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了哭笑不得,手对着朱雄英指指点点:“你这是糊弄鬼呢……爷爷我还不知道你?”
朱雄英微微一笑,眼神有一些闪烁,坦白道:“孙儿确实有那么一丢丢因为自己的原因,但是,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那些官员。”
朱雄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爷爷,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家里住的远的官员,他要上早朝,他们需要什么时辰起来?因为起得早,所有官员包括我,可能都没吃过饭。您再想想冬天是一副什么场景。这样,长期以往,官员的身体受得了吗?”
“爷爷,咱们治理天下还是要靠这些官员,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官员都不够体贴,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那又如何指望这些官员去造福民众?又如何指望这些官员对老百姓好呢?”
听了朱雄英的话,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以往,朱元璋不论干什么都是以强势的手段去镇压,很少去为官员着想,更多的是为百姓着想,但是,俸禄低的官员自己吃穿用度都是个问题,如何又能指望他们让百姓吃饱穿暖。
朱元璋微微皱眉,沉思道:“朕也知晓官员们路途奔波不易,但这早朝时间,乃是祖宗成法,轻易改不得。”
朱雄英凑到朱元璋身边,拉着他的胳膊撒娇道:“爷爷,你哪来的祖宗成法,你可是开国皇帝,你说的话就是祖宗成法,您看,现在不少官员因为起得太早,赶到朝堂时已然疲惫不堪,哪还有精力好好商议国事?把早朝时间推迟到巳时,官员们能多睡会儿,精神饱满,才能更好地为朝廷出谋划策呀。”
朱元璋捋了捋胡须,故意问道:“那你说说,这供应早餐又是为何?难不成是怕官员们饿着肚子上朝,没力气说话?”
朱雄英咯咯笑了起来,说道:“爷爷,您这话说得太对啦!您想啊,官员们大老远赶来,又没来得及吃早饭,肚子饿咕咕叫,怎么能专心议事呢?在奉天殿边上供应早餐,既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又能体现朝廷对他们的关怀,他们心里暖乎乎的,自然会更加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吃饱饭才能有力气干活嘛。”
朱元璋心中觉得这想法确实有些道理,但还是想再考考朱雄英,便板着脸说:“你这小子,想得倒美。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推迟早朝时间,官员们都睡懒觉去了,朝廷的政务怎么办?这供应早餐,又得花多少银子?”
朱雄英胸有成竹地说:“爷爷,这您就不用担心啦。推迟早朝时间,并不影响政务的处理。咱们可以让官员们在前一天晚上就把要紧的事务整理好,第二天早上带着方案来上朝。这样,在巳时早朝的时候,就能直接商议决策,效率说不定还能提高呢。至于供应早餐的银子,孙儿也算了算,其实花不了多少。每天供应一些简单的米粥、馒头、小菜,花费不了多少库银,却能让官员们感受到朝廷的恩宠,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朱元璋听了,心中暗自赞叹,咱孙子考虑事情还真是周到。
但他还是故意刁难说:“那要是有官员借着供应早餐的机会,在朝堂上大吃大喝,不成体统,你又该如何处置?”
朱雄英眼睛一转,说道:“爷爷,这简单。咱们可以定下规矩,早餐供应时间限定在早朝开始前半个时辰,官员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吃完。而且,吃东西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要是有官员违反规矩,就罚他一个月俸禄,看谁还敢乱来。”
朱元璋心想:咱大孙胸中有成竹,每走出一步棋都是有深意的,咱再观察观察或许可以退休当太上皇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既如此,这早朝的事情也依你。乖孙儿,其实你不做任何解释,没有任何方案,爷爷也依你,因为你是咱的大孙,你是储君,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爷爷也不会反对你。当然……如果实在离谱,爷爷还是可能反驳你。”
朱雄英兴奋地跳了起来,说道:“爷爷最好了。”
中午……
朱元璋留朱雄英在御书房一同用膳。
膳毕,爷孙俩正悠然品着茶,回味着方才菜肴的滋味。朱元璋轻抿一口茶,抬眸看向朱雄英,眼中满是期许与慈爱。
未几,便有太监来报,铁铉、夏元吉、方孝孺、杨荣四位大人已在宫外候着。
朱元璋微微颔首,示意朱雄英去处理。
朱雄英整了整衣冠,大步迈向宫外。待将四人引入御书房旁侧的宫殿后,朱雄英神色一凛,目光如炬般在四人身上扫过,声音清朗却不失威严:“诸位大人,今日起,你们便为我大明内阁大学士,身负重任。这内阁,可不是个轻松的差事。”
铁铉率先抱拳行礼,恭敬道:“殿下放心,我等必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与殿下厚望。”
其余三人亦纷纷附和。
朱雄英微微点头,嘴角上扬,略带调侃地说道:“你们几个可听好了,往后这内阁,便是要为我皇爷爷分担诸多政务。以往诸多奏章,皆由爷爷一人审阅,爷爷每日操劳,连个清闲的晌午都难有。如今有了内阁,你们便要替爷爷分忧。”
说罢,朱雄英踱步至案前,拿起一份奏章,扬了扬道:“就如这奏章,每日会先呈至内阁。你们要先行阅览,将其中要点提炼出来,再附上你们的见解。若是寻常事务,你们便依着规矩拟出处理意见,呈给陛下定夺。若是事关重大,便需详细陈明利弊,不可有丝毫马虎。”
方孝孺拱手问道:“殿下,不知这内阁所议之事,可有范围限制?”
朱雄英挑了挑眉,笑道:“方大人这问题问得好。这内阁要管之事,可多了去了。朝堂上下,无论是官员任免、钱粮调配,还是刑狱案件、民生琐事,但凡关乎国家社稷,内阁皆要参与。”
此时,夏元吉上前一步,神色凝重道:“殿下,我等明白内阁责任重大。只是这政务繁杂,我等恐有疏漏,还望殿下能时常指点。”
朱雄英拍了拍夏元吉的肩膀,宽慰道:“夏大人不必忧心。你们皆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你们要相信自己。不过有什么不懂之处,尽管开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