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过完新年后。
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五月的高二教室里,两台风扇尽管一刻不停的吹着。
依然无法阻挡这暑热,教室里好像蒸笼一样,让人心烦气躁。
下课后,班主任拿着手帕擦了擦汗。
拿着几张报纸,把她的得意门生叫到讲台上,递给她几张报纸。
“家欢,这是上海的几个好学校的资料。”
“你拿回家先看看,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要报那个大学,学那个专业,等有决定了再告诉我。”
何家欢双手接过报纸:“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好好看的。(这个时候的是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
吴老师见此,放心带着教案书本,脚步匆匆的离开了。
她下节课还要给高一的学生上课,可不能耽误了。
晚上何家客厅,一家子的人,比过年的时候来的还齐。
大姐何家丽、大姐夫张建国、二姐何家文、二姐夫陈卫国都让何常胜给叫了回来。
他觉得自己和妻子刘美心,文化水平都不高。
害怕他们见识不够,选错了,把四女儿的前途,给耽误了。
所以想着让大家来,都给提提意见。
一家人把这几张招生的报纸,仔细看了一遍。
何常胜、刘美心是觉得那个大学都好,那个都想选。
何家丽则拿着复旦招生报纸,指着介绍新闻系那一栏。
“复旦偏文,我觉得更适合女孩子一点。”
“尤其其中的新闻学,更是王牌专业。
“家欢外在条件好,声音清亮,以后要是学了这个,毕业以后说不定还能当个主持人。”
何家文有不一样的意见:“交大的经济管理也不错,家欢英语也好,这一行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同济……”
家里人热烈讨论着那个学校好,那个专业有前景。
而何家艺捧着脸,盯着招生报纸上,拍的大学的照片,向往的看了好一会。
感叹道:“同济大学这照片拍的真是太漂亮了。”
“实在太有艺术感了,要是我也能上大学就好了。”
刘美心翻了个白眼,轻轻拍了她肩膀一下。
“那你当初还不好好学习。”
何家艺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随即又变的理直气壮起来。
她猛地站起来,大声道:“你们听我说,我刚刚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家闻言,都抬头看向何家艺,想知道她发现了什么。
何家艺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觉得爸妈当初生孩子,应该是全把读书的天分,都遗传给了家欢。”
“你们看看我和大姐,老五老六那成绩。”
“基本是常年垫底,根本没有读书的天分。”
“二姐比我们几个稍微好一点,可也好的有限。”
“可是你们再看看老四,现在已经愁的不是考不考的上大学。”
“而是纠结上那个重点大学,这差距也太大了。
“要我说,爸妈你们真是太偏心了,把好的都遗传给了家欢。”
何常胜闻言板起脸,看向三女儿。
“你自己不好好读书,竟然怪到我和你妈头上了。”
“早知道你这样有上进心,我当初在你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时候。”
“就应该好好关爱关爱你,省的你现在说我们偏心。”
这话一出,何家艺立刻像蔫了的小白菜,安安分分的坐下来,不敢在扎刺。
大家见她这样,都觉得好笑。
老三何家艺一直喜欢和老四比,可总是比不过。
没办法只能抱怨父母偏心。
这时,刚刚一直没说话的何家欢,放下手中同济大学招生的报纸。
冷不丁开口:“我要报同济大学建筑系!!!”
此话一出,屋里面瞬间安静下来,这专业对女孩来说真的很辛苦。
刚刚大家再选的时候,都默契避开了这个系。
何家文和何家丽对视一眼,都有些为难。
最终还是何家丽开口劝道:“家欢,你可要想清楚,女孩子,学建筑可是很辛苦的。”
何家欢面色平静的看向大姐何家丽:“大姐,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可是学建筑,是我这是这辈子的梦想。”
“高一暑假的时候,我出去玩,站在咱们淮南的寿山古城的城墙上。”
“那一刻突然迸发一个强烈的念头。”
“我以后也要参与,咱们国家地标建筑的设计。”
“就像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一样,只要去美国旅游的人,都会去这个地方打卡拍照。”
何家欢这样目标清晰,满怀憧憬的的模样。
让何家人皆有些震撼,老四何家欢在何家人眼里。
尽管从小很优秀,可是她总给人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颇有些得过且过的意思。
本来大家以为这次选专业,是家里人帮她选。
没想到这次她主意这样正。
不过想想学建筑,除了人辛苦一点。
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也就没有人再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