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固道:“那人干系重大,乃是钦案的唯一证人。现在已被本案主审官严阁老派人接手、正在严加看管保护之中,任何人都不得与其接触、任何人也休想杀人灭口!
你若是想见他、等到开审之日自然可以在堂上见到。我听说你此番也是钦案证人,虽不知你是要证明什么,但我奉劝你不要动歪心思。
朝廷纲纪法度绝不容宵小之徒祸乱!”
面对如此蠢直之人,连俞长生都忍不住心中暗骂其迂腐傻笨,可是他所言又不好在明面上挑出什么毛病,这般的榆木脑子难怪能相信赵文华是被冤杀的忠臣,还为奸佞小人在摇旗呐喊。
俞长生懒得继续搭理他,只丢下一句道:“三人成虎、曾子杀人,是周公还是王莽,王大人虽是言官但也还是多看多想而后少言吧。”
说罢俞长生又转向汪直道:“你莫以为自己能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上,所有人都是任你摆布的棋子。你想玩命我奉陪到底,任你本事再高我也不会惧你。”
汪直又是一副慈祥笑意,便如他第一次见长生一般道:“少侠若真能摆老夫一局却是求之不得。
老夫这说得可是真心话。”
说罢双方各自作为证人被送到了指定居所,第二日俞长生听说沈炼和陆流也押送俞大猷到达了万寿山庄,但是因为现在俞长生作为本案证人身份特殊,沈炼两人则是此案的陪审官和司法人员,是以不能与他私下接触交流,为了不予人口实、三人便并没有碰面。
又过了几日后,奉旨审理钦案的主审陪审一行队伍终于到达了万寿山庄。
此次南下三人堪称是当朝的三根擎天柱石,按照以往惯例,这等人物在途径各省州道府时、沿途的地方总督巡抚都要亲自作陪接待,便是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未必有资格同席,这样的阵势也理应全程由数千精兵浩浩荡荡大张旗鼓地开路护送才是。
然而此次严嵩徐阶陆炳等人的队伍仅有百余人而已,没有礼乐仪仗,除了各自的家仆便只有随行属官和数十锦衣卫。
他们一路低调行事也没有在各地过多停留接受封疆大吏们的宴请,宣称是此次奉旨查办要案不可奢靡迟误,沿途更不能劳民伤财、耽误地方官员的公务。
并且严嵩还提前派人明确告知各级官员不许兴师动众、不许出城迎接,如此一行人不像是钦差办案、倒像是私下里旅游一般。
终于到了审案当日,俞长生作为证人很早地便被提前带到了万寿山庄的主殿“万寿堂”。
万寿堂内金碧辉煌,听说此殿样式是仿造紫禁城的“皇极殿”所造,只是在建筑规模上缩小了许多。
其中堂内的雕饰规格虽然用的也是天子纹样,但是比起真的“皇极殿”,万寿堂在风格上还是多了几分雅致和惬意,而最有趣的是堂内中心正上方的匾额竟然写着“道法自然”四个字、而非“建极绥猷”,实在与皇家身份显得格格不入。
(建极绥猷系清乾隆朝太和殿匾文,这里就将就着用了)
此时一众钦差都还没有到场,俞长生环顾着万寿堂内,只见堂前正中间的书案后摆着三把椅子,不用说这肯定是给三位主审官内阁首辅严嵩、内阁次辅徐阶和太子太保左都督陆炳准备的;
旁边左右两侧共有五把椅子,左边三把应分别是给三位陪审官工部侍郎严世蕃、国子监司业张居正、锦衣卫指挥同知沈炼的;右边两把想来是给两位弹劾俞大猷的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和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的。
除了这些人之外、后面还有一些零碎桌椅都是给来自三法司负责钦案卷宗记录的官员的。
但堂内还有一个位子俞长生却是怎么也看不懂究竟是给谁准备的。
就在主审三张椅子的斜后侧,竟然还摆了一张单椅。
这椅子面前没有配设书案、自然也放不了笔墨和令签,就那么孤零零一张椅子,还摆在了所有人的后面,看起来既像是一个局外人、又像是在默默纵观全局一般。
俞长生思索许久,圣旨中也没提到过还有什么大人物要来,看来只能稍后见到本人才能知晓了。
便在俞长生思考之时,汪直也被带到了万寿堂,而那名作为证人的赵文华的亲兵依然没有出现,俞大猷也要稍后经主审官传唤后才会被押来。
汪直依旧笑容满面、亲和地与俞长生招呼道:“长生少侠昨晚休息得可好?”
俞长生也不看他,冷冷道:“还是少说些话,以免被人说你我私相串供。”
便在这时一旁负责警戒护卫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李天荣喝道:“证人肃静!主审官大人们到!”
话音刚落,只见一众人物走进万寿堂内,为首的一位老者正是内阁首辅严嵩,只见他年至耄耋两鬓斑白、整个人居然还精神矍铄步履轻盈,丝毫看不出有衰朽之像;一旁扶着他的独眼矮胖瘸子正是其子严世蕃。
而正是这对一老一残的严家父子却正把控着大明的整个朝局,他俩人乃是当今天下除了嘉靖帝以外权势最大之人。
跟在严嵩后面进来的便是内阁次辅徐阶,年纪约莫也有花甲上下,其人看着君子朗正才气不凡,让人颇有如沐春风之感;
徐阶身边的乃是他的学生张居正,面相三十左右、相貌极为端正英俊非凡,留有一胡及腹美髯,既眉清目秀又不失威严庄重,若单论其表简直可堪比徐渭之风采。
后面两人便就是陆炳和沈炼了,他们师徒两人都是一样的面无表情径直入座、丝毫都不看向俞长生一眼。
王本固和鄢懋卿也紧随其后,虽是审理钦案,但众人皆是素服打扮。待所有人都到齐之后,严嵩站起身道:“诸位大人、陆太保,既然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便请真人也移尊入堂吧。”
众人皆点头示意,陆炳随即朗声道:“恭请飞元真人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