱庄,用来铸造铜钱、银两以及发行纸币,避免一条鞭法颁布后民间出现货币紧缺。”

“另外收回民间的铸币权有着高额利润,同时纸币发行还能极大促进商贸流通,单单就这两项措施本阁部估计,一年至少为朝廷带来数百万两的岁入。”

“税制改革跟开设钱庄,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刻不容缓!”

税制改革这件事情,沉忆辰早就已经跟年富讨论过,他这次商议更想要达成的是开设钱庄。

其实钱庄这个东西放在古代并不罕见,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过钱庄的雏形,并且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不过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交子”的结局就跟“宝钞”一样,朝廷把它变为纯粹的敛财工具,滥发过度就沦为废纸一张,最终丧失了流通性。

除了发行纸币这一条外,沉忆辰开设大明钱庄更想要收回的是官方铸币权。要知道明朝私铸铜钱猖獗,很多地方势力的铸币厂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跟朝廷抗衡的地步。

就好比最初的叶宗留东南矿工暴乱,他们偷挖的许多官矿,其实就是为了把矿石卖给私人铸币厂,朝廷打算取缔就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东南的大起义。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了嘉靖八年,朝廷终于公开下令禁止私铸贩卖铜钱,这一下就断了钱庄的财路。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朝廷中枢的控制能力实则已经下降的非常厉害,禁令颁发没多久,地方私人钱庄就“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

没办法,金属货币的稀缺,让嘉靖帝只能放松禁令,选择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物价飞涨过不了多久各地州府就会爆发动乱。

铸币权不仅仅是朝廷中枢控制力的展现,同时还有着堪称一本万利的高额利润。特别是金银这种贵金属,明朝没有详细史料流传下来,可清朝记载的铸钱息银,成为了中后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高达数千万两。

这还仅仅是计算实打实的铸造利润,如果大明钱庄适当的超发货币,就等于凭空生钱出来。一年岁入增加数百万两是极其保守低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适当通胀,上千万两都不是梦想。

当然,这个合理范围极其难以把控,这就是为什么沉忆辰会说由朝廷入股,而不是由户部直接创办。就在于他不相信明朝目前的这批户部官员,不单单是指人品,还有他们的思维跟办事能力。

最好的方式由自己来主导开创,打着朝廷官方的名号,等随着生产力发展,以及培养出一批摆脱传统儒学思维的官员步入朝堂,再转交给朝廷官方。

并且就连第一任大明钱庄的行长,沉忆辰都已经想好了人选,他就是曾经掌管走私商贸的许逢源!

听到沉忆辰想要开设大明钱庄,年富的神情有些慎重,铸币权收回定然会引发非法钱庄的反击,正统朝就发生过福建矿工起义,还是沉忆辰亲自平叛的。

至于纸币发行那更是一个天坑,洪武年间的“大明宝钞”,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市场上通流,用来抵扣官员俸禄跟将士的军费。

靠着沉忆辰执掌朝堂这几年,不断降低“大明宝钞”的发放比例,减轻了不少底层官员跟将士的生活压力,否则这一张张废纸就连擦屁股都嫌硬!

“沉宫保,税制改革可以进行,可是创办大明钱庄,恐怕会遭受很多阻力难以达成。况且礼部大宗伯那边,还没有彻底放弃对你的弹劾,又搞出这番大动作会不会授人以柄?”

刚经历过这么一场大规模弹劾,沉忆辰又立马推动改革变法,年富敬佩之外着实有些替他担心,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

“无妨,这仅仅是我的设想,并非要一日达成。税制改革这方面大司徒可以先行,另外福州知府许逢源这些年主导开海禁,对于商业贸易非常精通,可以调任京师创办大明钱庄,一步步的收回地方铸币权。”

“至于发行纸币这一步就得徐徐图之,得等到大明钱庄站稳脚跟赢得百姓信任之后,才能进展下去。”

沉忆辰当然明白年富的担忧,他也没有打算一口吃成胖子,现在就开办大明钱庄更主要是为了铸币。毕竟邓茂七、叶宗留主导的海外贸易,这几年从琉球、朝鲜、倭国等人换回来的白银,可能高达上千万两。

具体有多少数目,沉忆辰说实话已经许久没有关注过,毕竟钱财这东西超过了一定限度,就真成为了纸面上的数据。

但是这笔钱可以给许逢源当做大明钱庄的储备金,用来在收回铸币权阶段与民间钱庄打一场金融战,避免出现历史上嘉靖年间钱庄互相勾结扰乱市场,用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

沉忆辰不知道现在明朝民间钱庄的财力到底有多少,可他有一点非常确信,那就是自己手中掌控的贵金属,特别是白银的存量,恐怕已经占据大明的半壁江山。

真打起金融战,没有谁会是许逢源的对手!

“既然沉宫保成竹在胸,本官别的就不多言了,只想问一句这大明钱庄的级别如何定位?”

