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部署鞑靼与瓦剌投降事宜??朱雄英一行人在暮色中疾驰,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昏黄的余晖里弥漫。
当土木堡的轮廓映入眼帘时,朱雄英心中紧绷的弦却丝毫未松。
他深知,与鞑靼、瓦剌签订的条约虽已落定,但在对方彻底交出兵器投降前,一切都仍存在变数。
一踏入土木堡的营地,朱雄英顾不上一路奔波的疲惫,立刻召集了麾下的将领们。
营地的大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神色严肃,整齐列队。
朱雄英目光如炬,逐一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孤今日与鞑靼、瓦剌签订了条约,条约的内容是:鞑靼与瓦剌投降、割地赔偿给大明。”
诸位将士听闻纷纷议论起来,脸上溢出的笑容完全止不住。
朱雄英见诸位将士都很高兴,担心他们过于松懈,于是说道:“先别高兴的太早,虽然已经签订了条约,看似大局已定,但是,他们目前还未交出兵器投降,只要他们还有反抗的能力,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朱雄英顿了顿,继续说道:“从现在起,所有人都要加强戒备。谨慎程度还要更似从前,巡逻的队伍增加,斥候扩大范围,密切关注鞑靼与瓦剌营地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来报,不得有误!”
“是,殿下!”将领们齐声回应。
朱雄英见诸位将士都听进去了,微微点头,于是,接着把目光转向徐允恭,说道:“允恭,明日便由你负责接受鞑靼与瓦剌的投降。务必谨慎行事,还要注意安全,毕竟,没交武器的鞑靼与瓦剌还是我们的敌人。”
徐允恭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说道:“殿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朱雄英看着徐允恭,说道:“明日,你就带着神机营前往受降地点吧,神机营威慑力比较强,具体怎么做应该不需要孤来说吧。”
“不需要!”徐允恭大声回应。
朱雄英又叮嘱道:“若鞑靼与瓦剌有人心怀不轨,妄图反抗,不必留情,果断镇压。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杀戮”
“是,殿下!”徐允恭再次领命。
安排完徐允恭的任务,朱雄英转头看向李景隆,神色依旧凝重,沉声道:“九江啊,你即刻安排传令兵,通知所有外围大军,务必时刻保持警戒,不得有半点松懈。”
李景隆立刻抱拳行礼,应道:“殿下放心,末将马上安排。”
“还有,”朱雄英补充道,“传书给凉国公蓝玉,让他时刻关注鞑靼与瓦剌的动向。再追加一句,如果再出现跑了鞑靼与瓦剌,孤撸了他凉国公的位置。”李景隆点头称是,随后大步走出营帐。
安排妥当后,朱雄英让所有将领们各自回营,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
将领们鱼贯而出,大帐内只剩下朱雄英一人。
他缓缓走到营帐的案几前,看着上面摊开的地图,手指沿着边境线轻轻划过。从此以后,大明的边境先往前推进了几百公里。这是属于他朱雄英的功绩。
消息很快在将领们之间传开,众人得知鞑靼与瓦剌已签订投降条约,皆难掩心中喜悦。
营帐外,几位百夫长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这太孙殿下真是厉害,竟能让鞑靼与瓦剌乖乖签订条约,往后边境可算能安宁些了。”一位年轻的百夫长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
“就是就是,据说这一战消灭了鞑靼与瓦剌好几万兵马,投降的也有好几万呢。太孙殿下真是厉害啊。”
一位年长的将领捋着胡须,点头道:“是啊,咱跟着殿下,这仗打得漂亮啊。此前太孙殿下撤退,我们还有诸多疑惑,现在嘛……相信太孙殿下就是了,如果我们能看懂太孙殿下的操作,岂不是鞑靼与瓦剌也能看懂太孙的操作,那还怎么瞒过他们。”
而蓝玉收到朱雄英的传书,在自己的营帐内,他先是眉头紧皱,仔细研读着信件内容。
当看到鞑靼与瓦剌投降的消息时,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紧接着,看到朱雄英那句 “若再次出现问题,定要撸了你的凉国公”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微微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哎……这回,我差点大意失荆州了,还差点连累太孙殿下的安危。还好殿下福大命大,要不然,我就要成为淮西的罪人了。”
随后,他将传书小心收起,大步走出营帐,开始部署对鞑靼与瓦剌动向的监视。
与此同时,脱古思帖木儿和猛哥帖木儿回到了各自的营地。
营地里,士兵们神色忐忑,目光纷纷投向归来的首领。
脱古思帖木儿深吸一口气,站在高处,声音略带沙哑却努力洪亮地喊道:“族人们!我们与大明的战争已经结束,刚刚签订了条约。为了我们族人的生存,为了草原的未来,不得不做出向明军投降的决定。从现在起,我们要放下武器,遵从大明的安排。然后,在大明境内待上几个月,我先回草原,几个月后带你们回草原。你们在大明境内要好好的,不要和明军起冲突。我希望几个月后,回草原的还是这些人。”
话语落下,营地里一片哗然,士兵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不甘,但在大汗的威严下,也只能默默接受。?部分懂得内情的勇士也纷纷松了一口气。
猛哥帖木儿在自己的营地也进行着同样的宣告,他看着族人们悲愤的面容,心中满是无奈,说道:“我们虽败,但只要能保存族人,就还有希望。”
翌日……
天色微亮,徐允恭便带领着五千精锐士兵来到了受降地点。这里空旷平坦,四周已被明军严密布防。
不久,鞑靼与瓦剌的队伍缓缓牵马走来,士兵们步伐沉重,神情落寞。
在徐允恭的指挥下,鞑靼与瓦剌的士兵们开始有序地放下武器,将刀、箭、长矛等兵器堆积在一起。
然后把马匹牵到指定位置。
明军士兵们则仔细检查,防止有人私藏。整个受降过程,虽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但在双方的克制下,顺利进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