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黑的古战场遗迹中,林霄盘坐在龟裂的青铜巨鼎上。鼎身三十六道裂痕正渗出赤色流浆,将百丈内的碎石熔成琉璃状。他脊骨深处传来细微的咔嗒声——第十一境“溟殛合道”初成的灵窍,此刻正吞吐着地脉深处涌来的暗红煞气。
三丈外半截断碑突然炸裂。
猩红火舌从碑底裂隙窜出,裹住林霄左腕的刹那,他足底青岩熔作赤金流浆。九条玄铁锁链自岩浆中暴起,链首雕刻的饕餮兽首咬向他丹田要害,齿缝间喷涌的竟是《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地火明夷阵”纹路。
“藏了四百年,终于舍得现身?”林霄并指划开右臂血脉,飞溅的血珠凝成七枚玄冰棱锥。锥尖刺入锁链的瞬间,岩浆深处传来沉闷的兽吼,整片古战场的地面如同鼓面般震颤。
地火轰然炸开百丈深坑。
赤发老者踏着火浪浮空而起,周身缠绕的锁链竟是由《水经注》残页熔炼而成。他左眼嵌着枚青铜罗盘,盘面刻满《禹贡》山川脉络,右掌托着的赤红鼎炉中,隐约可见十二条火蛟啃食着某种青黑骸骨。
“殛溟魔尊的残躯,滋味如何?”老者指尖轻弹鼎炉,炉中火蛟突然暴长三寸,喷出的焰流在半空凝成《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述“赤水之精”。
林霄瞳孔骤缩。
他足下青铜鼎突然翻转,鼎腹镌刻的《河图·括地象》篆文迸发青光。青光触及火蛟的刹那,十二条火蛟突然扭曲成赤红锁链,链身上浮起密密麻麻的《焦氏易林》卦象。
“赤霄量天链!”老者厉喝声中,锁链如毒蟒缠上林霄脖颈。链节碰撞发出的铮鸣,竟与《乐府诗集》记载的“焚天调”完全契合。
林霄喉骨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响。
脊柱深处突然传来渊海呼啸声。第十一境溟煞轰然爆发,他周身毛孔渗出靛黑水雾,雾中隐约浮现玄龟负碑的虚影。碑文《禹贡》青光暴涨,竟将锁链灼出焦黑裂痕。
老者右眼罗盘疯狂转动。
“你竟融了《禹贡地域图》真意?”他左掌鼎炉倒扣,十二条火蛟裹挟地脉煞气扑向玄龟虚影。龟甲上的《洛书》纹路突然流转,喷出九道玄冥重水,将火蛟浇成青烟。
林霄趁机震碎脖颈锁链。
他双足踏在倒悬的青铜鼎上,掌心浮现一柄由溟煞凝成的三叉戟。戟身缠绕的《周易·坎卦》篆文尚未成型,老者已甩出七张燃烧的《水经注》残页。
残页化作火凤袭来的瞬间,林霄戟尖点地。
地脉深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百丈内的岩浆突然凝固成黑曜石。石面裂开蛛网状纹路,纹路中涌出的玄冥重水凝成八条水龙,龙首分别对应《八卦》方位,将火凤撕成漫天火星。
老者暴退三十丈。
他左眼罗盘迸射血光,鼎炉中突然浮起半截焦黑的龙角。龙角触及火浪的刹那,整片战场遗迹燃起靛青鬼火,火焰中浮现出《楚辞·招魂》所述的“十日代出”异象。
林霄眉心渗出冷汗。
十日虚影轮转的威压,竟让他第十一境的溟煞运转迟滞。足下青铜鼎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鼎腹《河图》篆文开始片片剥落。
“赤霄魔尊的焚天鼎,滋味如何?”老者癫狂大笑,鼎炉中喷出的龙角突然暴涨,化作百丈火龙卷。火浪中浮现出《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爁炎焚天”古篆。
林霄咬破舌尖。
精血喷在玄龟虚影上的刹那,碑文《禹贡》突然脱离龟甲,化作青光没入地脉。整个古战场剧烈震颤,九道玄冥水柱冲破岩层,在空中凝成《九歌·河伯》所述的“鱼鳞屋脊”。
火龙卷撞上水屋的瞬间,赤霄魔尊突然闷哼暴退。
他鼎炉中的龙角浮现细密裂纹,十二条火蛟发出凄厉哀鸣。林霄抓住这瞬息破绽,三叉戟脱手化作玄冥巨蟒,蟒身缠绕的《周易》卦象重重轰在老者胸口。
青铜罗盘炸成碎片。
赤霄魔尊喷出血雾,右掌鼎炉突然反向旋转。炉中喷出的不再是火焰,而是无数《山海经》异兽骸骨。骸骨触地的刹那,竟组成《归藏易》所述的“万兽噬灵阵”。
林霄足下水龙寸寸崩解。
他踉跄后退,第十一境溟煞在经脉中疯狂冲撞。玄龟虚影突然仰天长啸,碑文《禹贡》竟从地脉深处拖出半截青铜巨门——门扉上《连山易》篆文尚未看清,赤霄魔尊已甩出本命精血。
血珠触及青铜门的刹那,门缝中渗出赤红流浆。
流浆落地凝成三足金乌虚影,鸟喙喷出的太阳精火竟将玄冥重水蒸成白雾。林霄右臂浮现龟裂血痕,第十一境溟煞首次出现溃散征兆。
“门后是赤明古纪的焚天殿...”赤霄魔尊七窍渗血却狂笑不止,“能死在《阳燧》真火下,是你的造化!”
金乌虚影第三次振翅时,林霄突然闭目凝神。
脊柱深处传来渊海倒卷之声,他周身毛孔渗出漆黑如墨的溟煞。这些煞气没有攻向金乌,反而在足下凝成《禹贡》记载的“九河归海图”。
赤霄魔尊瞳孔骤缩。
九条玄冥水脉在地表勾连成阵的瞬间,青铜巨门突然发出刺耳摩擦声。门扉开启的缝隙中,竟涌出赤红如血的弱水——这是《淮南子》所述“蚀神弱水”!
金乌虚影发出凄厉哀鸣。
蚀神弱水与太阳精火相撞的刹那,整个空间陷入诡异的寂静。下一瞬,狂暴的灵力乱流将赤霄魔尊卷入青铜门缝,他最后发出的惨叫裹挟着《易经》残句,被门内涌出的混沌彻底吞噬。
林霄单膝跪地喘息。
玄龟虚影已布满裂纹,第十一境溟煞在经脉中翻腾如沸。他勉强抬头望向正在闭合的青铜巨门,瞳孔突然收缩——门缝中竟飘出半片焦黑的《禹贡》残页!
残页触及掌心的刹那,地脉深处传来九声钟鸣。
林霄神识海中浮现奇景:十一道青铜巨柱矗立在星空中,最末那根巨柱表面,隐约浮现有别于《河图》《洛书》的陌生篆文。当他试图看清时,神识突然被某种力量弹回。
“第十二境...”他抹去嘴角血渍,望向东方渐白的天空。掌心《禹贡》残页泛起微光,指引向某处《水经注》记载的绝地。
古战场的晨风卷起焦土,第十一境溟煞在朝阳下泛着靛青光泽。林霄踏着仍在冒烟的岩浆走向东方,身后青铜巨鼎轰然倒塌,鼎腹《河图》残文没入地脉,化作新的修炼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