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是一块被精心剪裁的巨大黑色幕布,严丝合缝地将哈密城裹藏其中。城中的灯火在静谧的夜里摇曳不定,恰似风中残烛,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瑟瑟发抖,仿佛也预感到了即将来临的血雨腥风,惶惶不安。城外,刘真、宋晟二位将领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明军,在徐允恭的悉心协助下,正小心翼翼地朝着这座被夜色笼罩的城池悄然逼近。
徐允恭骑着一匹矫健的乌骓马,这匹马浑身漆黑如墨,唯有四蹄洁白如雪,奔跑起来仿若踏云而行。徐允恭身姿笔挺,宛如苍松劲柏,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他身着一袭特制的黑色夜行衣,这夜行衣采用了上乘的布料,轻便且坚韧,完美地与夜色相融。腰间那柄修长的长剑,剑鞘上镶嵌着几颗幽邃的宝石,在月光轻柔的抚摸下,闪烁着森冷彻骨的寒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它即将饮血杀敌的渴望。
此次行军,徐允恭凭借着远超常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地形抽丝剥茧般的精细研判,为军队觅得了一条极为隐蔽的路径。他就像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在茫茫荒野中找到了通往猎物巢穴的隐秘小道。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次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关乎着大明在西域的未来布局。每一处山川走势、每一片戈壁滩涂,都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地图。在艰难的行军途中,他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亲自勘察前方路况,一次次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眼线,为大军的顺利前行保驾护航。此刻,他的内心既紧张又激动。紧张,是因为即将迎来一场残酷至极的恶战,战场上生死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激动,则是因为自己多年来研习兵法、苦练武艺,终于迎来了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为大明建立卓越功勋的机会,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荣耀时刻。
“徐兄弟,多亏你找到了这条路线,咱们才能如此顺利地靠近哈密城。”刘真压低嗓音,凑近徐允恭说道。在这寂静得近乎窒息的夜里,哪怕是极轻微的说话声,都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一圈圈格外刺耳的涟漪。刘真眼中满是赞赏,他深知徐允恭为此次行军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卓越才能。
徐允恭微微点头,谦逊回应:“刘将军过奖了,这都是众将士齐心协力的成果。能为此次出征贡献微薄之力,是允恭的荣幸。”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话语中虽透着谦逊,却难掩内心对这场战斗的期待和决心。
当明军抵达哈密城下时,城内一片死寂,仿若一座被岁月遗忘的空城。刘真仰头望向那高耸入云的城墙,心中暗自思忖,这城墙高大且坚固,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它抵御外敌的历史。若强行攻城,明军必然会遭受惨重伤亡,无数鲜活的生命将消逝在这片土地上。他转过头,目光扫过身旁的将领和士兵,低声却有力地对众人说道:“今晚就是我们的机会,一举拿下哈密城!”他的声音低沉却饱含力量,如洪钟般在夜空中回响,那声音里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魔力,瞬间激发着每一位将士的昂扬斗志,让他们原本疲惫的身躯重新充满了力量。
徐允恭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刘将军,末将愿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率先攻城,为大军打开缺口。”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那目光犹如寒夜中的星辰,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众人昭告,他定能圆满完成这个艰巨无比的任务。此刻,他脑海中浮现出出发前朱雄英对他的殷切期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这份使命感让他无所畏惧。
刘真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却满怀勇气的将领,心中涌起一股由衷的赞赏之意。他重重地点点头,说道:“好,一切小心,我们随后就到。记住,一定要速战速决!”刘真拍了拍徐允恭的肩膀,那有力的一拍,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嘱托。
徐允恭抱拳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尽显武将风范。他转身面向身后的精锐部队,这些士兵都是从大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身强体壮、武艺高强,眼神中透着与徐允恭一样的坚定和无畏。徐允恭低声下令:“兄弟们,跟我上!”话音刚落,他便如同一道黑色闪电,迅猛冲向城墙。士兵们紧紧跟随其后,他们的脚步轻盈而迅速,在夜色中几乎未发出任何声响,仿佛一群训练有素的暗夜幽灵。
到达城墙下后,士兵们迅速架起云梯。这些云梯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坚固耐用,每一级踏板都承载着士兵们的希望。徐允恭第一个抓住云梯,开始攀爬。他的动作矫健敏捷,犹如一只灵动的猿猴,在云梯上快速向上移动。然而,就在他快要接近城墙顶端时,城墙上的守军发现了他们。刹那间,警钟大作,尖锐刺耳的声音划破寂静夜空,仿佛是恶魔的咆哮,宣告着战斗的正式开始。
“有敌人攻城!快,放箭!”城墙上的守将大声呼喊。顷刻间,密密麻麻的箭矢如雨点般向明军射来。这些箭矢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带着死亡的气息,朝着明军士兵飞速袭来。
