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墟深处裂开千丈深渊,青灰色岩壁上渗出《淮南子·览冥训》所述的“玄冥膏泽”,黏稠液滴坠入虚空时凝成蚀骨云链,链尾拴着九具青铜棺椁。棺面《山海经·大荒西经》蚀文忽明忽暗,每次闪烁皆震落半片山崖——林霄足尖点过云链的刹那,棺内骤然爆出九道血芒,芒尖刺穿他左臂云纹时,灵台深处蛰伏的雷殛之力竟如泥牛入海。
“镇!”林霄暴喝声中右掌劈出《归藏易》雷篆,电光触及第三具棺椁的瞬间,青铜表面浮起蠕动的《河图·玉版》残图。图中钻出八条骨蛟,蛟首各衔半截蚀骨云链,交错缠绕间将五百里荒墟绞成蛛网状的裂谷带。裂谷底部腾起腥臭黑雾,雾中游出九头百足血蜈,每节虫甲皆篆刻着《神异经·西荒》所述的“九窍镇魂钉”。
血蜈触须扫过林霄腰腹时,第十一境云殛道纹自主显化。脊柱腾起的雷殛之气在掌心凝成实体化的“蚀天戈”,戈刃劈开虫首的刹那,九窍镇魂钉突然倒飞,钉尖刺入青铜棺椁缝隙。棺盖轰然炸裂,迸出的血雾凝成《楚辞·招魂》残篇所述“十日代出”阵图——阵中十轮血日同时坠落,灼穿林霄护体云罡,在锁骨烙出焦黑卦象。
卦象成型的瞬间,深渊底部传来锁链崩断声。九具棺椁同时倾覆,涌出黏稠如浆的《道枢·渊煞篇》黑水。水中浮起半截断碑,碑文记载着太古凶兽“九幽烛阴”被禹王镇压的秘辛。林霄正欲细观,黑水突然翻涌如沸,钻出三千条布满倒刺的蚀骨触手——触手核心处,九幽烛阴左眼化作血月悬空,右眼坍缩为吞噬光线的渊煞漩涡。
“雷殛!”林霄足踏《连山易》云轨腾空,蚀天戈引动九霄雷瀑。电光触及渊煞漩涡时,竟被扭曲成蜿蜒血蛇反噬而来。他急速后撤,左肩仍被蛇牙贯穿,伤口渗出的血珠在半空凝成《春秋元命苞》所述的“荧惑守心”凶兆。
九幽烛阴百丈身躯彻底挣脱黑水束缚,脊背骨刺如参天剑林,每根骨刺顶端皆悬挂着青铜铃铛。铃舌碰撞发出的音波凝成实体化的《周礼·春官》蚀文,蚀文掠过之处,岩壁渗出墨绿色尸蜡。林霄耳膜刺痛,灵台云纹竟开始融化,危急间催动第十一境本源之力——脊柱二十四节雷骨同时爆鸣,在身后显化出完整的《轩辕云篆图》。
云篆图展开的刹那,深渊底部浮起禹王治水时遗留的“定渊圭”。圭身《洪范·五行》篆文大亮,将漫天血日炼为九颗赤红丹丸。林霄抓过丹丸捏碎,丹粉在蚀天戈刃上蚀出《洛书·地络》阵纹,阵纹扫过之处,九幽烛阴骨刺铃铛尽数哑火。
凶兽暴怒,张口喷出积蓄万载的渊煞毒瘴。瘴气中浮现三百六十具上古修士尸骸,每具尸骸眉心皆嵌着半枚九窍镇魂钉。尸群结成的《太玄经·玄煞阵》封死八方退路,林霄右腿被尸爪撕出森森白骨,却借势将雷殛之力注入伤口——鲜血凝成《周易·震卦》雷龙,龙尾扫碎七具尸骸的同时,他翻身跃至九幽烛阴颅顶。
“破煞!”蚀天戈贯穿凶兽右眼渊煞漩涡的瞬间,定渊圭突然倒转,圭尖刺入其左眼血月。九幽烛阴发出撼动天地的嘶吼,百丈身躯急速坍缩,最终凝成拳头大小的《山海经图赞》所述“烛阴之瞳」。林霄正欲收取,瞳孔突然裂开九道血纹,纹路中迸出禹王封印残留的《禹贡·九州》金篆。
金篆触及林霄掌心血渍时,荒墟地脉轰然剧震。九具青铜棺椁碎片重新聚合,在深渊上空凝成《河图·括地象》所述“九渊镇魔塔」。塔身每层檐角悬挂的青铜铃铛,此刻皆化作镇压煞气的云雷纹。林霄将烛阴之瞳抛向塔顶,塔尖迸射的《归藏易》卦象如天网罩落,将凶兽残魂彻底封入第九层塔室。
尘埃落定时,林霄忽然察觉异样——锁骨焦黑卦象不知何时已蔓延至心口,形成《焦氏易林》所述“泽火革”凶纹。他挥动蚀天戈斩向黑纹,刃光触及皮肤的刹那,镇魔塔底层突然传出锁链断裂声。塔身倾斜的瞬间,一缕渊煞之气钻入地脉裂隙,在千里外某处幽谷凝成新的青铜棺椁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