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书房内只余一盏孤灯,豆大的烛火不安地跳跃着,将我的影子投在身后的墙壁与书卷之上,时而拉长,时而缩短,如同我此刻纷乱不定、难以捉摸的心绪。
我停下脚步,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黑暗。方才的踱步并未带来丝毫清晰,反而让脑中的思绪愈发纠结,如同缠绕的乱麻,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线头。
禀报玄德公? 忠诚与道义似乎指向这条路。可那份可能被“仁义”束缚而错失良机的担忧,以及玄镜台暴露的风险,像冰冷的锁链,缠绕在心头。玄德公的信任固然可贵,但若因此将自己和整个玄镜台置于不可预测的险境,甚至可能因为他的犹豫而让这份情报最终化为乌有,这真的是“忠”吗?
献于曹操? 巨大的诱惑在眼前闪耀。改变官渡战局,甚至可能改变天下走向,从此获得那位当世枭雄的青睐,平步青云,实现抱负……这似乎是一条捷径。然而,曹孟德的多疑、玄镜台的未来、甚至我自己可能沦为鹰犬走狗的命运,又如同悬崖边的寒风,让我不寒而栗。与虎谋皮,焉知不会反噬自身?我陆昭,难道只是为了依附强者而生?
隐匿不发,奇货可居? 这似乎是最为“聪明”、最能体现权谋之术的选择。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待价而沽,在最合适的时机抛出,换取最大的利益。可时机何时到来?变数又将如何发生?战场瞬息万变,人心叵测难料,一个迟疑,便可能满盘皆输。更何况,这秘密如同怀揣着一块烧红的烙铁,日夜灼烧着内心,承担着泄密的巨大风险。这种等待,本身就是一场煎熬。
三个选择,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通向三个截然不同的未来。每一种可能,都伴随着巨大的利益,也潜藏着致命的危险。
烛火又是一跳,光影变幻,映照在我紧锁的眉头和闪烁不定的眼神上。
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离开洛阳时的情景。那时的我,怀揣着对乱世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立下誓言,定要在这崩坏的世道中,寻找到一条能够安身立命、施展所学的道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为了心中那份尚未磨灭的理想。
我又想起了徐州屯田的艰辛。烈日下,与农夫一同挥汗如雨;寒夜里,为了计算粮草而彻夜不眠。那一片片茁壮成长的禾苗,是希望,也是我们在这乱世中扎下根基的证明。这一切,都离不开玄德公的信任与支持。
还有玄镜台的兄弟们。他们信任我,追随我,将身家性命托付于我。他们潜伏于黑暗之中,搜集着点滴情报,每一次传递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手中的这份密信,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风险。我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安危与未来。
我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辅佐一位仁主,匡扶汉室?还是在这乱世中,为自己,为玄镜台,甚至为徐州,谋求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亦或是……有着更为深远,连我自己都尚未完全看清的图谋?
无论目标为何,眼前的抉择,都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步踏错,或许便是万劫不复。
绢帛就静静地躺在书案上,在昏黄的烛光下泛着微光。它不再仅仅是一份情报,更像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未知的灾厄。
我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这重逾千斤的抉择,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烛火摇曳,心乱如麻。今夜,注定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