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速传蒋瓛入宫,本王有要事相商。”朱雄英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不多时,蒋瓛匆匆踏入文华殿。见到朱雄英,立刻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高声说道:“卑职蒋瓛拜见皇太孙殿下,愿殿下万安。”
朱雄英微微点头,开门见山地问道:“蒋瓛,之前交代你彻查那三大家族谋反之事,进展如何?之前一直寻不到证据,本王说过,没有证据也能造出证据,如今到底怎样了?”
蒋瓛抬起头,回道:“殿下,卑职惭愧,那三大家族行事极为隐秘,之前一直难以抓到确凿把柄。但经殿下提点,卑职豁然开朗。如今,已安排妥当。”
朱雄英微微皱眉,沉声道:“此事干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抄家之时,务必做得滴水不漏。同时,将他们的家产详细登记,不得有任何遗漏,更不许任何人趁机中饱私囊。孤还等着用你抄来的钱给将士们发军饷呢……”
蒋瓛连忙应道:“卑职明白,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所托。证据、抄家,卑职已挑选了最得力的人手,定会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朱雄英又想起出征之事,接着说道:“另外,本王不日即将出征,军中情报传递至关重要。你给本王挑选一名精明强干的千总,要对军情传递流程了如指掌,且绝对忠诚可靠,带到本王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蒋瓛思索片刻,说道:“殿下,卑职麾下有一位千总,名叫赵勇,此人跟随卑职多年,极为机敏。”
朱雄英点头表示满意:“好,就他了。你尽快安排他来东宫与本王见面,让他熟悉军中事务,做好出征准备。”
蒋瓛抱拳领命:“卑职即刻去办。”
朱雄英挥了挥手,说道:“去吧,三大家族抄家之事,务必雷厉风行,尽快落实,在孤出征之前解决此事。而后,将精力尽快用在为北方战事提供情报上。”
蒋瓛再次行礼,随后转身退出文华殿。
蒋瓛退下后,朱雄英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作放松。
这几日为筹备出征事宜,他殚精竭虑,此刻只觉浑身疲惫不堪。
“今日暂且到此吧。”朱雄英轻声自语,慢悠悠地回东宫。
回到寝室,朱雄英一头栽倒在床上,不多时,便传来均匀的呼吸声,进入了梦乡,暂且在这难得的休憩时光里“摸鱼”放松一番。
画面来到应天府,燕王书房内,朱棣身着便服,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朱雄英下达的指令文书,反复研读,眼神中满是疑惑。
此时,长子朱高炽匆匆走进书房,此时的朱高炽,经过了锻炼,好像不似之前那么肥胖,见父亲这般严肃模样,关切问道:“父亲,出了何事?瞧您神色如此凝重。”
朱棣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几分深沉,沉声道:“高炽啊,皇太孙殿下决意亲自出征抗击鞑靼,刚召见了我,命我返回北平封地后,即刻整合本部兵马及北平都司兵马,共计五万之众,秘密进驻离永宁城。但关于具体打法,殿下并未详述,只指明了进军方向。”说着,朱棣将手中的文书递给朱高炽。
朱高炽双手接过,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看完后,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几日在应天府,我留意到各方人员频繁调动,诸多迹象表明,皇太孙殿下此次布局必定极为宏大。只是仅凭这进军方向,着实难以窥得他布局的全貌,其中定有深意。”
朱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许:“那依你之见,为父该如何应对?”
朱高炽目光坚定,语气诚恳:“父亲,儿子和殿下接触的比较多,殿下虽然年轻,但其谋略和布局之深远实在是无人能敌。就算是太祖皇帝也比不上太孙殿下,见识远超常人。且,殿下的心思实在是天马行空,看着似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只要殿下做了,必然有其中的联系,所以,孩儿以为,父亲只管依照殿下指令,稳步推进。此番出征,或许对父亲而言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等战事结束您或许能从殿下整体的指挥布局中学到诸多用兵之道。即便眼下不知具体打法,可殿下既然指明方向,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且布局深远。”
朱棣听后,陷入沉思。许久,他长叹一声,感慨道:“所言极是。太孙殿下确实厉害的紧,那父亲这次就当个学生,学习一下太孙的打法。”
朱高炽上前一步,说道:“理应如此……”
此时,校场上,蓝玉身着厚重的铠甲,正来回巡视着麾下的将士们。
从士兵们的兵器配备,到营帐的搭建,皆一一仔细检查。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蓝玉突然一声暴喝,“此番出征,咱们是去给鞑靼那帮孙子点颜色瞧瞧,谁要是敢掉链子,老子绝不轻饶!”
士兵们听闻,皆是精神一振,手中的动作愈发利落起来。蓝玉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兵们,心中颇为满意。
与此同时,平安也在自己的营地中忙碌着。与麾下将领们围坐在一起,反复商讨着行军路线与作战策略。“此次走海路前往山海关上岸,咱们要防备海上的风浪。”
将领们纷纷各抒己见,一时间,营帐内讨论声此起彼伏。
平安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偶尔也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李景隆这边,正忙着对士兵进行最后的训练。“记住,战场上讲究的是协同作战,令行禁止。”
应天府似乎开始忙碌起来了,而此时,朱雄英还在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