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露殿的血腥味还未散尽,宣王姜临当殿斩杀韩王的消息,已如野火般在京城蔓延。
大街小巷的茶肆酒楼里,说书人拍着惊堂木,唾沫横飞地讲述着那场惊心动魄的龙争虎斗;官宦府邸中,官员们紧锁眉头,对着紧闭的门窗压低声音议论;就连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也都停下手中营生,满脸震惊地传递着这则震撼人心的消息。
“这宣王也太狠了!监国说杀就杀,当今天子的脸面往哪搁?”
“听说韩王可是八品修为,结果被宣王一招就给制住了,这得是什么境界?”
“可不是嘛,这承露殿的血,怕是要掀起滔天巨浪……”
官员们更是人心惶惶。早朝散后,原本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此刻往来的马车都放慢了速度,减少了声响,生怕惊动了这份诡异的宁静。
礼部尚书王大人缩在马车里,手中的折扇早已攥出了汗渍,喃喃自语:“完了完了,朝局要变天了……”
而往日里与韩王走得近的官员,更是闭门不出,生怕稍有不慎,就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与此同时,位于皇宫深处的盛武阁,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梁皇姜正元盘坐在蒲团上,周身萦绕着金色真气,正在冲击突破的关键节点。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阁内的寂静。
曹公公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曹公公声音颤抖,连行礼都顾不上。
梁皇猛地睁开双眼,周身真气骤然消散,眼中闪过一抹怒意:“慌什么!成何体统!”
可当他看清曹公公脸上的神色时,心中莫名涌起一股不安。
曹公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陛下,宣王……宣王在承露殿,杀了韩王殿下!”
“你说什么?!”梁皇霍然起身,蒲团被真气震得粉碎。
他两步跨到曹公公面前,一把揪住对方的衣领,“你再说一遍!”
曹公公被勒得面色发紫,却仍艰难地重复道:“宣王姜临,在承露殿当众斩杀了韩王姜恒……”
话音未落,梁皇猛地将曹公公甩在地上,盛武阁内的桌椅瞬间被狂怒的真气掀翻。
“反了!反了!”梁皇青筋暴起,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姜临这逆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韩王是朕钦点的监国,就算有罪,也轮不到他来处置!”
他在阁内来回踱步,袍袖带起的劲风将墙上的字画都撕成了碎片。
韩王姜恒虽不是他最宠爱的皇子,但却是他安排的监国,不仅在朝堂上扶持其树立威望,更是默许他暗中发展势力,为的就是制衡其他皇子,稳固自己的统治。
可如今,一切都被姜临毁于一旦。
“传朕旨意!”梁皇突然停下脚步,咬牙切齿道,“宣姜临即刻入宫,朕倒是要亲自问问,他是不是还想弑父杀君!”
曹公公连滚带爬地起身,正要领命而去,却又被梁皇叫住:“等等!让神机营、虎贲军做好准备,若姜临敢有异动……格杀勿论!”
消息很快传到了翠云居。
姜临斜倚在太师椅上,神色慵懒,好似承露殿上发生的事情跟他无关一般。
当侍卫禀报梁皇宣召时,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来得倒快。”
一旁的京兆府尹丘断横神色紧张,劝道:“殿下,陛下此番盛怒,您……要不要做些准备?”
“准备?准备什么?造反?”姜临缓缓起身,瞥了一眼丘断横,依旧十分的淡然。
丘断横心中焦急,“殿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殿下入宫,恐怕会有变故,应当有所准备才是。”
“不必了!”姜临微微摇头,“我既然敢杀姜恒,就不怕去见父皇!”
他扭头朝着一旁的苏儿笑道,“苏儿,去准备车架吧。”
苏儿微微颔首,快步出了院子。
对于今日宫中发生的事情,她倒是不担心。
这段时间,她跟着姜临也见识了不少的事情,自然是清楚姜临的实力。
以姜临现在的实力,也不必太过忌惮皇权。
翠云居外,早已等候多时的三十龙骧卫齐刷刷抱拳行礼,甲胄碰撞声震耳欲聋。
姜临翻身上马,长枪一挥:“进宫!”
