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插节钓竿,被压弯了,好似天上挂着的半轮月。
鱼线紧绷,冰窟窿眼水面上泛起无数浪花,
水下面,似乎埋伏着一头巨物!
看到这轮半月,胡学岩傻眼了。
就冲这鱼竿压弯力度……
少说也是一条十斤重的大鱼啊!
“这……”
胡学岩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二斤大鲤鱼,又看了一眼李浪那鱼竿,
原本钓到鱼后的兴奋,和周围渔民的吹嘘拍马,一下子索然无味了。
钓的鱼没人大,也就算了。
关键钓鱼的人,比他年纪还小,
20岁不到,钓那么大的鱼!
另一边,张卫国十分亢奋,
这小浪哥也太神了,冰窟窿眼儿一钻好,鱼钩刚下去,这还没过多久呢,就眨个眼睛工夫,就有鱼上钩了!
“小浪哥,你拉啊,再不拉鱼就要跑了!”六子连忙催促道。
李浪没好气道:
“急什么?钓鱼有窍门的,你得溜一下鱼,不然鱼师傅切你线,。”
吸收了系统的奖励,李浪现在是宗师级别的钓鱼专家,
张卫国这样的钓鱼新兵蛋子,啥也不懂,就是一个莽夫,只知道提竿子。
“你别哇哇叫,把鱼吓跑了,老子揍死你!”李浪瞪了张卫国一眼。
张卫国这一起哄,大惊小怪的样子,已经在这龙门河上惹人注目了,周围不少人都朝他这边看来。
李浪清楚,就鱼竿上传来的力道,这鱼不小,少说也有个十来斤。
十来斤的大鱼,在这龙门河,那是打着灯笼都不一定能钓到。
技术好的老渔民,用钓竿子挂个蚯蚓,钓个四五斤的鲤鱼,撑死了。
和开春捕鱼不同,冰钓全看技术,能不能钓到,就看你钓鱼技术牛不牛,选钓点眼光毒不毒。
当然,鱼饵也是关键,蚯蚓虽说是钓鱼效果不错,但跟李浪这特殊鱼饵比,那就差远了。
李浪在张卫国打好这冰眼后,就往里面用鱼饵打了窝。
系统奖励的鱼饵不愧是顶级,窝一打好,挂着鱼饵的鱼钩一下水,就立马有鱼咬钩。
“这小子是个行家啊!”
看到李浪不急的拉鱼,而是放低鱼竿,溜一会鱼,胡学岩在一旁连连吃惊。
钓鱼,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钓小鱼,比如白条马口这些几两的小鱼,那拿着杆子随便拉,
鱼一咬钩,你就提竿子,保证跑不了。
但是超过五斤的大板鲫,十斤的大鲤鱼,那可不是猴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鱼线本来就绷着紧,大鲤鱼咬钩,你这鱼竿子用力一拉,那鱼儿肯定玩命儿挣扎!
别看龙门河这鱼儿才几斤,但在水下猛得很,再加上水又有阻力,
想把大鱼拉上去,得像遛狗一样,溜一溜鱼,把鱼的力气给溜没了,就很容易拉上来了。
从李浪溜鱼这个动作来看,胡学岩就认定他是个钓鱼行家!
20岁,又是狩猎大队长,又会钓鱼,这打猎和渔猎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这小子挺厉害啊!
胡老爷子看着李浪,很是感兴趣。
“胡大爷,你这鱼,赶紧取下来啊,”
“急什么,”胡学岩白了一眼。
“钓的都是小鱼,哪有看人家钓大鱼有意思?”胡老爷子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这几个月以来,他一在这龙门河这边冰钓,运气都不咋的,除了白条马口小鲫鱼,就今天这尾鲤鱼最大。
三斤重!
三斤重的鲤鱼,说出去都要丢死人,胡老爷子甚至都不好意思拎着这鱼回村子,太丢人了。
当然,要是能钓个大鱼,不用十来斤,七八斤,那拎回家就有面子了。
可七八斤重的大鱼,哪有这么好钓?
因此,想钓大鱼的胡老爷子,一看到李浪钓到了十斤重的大鱼,那叫一个羡慕啊!
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这小子可以啊,走了狗屎运,钓到大鱼了!”
“这不双水村那个李浪吗?就火龙狩猎队大队长。”
“俺个天,这鱼不小啊,李浪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声一点,胡大爷最讨厌别人钓的鱼比他大,万一被胡大爷听见了……”那人正要继续说,看到胡学岩瞪了他一眼,吓着身子一个激灵,立马闭嘴了。
“……”
另一边,孙向日几个双水村知青,也在围着一个冰窟窿眼钓鱼。
他们吃够了知青办的野菜和玉米糊糊,今天跟着孙向日,来龙门河钓鱼,准备改善一下伙食。
这几个知青,都来自大城市,比如孙向日,就来自北京,那个为孙向日出头的狗腿子,叫谭正国,来自石家庄,就常山赵子龙那个石家庄。
这几个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个鱼竿,还有鱼钩子鱼线,来到龙门河,跟周围渔民学学,照虎画猫,钻了个冰窟窿眼儿,开始钓鱼。
结果冻了一个大早上,连条小杂鱼都没钓到。
这会儿,见到李浪中鱼了,那是又气又嫉妒。
“孙少,你快看,那小子钓到大鱼了!”
“妈的,这小子走了狗屎运,俺们在这蹲半天了,一点动静都没,这小子刚来咋就钓到了?”
“少说有十斤,这要是熬上一锅鱼汤,那滋味……”
“……”
一行知青,贪婪地盯着李浪那鱼竿,眼巴巴望着,羡慕又嫉妒。
“哼!不就一条鱼嘛,有啥大不了,我也能钓!”孙向日被李浪打了两耳光,在知青同学这里丢了面子,早就憋了一肚子气。
被同学看到倒是没啥,这要是回去被吕安娜看到了咋整?
被吕安娜看到他这个又肿又红,脸上还有血印子,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钓吧钓吧,等你回去了,套麻袋给你抢了!”孙向日阴沉着脸,眼神凶狠。
这头,那头大鲤鱼总算被溜累了,在水下没了力气,任李浪宰割。
“上货。”
李浪手稍稍用力,一提鱼竿,
只听见水面哗啦一声。
一尾金色大鲤鱼被他提了上来。
“哇!小浪哥你看,金色光芒!”
那条鲤鱼,尾巴有一条金线,熠熠生辉,在日光照耀下,犹如染上了一层金色光辉。
“十斤左右,还凑合。”李浪把鱼从鱼钩解下,用手提了提,掂量了一下,按照他经常提兔子飞龙的经验,刚好有十斤左右。
“他,他刚才说什么?”
李浪声音不大,但在空旷平静的龙门河上,犹如被安上了喇叭,放大了好几倍,
包括胡学岩孙向日在内,几十个来冰钓的人,都听见了。
“妈的这小子,俺想给他一刀!”
“人比人气死人!”
“你管十斤大鲤鱼叫‘还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