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谁?

谁射瞎了谁?

谁俘虏了谁?

李世民觉得自己年纪不大就得耳疾眼疾了,怎么既听不懂网友们说什么,又看不懂他们说什么呢?

臣公们也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赵匡胤、朱元璋和朱棣都迟疑了。

莫非他们读了假的史书?

流传下来的没说过李世民瞎了眼也没说过高丽打到了长安啊?

[你们别当真啊,别忘了主播的直播间里有一群“古人”啊,别真给人忽悠瘸了。]

[你真别说,主父偃都出现了,桑弘羊和张骞在哪里?]

众人这反应过来,这估计是话本子那样编造的事情。

不过......那高丽真敢这般想?

李世民觉得自己可能还有头疾,不然怎么额角一跳一跳的呢?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都是冲动的脾气,两个人不顾场合就想着请战,倒比李世民还要激动。

赵定安看到评论区的网友们在嘻嘻哈哈,突然意识到还得给几位帝王打个预防针,不然到时候被后世的网友们忽悠瘸了咋办?

他继续说道:“《隋唐五代史》里这样说:‘唐太宗对自己的功过,有这样的评价:“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我认为不妨这样评价他。’,通俗来说,就是封建帝王里挺好的一位。王安石说,‘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也是后世之人对于贞观的一个肯定。”

[不说贞观十七年之后,他治理下的百姓生活还算好啊,我一直以为残不残暴的要看百姓过的如何。]

[好多人都喜欢混淆明君、暴君、昏君的定义,然后凭空造个仁君出来。]

[封建王朝找仁君简直笑话......]

贞观十七年,又是贞观十七年。

之前就说过贞观十七年魏征逝世,至此大唐的君主失去了他的人镜,治理开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去不回头了。

李世民突然起身走到魏征身边,一把拉住他,真切道:“玄成,你可得好好活着,不然朕可怎么办啊!”

魏征也不知道怎么回应李世民了,以往老是被骂“田舍汉”都习惯了,结果今天他搞了这出,倒叫他浑身一激灵。

况且贞观十七年去世了,也活了六十多了,陛下估摸着还没他活得久呢......

赵定安道:“但这贞观之治一治世也是存在瑕疵的,说句不好听的,历史上任何盛世任何治世都是虚假的,真细细一考究就会发现,治理下的百姓只有有点惨和相当惨,根本过不上多久好日子。”

[不说宋朝建立在百姓之上的富庶了,武帝极盛和永乐盛世,其实都是这样的。]

[两个人都哐哐打,之前可能攒了些家底,百姓安居乐业了段时间,但他俩打仗都动辄好几年好几次,和李世民这种比起来还是差点。]

[李世民打仗还是计算好的,基本都是几个月完事,即便如此治下的百姓也过得不咋地。]

[那不都是镜花水月一般经不起推敲吗?]

[谁在乎百姓怎么想啊?都说朱元璋爱民如子,那是自己家圈养的猪羊牛马,可不爱惜了吗?]

“元朝时期有首曲这般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家兴盛的时候,徭役、赋税也可能高得吓人。百姓压抑到极致就会爆发,然后又是一个新的王朝,新的王朝想要改掉前朝的缺点,另辟蹊径,结果又是一样的结局。”

张养浩是元朝人,因此之前的皇帝不知道,但朱元璋和朱棣是知道的。

尤其是经历过北元统治的朱元璋,再一次沉默。

他早年总是想着摆脱北元的残暴统治,渐渐地想建立自己的王朝,让治理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但实际上,他治下的百姓,依旧困苦。

[但百姓过得好和封建统治是冲突的,要么皇帝放开管理缩减自己的统治权力,要么搞点高科技来带你小小的震撼。]

[那得来个系统了家人们。狗头.jpg.]

赵定安详尽道:“有本书这样说,‘至今歌咏。惜其晚年,渐以惰怠,不悦人谏,好大喜功。金无足赤,人无尽美,信哉不诬。‘,翻译过来就是,贞观之治烂尾了。”

[之前是很好的,但是后来不行了,说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徭役福手福足。]

[断手断脚?那这税得多残酷啊?]

[晚年百姓说是梦回大隋了,不知真假。]

说到这个,他们这些要读史书以史为鉴的帝王臣子,倒没什么反应。

不论徭役赋税轻重,逃避徭役赋税者不知凡几。

但赵定安没忘记自己直播的作用,他连忙道:“我给大家纠正一点啊,百姓选择自断手脚不去徭役,不能证明徭役、赋税繁重。”

[宁愿自断手脚都不去,还不能说明赋税徭役繁重?]

[这就是古代的偷税漏税吧?]

“是,这就是古代的偷税漏税,而偷税漏税这件事情,封建王朝延续这么多年了都没解决,到了现代还有。”赵定安举例道,“西汉时期,‘贼伤人,及自贼伤以避事者,皆黥为城旦舂’;东晋时期,‘又制有无故自残伤者补冶士,实由政刑烦苛,民不堪命,可除此条’;宋朝,‘有自断指臂以求免者’;明朝,‘凡官吏人等诈称疾病,临事避难者,笞四十。事重者,杖八十。若犯罪待对故自伤残者,杖一百。诈死者,杖一百、徒三年。所避事重者,各从重论。若无避故自伤残者,杖八十。’。”

他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朝代的刑法,特地避开了唐朝时期,怕自己一秃噜来了个武后时期的,这不就坏菜了吗。

[我懂了,自断手脚不过是躲避赋税的一种手段,就像现在偷税漏税也是花招百出。]

[我老家就有这样的人,好手好脚的,但就是不去工作去讨饭,有年大暴雪把自己冻死了。]

“封建王朝看赋税如何,有个可参照的指标,叫课口。”赵定安道,这个点比较复杂,他放慢语速,希望自己能一次性讲清楚,“课口就是课丁,即承担赋役的人,如果税收高,那课丁数量势必变少。但以天宝年间作比较的话,贞观年间的课丁占比是合理的。”

[课丁比正常,那就说明赋税是正常收的,不能说繁重。]

[所以主播的逻辑是通的,哪怕到了现代也大把人避税啊。]

[那贞观十六年的括户和禁止伤残是为什么?]

“我之前说过,李泰后来着书一本,得了李世民更多的关爱,那本书叫《括地志》,是本地理学着作,他在贞观十三年户口大簿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当时各政区的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

李世民听着赵定安说着李泰的事情,心里头忍不住又自得了。

你说说,朕的儿子怎么这般优秀呢?!

“从时间顺序上看,在贞观十六年正月李泰上呈《括地志》之后,直到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谋反为止,世民是比较集中的下达了一批与地方治理有关的诏令。”赵定安道,“他对于《括地志》是非常重视的,书成之时,亲自下了《赐魏王泰诏》。他对于《括地志》应该也是认真研读的。通过研读发现问题,进而以此为契机,更加关注地方治理的具体和深层次的问题,由此而发,下达诸如检括天下浮游户口、禁止伤残等命令,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李世民咳嗽一声,这提前知道就少了点惊喜感,但要是未来青雀仍旧编出了这本书,那他是惊喜呢还是惊喜呢?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寒门状元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