马蹄声如雷,朝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扬起的烟尘中,隐隐有一股肃杀之气。
皇宫门前,禁卫军手持长枪,如临大敌地排列在丹陛两侧。
当姜临率领龙骧卫出现在视线中时,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梁皇站在午门之上,俯瞰着下方的姜临,眼中满是森然杀意:“姜临,你可知罪?!”
姜临翻身下马,缓步走上丹陛,每一步都沉稳有力。
他直视着梁皇的双眼,声音不卑不亢:“儿臣何罪之有?韩王谋逆,证据确凿,儿臣替父皇清理门户,难道有错?”
“放肆!”梁皇暴喝一声,周身真气迸发,“就算他有罪,也轮不到你来处置!你当这皇宫,是你撒野的地方?”话音未落,两侧禁卫军已然挺枪上前,将姜临团团围住。
姜临却丝毫不惧,盯着皇帝看了一眼,笑道:“恭喜父皇突破到九品大宗师境界!”
闻言,四周的禁卫顿时有些错愕。
他们身为皇帝的近侍,对于皇帝的修为也有些了解。
皇帝明明只有七品修为,怎么宣王说皇帝突破到了九品大宗师?
而梁皇则是心中一惊,他前两日才突破九品大宗师境界,还没有人知道他的修为,哪怕是他身边最信任的老太监曹纯都不知道,姜临这小子怎么会知道他的修为?
旋即,他又想起了之前看过的消息。
姜临如今有着九品大宗师的实力!
原本他还不太相信,可现在看来,姜临能察觉他的修为,怕是真的有这个实力!
想到这,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盯着姜临深深的看了片刻。
“让他过来!”
······
御书房的沉香袅袅升腾,在鎏金烛火下化作诡谲的烟影。
梁皇斜倚在蟠龙椅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青玉扳指,目光如鹰隼般紧盯着姜临。
方才那场在午门前的对峙,姜临一语道破他突破九品的秘密,已然让这位帝王心生警惕,此刻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更是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
梁皇踱步到姜临身前,周身金色真气若隐若现,威压如潮水般涌来:“从你平定玄阴教,到掌控靖武司,再到今日当殿斩杀韩王……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在朕眼皮底下谋划?说!你究竟还有多少事瞒着朕!”
梁皇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莫要拿那些江湖奇遇的鬼话来糊弄朕。”
他记得清楚,十年前姜临中毒,肉身出了问题,根本没办法修炼。
离开京城之时,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就没有武道修为。
如今却拥有了九品大宗师的强大实力,这等修为突飞猛进的速度,背后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姜临随意地靠在红木书架旁,玄色蟒袍下摆扫过堆成小山的奏折,“前些年在外游历,侥幸遇到一位前辈,在他临终之前,受了前辈一身功力。”
他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腰间玉佩,温润的玉质在掌心泛起凉意,“儿臣也不曾想,那位前辈有着如此强大的实力。”
轻描淡写的话语,让梁皇眉头拧成死结。他猛地拍案而起,震得砚台中的墨汁飞溅:“机缘巧合?你当真以为朕是三岁孩童!”
姜临却似全然感受不到威压,悠然转身,目光落在墙上的《山河社稷图》:“父皇若真想知道,儿臣自当如实相告。不过在此之前……”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太子之位空悬已久,不知父皇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梁皇瞳孔骤缩。
他死死盯着姜临,后背瞬间绷紧。
御书房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曹公公候在廊下,大气都不敢出。
梁皇冷笑一声,声音中满是警惕:“怎么?你杀了韩王,如今又惦记上太子之位了?”