执行方面年富相信以沉忆辰的能力没有问题,但他毕竟是永乐年间过来的老人,经历过大明宝钞一步步沦为废纸的过程。

明朝财政税收体系非常特殊,或许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户部几乎可以等同于现代的财政部,承担着税收支出分配等等职能。

但是明朝既不是决策部门,也不是完全倒执行部门,与户部并列的兵部、礼部、工部都兼具了财政机构性质,并且有独立税收支出的职能。

比如说工部下辖的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可以直接征收田赋,支出各种水利工程资金,完全独立不受户部的任何管辖。

礼部旗下有光禄寺,皇室的宫廷开支以及皇亲国戚的税收支出它全部可以插手,这笔钱财放在封建王朝可是数目相当惊人,不输于工部管辖权。

至于兵部涉及财政管理那就更为离奇,它旗下有个叫做太仆寺的部门,名义上是专管朝廷马政的机构。但是明朝自开国就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于是乎极其重视马政,从而导致太仆寺拥有惊人的钱财资源。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靠着征收马驹、编佥马户、清查草场等等途径获取的白银,年入巅峰期接近八十万两。要知道整个明朝财政收入折算下来也就两千万两出头,一个兵部下属衙门就占据了二十五分之一,足以见得有多么夸张。

年富问出这句话的关键,就在于如果大明钱庄定位于六部之下,那么拥有财政管辖权力的户部、工部、礼部、兵部皆能号令大明钱庄,到头来就会沦为“提款机”,压根走不到发行纸币的那一步就会崩溃。

就算勉强能走到,纸币价值也必然会沦为下一个大明宝钞。

要是平行于六部,那么就相当于打破了沿袭千年的六部制度,出现了“第七部”。这种级别的衙门创办,根本不是沉忆辰能轻松决策的,哪怕带上整个内阁都力有不逮。

年富不想打击沉忆辰的雄心壮志,只想让对方明白有些事情不是凭借一腔热血,就能办成功的。

说实话,年富这个问题沉忆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倒不是说他心中没有答桉,确实是暂时没有完美的解决之法。

明朝税收这摊子烂账,沉忆辰是亲自梳理过的,否则也不会想办法推行“一条鞭法”。恰恰是因为知道,那么大明钱庄的定位就必须等同于后世的央行级别,不能位于六部之下。

同时沉忆辰还野心勃勃,打算在大明钱庄创办之后,把户部、工部、礼部、兵部等衙门的税收支出权力,全部收归于一个衙门的手中,成立大明真正的财政部。

但是这将触动太多人的利益蛋糕,特别是朝堂的高官,引发的抗议阻扰力度,恐怕还会超过京官外派。

毕竟京官外派仅是名义上的清丈田亩,沉忆辰后手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还在隐藏中,最多就是朝野猜测沉忆辰会在税收上面动手。

可人都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加之绝大多数士大夫都不敢相信,沉忆辰真正的剑指目标是整个士绅阶层,这才导致了地方州府跟朝堂文官集团高层,没有产生完美的互动。

再加之言官清流在沉忆辰的名利攻势之下,超过八成选择了跳反外派,最终才让一场浩浩荡荡的弹劾风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明钱庄跟收归财政的执行,就等同于明牌夺权,势必会出现鱼死网破的场面。再加之改变六部制度划分,恐怕皇室都难以倾力支持,沉忆辰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只见这时候沉忆辰脸上流露出一抹苦笑道:“谢大司徒警醒,我会三思而后行的。”

得到这么一句回应,年富就知道沉忆辰脑海中有过深思熟虑,不会再做出什么冲动之事。

于是拱手道:“沉宫保客气,你乃大才之人必谋定而后动。本官就不多留,先行回户部衙门召集部属,商议税制改革的步骤规划。”

“好,那我送送大司徒。”

“沉宫保政务繁忙,还请留步。”

年富没有让沉忆辰相送,两人之间已经不需要这种客套,摆了摆手便转身离开了文渊阁。

数日之后户部的税制改革初步计划便已出台,主要内容就是税收进行了精简跟统一,把以往实物抵税的方式全部折算成为了银钱。

这条改革说实话并没有引发朝堂多大的反响,原因在于拥有税收权力的各级官员,本身就对于繁琐的实物抵税充斥着反感,如果能全部折算成银钱,那将极大的减少他们工作量。

只不过有些眼尖的发现,对于田产的税收额度好像降低了不少,特别是关于徭役跟杂税部分的抵税,相比较往年减少了一半以上。

沉忆辰很早就想要做阶梯税制,但是他很清楚这条政令一出来,相当于明牌跟整个士大夫阶层开战。既然现在自己实力不够,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降低底层百姓身上的负担。

徭役跟杂税这两项,基本上是跟士绅阶层无缘,只有最为底层的百姓才会背负。现如今虽然朝廷还有着西征跟北伐的打算,但岁入终究还是比往年增收了不少,减免了这一部分依然能保证国家的运转。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份税收减免看似不多,可对于很多贫苦农民来说,称之为一条生路都不为过。

税制改革悄然推进着,朝堂文武百官的注意力,更多被浩浩荡荡的京官外派给吸引了。

京师言官清流团体中,内阁跟户部精挑细选七百余人,由内阁大臣兼任特使的杨鸿泽率领下,在明良三年的开年之际,奔赴大明两京十三省跟麓川漠南蒙古之地,全面展开了清丈田亩工作。

沉忆辰谋划的改革变法,终于迈出了最为实质性的一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内阁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于明良帝的圣谕,准确来说是沉忆辰收到了一封皇帝的“商议书”。内容便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举荐都御使王文为内阁大臣,朱见清想要询问一下先生的意见。

要知道明朝正常入阁流程,是在内阁有空缺位置的前提下,由吏部天官公推举行廷议,阁部大九卿通过后再由皇帝选择任命。

如果没有经过这个流程,皇帝直接任命就等同于下中旨,这样的阁臣会遭受到文武百官的排挤鄙夷,更得不到六部的支持配合。除了吏部公推廷议,还有就是王一宁这种太监援引入阁,同样会遭受到有色眼镜看待,得不到阁臣应有的地位跟尊重。

明良帝这个年纪,应该对于入阁流程只能算一知半懂,会下发这样一封圣谕,沉忆辰猜测是受到了曹吉祥的劝说,期望凭借私底下的师生关系,让沉忆辰公推王文顺利入阁,从而避免中旨任命导致的争议。

就在沉忆辰感到有些左右为难之际,中书舍人赵然元进入值房通传,右都御史杨善前来拜访。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