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后,朝堂上那如暴风雨般的激烈动荡才缓缓平息,勉强找回了往昔的平静。当海外贸易带来的丰厚利益与繁荣盛景清晰呈现,朱元璋龙颜大悦,当机立断,正式恢复市舶司。他独具慧眼,任命郑和为市舶司提举,委以重任。而水军元帅的任命更是出乎众人意料,信国公汤和获此殊荣,副手则由俞通渊、汤鼎、廖权、廖镛等人担任。他们率领精锐水军,日夜警惕,全力保卫市舶司船只,与猖獗的倭寇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较量,每一次交锋都关乎着大明海上贸易的兴衰。
这日,朱元璋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朝政事务,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思念。他轻轻放下手中朱笔,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声音略带疲惫却又饱含温情,吩咐身边的太监:“传太子朱标、太子妃常氏一家,以及尚未就藩的十三皇子到二十二皇子,还有朱允炆、朱尚柄等一众皇孙,让在应天府的皇子皇孙们都来坤宁宫,陪朕和皇后用膳。”
不多时,众人齐聚坤宁宫。宫殿内灯火辉煌,雕梁画栋间弥漫着温馨气息。马皇后身着华服,面带微笑,眼神中满是慈爱,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将一道道精致菜肴摆上桌。每一道菜都倾注着她对家人的关怀,希望在这顿家常饭里,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太子朱标率先上前,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请安,声音沉稳而温和:“儿臣叩见父皇、母后,愿父皇母后圣体安康。”太子妃常氏也带着孩子们,仪态端庄地跟在后面行礼,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皇子们彼此见面,纷纷拱手寒暄,气氛看似融洽。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氛围下,却隐隐涌动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在这深宫内,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可能蕴含深意,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做错事。
众人入座后,朱元璋端起酒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感慨道:“今日难得一家人齐聚,如今朝堂渐稳,海外贸易也有了起色,皆是我大明之幸,更是咱们朱家之福。来,大家一同举杯。”众人纷纷起身,举杯回应,一饮而尽,酒水入喉,仿佛将这一段时间的压力都暂时消解。
席间,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谈论着家常。这时,朱雄英眼珠子一转,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说道:“皇爷爷,皇奶奶,孙儿近日读了些书,得了个有趣的对子,想讲给您们听听,给这宴席添些乐趣。”他的声音清脆,带着少年的朝气与活力,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点头示意他继续说。朱雄英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地说道:“上联是‘三光日月星’,这下联可难对了,既不能重复上联的字,又要对仗工整,孙儿苦思冥想,终于对出‘四诗风雅颂’。”
此对一出,众人皆惊。朱元璋忍不住拍手叫好,大笑道:“好小子,果然聪慧过人!这对子对得妙,妙啊!”马皇后也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朱雄英聪明伶俐,眼中满是宠溺。
十三皇子朱桂满脸堆笑,忙不迭地说道:“皇太孙这等才思,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咱老朱家后继有人呐!”其他皇子也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恭维。在这宫中,谁都明白皇帝的喜好意味着什么,对朱雄英的夸赞,既是真心欣赏,也不乏几分讨好的意味。
朱允炆坐在一旁,看着朱雄英出尽风头,心中有些不服气。他和朱雄英虽都是太子的孩子,却因母亲身份不同,再加上吕氏一族的事,在宫中的地位略显尴尬。自从母妃吕氏被关进冷宫,他在东宫的日子愈发难过,总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他笑话。他一心苦读,以为只要读好书,父亲就会多看他一眼,能在这深宫中为自己和母亲争得一席之地。此时,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也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皇祖父,皇祖母,孙儿也有一诗,想请皇祖父和各位长辈们指点。”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紧张与不甘。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道:“允炆,你且说来听听。”朱允炆定了定神,缓缓吟道:“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抬眼看向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挑衅,接着说道:“这是前人的词,孙儿不才,想在这基础上和一首,‘今朝暖日满庭盈,唤醒少年志,正豪情。挥毫泼墨写升平,心荡荡,笔下韵长鸣。’”
众人听了,反应不一。有的微微点头,认可他的才华;有的却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十七皇子朱权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轻笑,小声嘀咕:“不过是拾人牙慧,还在这儿班门弄斧。”声音虽不大,却足够让周围人听见。朱允炆听到这嘲讽,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甲几乎陷入掌心,心中的屈辱感如潮水般涌来。
朱雄英自然不甘示弱,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说道:“允炆的诗确实不错,不过哥哥也有一首即兴之作。”他稍作思索,吟道:“旭日东升照九州,山河焕彩韵长留。雄心壮志冲霄汉,不负韶华岁月悠。”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要将自己的志向昭告天下。
朱雄英的诗气势磅礴,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朱元璋听后,眼中满是赞赏,再次鼓掌叫好:“好,好一个雄心壮志冲霄汉!雄英,你有此志向,将来定能为我大明江山出一份力。”
马皇后也笑着说:“都是我的好孙儿,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夸赞声中,这场小小的“较量”暂时落下帷幕。可朱允炆心中的恨意愈发浓烈,在这热闹的宴席背后,他的孤独与不甘被无限放大,暗暗发誓,终有一日,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命运 。
朱元璋与马皇后看着满堂子孙,相视一笑。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满是欣慰的面庞。
朱元璋感慨万千,轻声对马皇后说道:“皇后,咱们看着孩子们长大,如今他们各有所长,咱这心里,踏实啊。”马皇后微微点头,眼中泪光闪烁:“是啊,孩子们都有出息,咱们这些年的心血,也算没白费。”
在这温馨的氛围里,那些朝堂上的纷争、宫中的暗流涌动,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他们只是一对普通的长辈,满心满眼都是对子孙的关爱与期许。
朱元璋环顾四周,看着这些或嬉笑、或交谈的子孙,心中默默祈祷,愿这难得的团圆与和睦能长久延续,愿大明的江山在子孙的守护下,繁荣昌盛,万世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