“儿臣不敢。”姜临拱手行礼,语气却毫无敬畏,“只是朝局动荡,边疆未稳,储君之位关乎国本。儿臣以为,若迟迟不定,恐生祸乱。”
他话音落下,御书房陷入死寂,唯有香炉中的香灰簌簌落在青砖上。
梁皇背过身去,双手负在身后微微颤抖。
姜临如今在朝中威望日盛,手握军权又有九品修为,若再登上太子之位,自己这个皇帝岂不成了摆设?
“放肆!”梁皇的声音几近咆哮,“太子之位乃是国本,岂是你能妄议的?!”
他死死盯着姜临,心中翻涌着杀意与忌惮,“你以为杀了姜恒,就能觊觎储君之位?朕告诉你,立谁为储君,这要看朕的意思!不是你能够干涉的!”
梁皇冷眼看着姜临,神色中充斥着冷漠,“姜恒可是你的弟弟!”
“可你当着百官的面,在承露殿斩杀姜恒,这就是你身为皇子应该做的?!”
他周身金色真气若隐若现,御书房内的字画被无形气劲掀起,“姜恒就算有罪,也该由朕发落!你眼里还有没有朕?”
姜临却不退反进,在大殿中踱步,神色淡然,说道:“父皇不如先看看这份奏疏。”
说着,他取出一份奏疏,递给了一旁的老太监。
他眼中闪过寒芒,与梁皇对视的目光丝毫不落下风,“父皇难道不知,姜恒暗中勾结地方将领,私铸兵器?儿臣若晚一步,皇位怕是早就易主了!”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梁皇心头。
他确实默许姜恒发展势力制衡其他皇子,但从未想过局面会失控至此。
可姜临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分明早有谋划,甚至连他突破九品的事都了如指掌……梁皇心中警铃大作,突然意识到,这个儿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由他拿捏的皇子。
“陛下!安王殿下求见!”老太监曹纯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颤抖。
梁皇如蒙大赦,狠狠剜了姜临一眼,沉声道:“进来!”
门轴转动间,安王姜夏身着月白长袍踏入书房。
他生得温润如玉,眼角眉梢却藏着几分精明,甫一进门便察觉到剑拔弩张的气氛。
看到大殿中的姜临,他神色中满是意外,同时心中有些惊惧。
经过韩王一事之后,他心中惊惧不已,早已不敢再跟姜临争夺皇位。
来不及多想,他朝着两人行了一礼,“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召见,可是有什么事情?”
梁皇微微皱眉,看着姜夏,脸色阴沉,“朕何曾召见过你?”
两人一时间有些错愕,一旁的姜临笑着说道:“父皇,此事是我安排的,我让人通知的老二。”
姜夏顿时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姜临在皇帝勉强竟然依旧有了这么大的权势,竟然能够决定一个官员是否入宫。
而梁皇则是怒意高涨,他没想到,姜临不仅杀了韩王不说,竟然还敢假传圣旨。
若是不严肃整治,他还如何维持他的权威。
可不等两人出声,姜临便笑着说道:“太子之位空悬,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若是不早定下储君之位,不利于社稷安定!”
见姜临又提及储君的事情,梁皇脸色格外的难看。
姜临让老二过来,莫非是想要当着老二的面逼宫。
而一旁的姜夏则心中一紧,姜临这是要太子之位啊!
事实上,这段时间,接连发生几件大事,已经让姜夏心生退意,他很清楚,他争不过宣王姜临。
现在,对于姜临提及太子之位,他心中倒是没有多少失落。
他只是扭头看向皇帝,见皇帝满脸的惊愕与愤怒,他便知道,姜临这话必定不得皇帝的心意。
就在此时,只听姜临说道,“父皇,我认为老二不错,能力和声望都可以,适合当这个太子。”
闻言,不等梁皇出声,姜夏便十分惶恐的拒绝了,“三弟过誉了,若是论声望和实力,三弟最适合当储君!”
他语调极快,生怕被姜临误会。
而皇帝则有些错愕,他没有想到,姜临并不是想要自己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