徐允恭心中一紧,他迅速抽出腰间长剑,手腕快速翻转,只见剑花闪烁,密不透风地抵挡着箭矢。他的剑法精妙绝伦,每一次挥剑都恰到好处,将射向自己和身旁士兵的箭矢纷纷挡落。同时,他大声喊道:“兄弟们,别退缩,我们马上就能登上城墙了!”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激烈的战斗声中依然清晰可闻,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每一位士兵的心中。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毫无惧色,咬紧牙关,继续奋力攀爬。
终于,徐允恭率先登上城墙。他刚一站稳脚跟,一名敌兵便挥舞着长刀向他砍来。这敌兵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眼神中透着凶狠。徐允恭不慌不忙,侧身一闪,轻松避开这凌厉一击,他的动作轻盈而流畅,仿佛早已预知敌兵的攻击。随后手中长剑如灵蛇出洞,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直刺敌兵咽喉。敌兵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如此轻易地就被眼前这位年轻将领击败。他缓缓倒下,鲜血在城墙上蔓延开来,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此时,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登上城墙,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月光下,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的呐喊声、兵器碰撞的铿锵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乐章。徐允恭手持长剑,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剑法凌厉且精妙,每一次出剑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他的身形在敌群中穿梭自如,犹如一阵黑色的旋风,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一名敌将见状,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他拍马提枪向徐允恭冲来。这敌将身材魁梧,宛如一座小山,满脸横肉随着他的动作抖动,手中长枪使得虎虎生风,枪尖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他大喝一声,一枪刺向徐允恭胸口,这一枪力量十足,速度极快,若是被刺中,必然会当场毙命。徐允恭眼神一凛,身形如鬼魅般飘动,轻巧避开这致命一击,同时长剑顺势削向敌将手腕。敌将大惊失色,连忙抽回长枪,心中暗自惊叹眼前这位年轻将领的身手。他从未见过如此敏捷和厉害的对手,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恐惧。
“你是何人?竟如此厉害!”敌将大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既愤怒又疑惑。
徐允恭冷笑一声:“我乃大明将领徐允恭,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他攻势愈发猛烈,长剑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他的剑法变幻莫测,时而如狂风暴雨般猛烈攻击,时而如潺潺溪流般巧妙周旋。敌将渐渐招架不住,在徐允恭的凌厉攻势下,露出破绽。徐允恭瞅准时机,一剑刺向敌将咽喉,敌将应声落马。他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城墙上,扬起一片尘土,宣告着这场对决的结束。
在徐允恭的带领下,明军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上城墙。刘真、宋晟见时机成熟,立即指挥大军发起全面进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火光映红了夜空。无数火把被点燃,将整个战场照得亮如白昼。士兵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向着城内冲去。城内的守军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纷纷溃败。
兀纳失里在睡梦中被惊醒,听闻明军已攻入城内,顿时惊慌失措。他匆忙起身,来不及穿上厚重的铠甲,只胡乱披上一件长袍,头发蓬乱,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他带着家眷骑马逃离哈密城,一路上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城中官员们见大势已去,纷纷争抢马匹,四处逃窜。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恐惧,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徐允恭带领着士兵,一路追击,俘获了不少敌人。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大捷,更是政治上的重大胜利,它将向西域各国展示明朝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这一战,将让西域各国明白,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任何企图挑衅的势力都将遭到无情的打击。
随着天色渐亮,第一缕阳光洒在哈密城的城墙上,照亮了那飘扬的大明旗帜。经过一夜激战,哈密城被明军完全占领,这场夜袭取得了圆满成功。徐允恭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中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城中一片狼藉,战火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百姓们在惊恐中四处张望。他知道,这只是他在西域征程的一个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不仅要重建哈密城,还要应对周边势力的威胁,维护西域的和平与稳定。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要证明自己,也要对得起皇太孙的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