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应天城的暑气在青石板上蒸腾,奉天殿内铜鹤香炉中沉水香袅袅,却压不住殿中凝滞如铅的气压。朱雄英指间捏着辽东快马送来的牛皮密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案头羊脂玉镇纸被龙袍袖摆扫得发出轻响,十二扇缂丝屏风上的山河图在烛影里晃出细碎光斑。

“啪!”密函重重拍在黄梨木案上,八百里加急的火漆印在撞击中裂成碎屑。展开的桑皮纸上,瓦剌新可汗脱欢的讨明檄文墨迹未干,“清君侧”三字朱砂圈点,女真、鞑靼各部的狼首印信沿着边缘排开,像极了群狼环伺的森冷。

“欺人太甚!”朱雄英猛然起身,九龙金冠上的十二旒玉串叮咚作响,腰间鹿卢剑穗扫过堆成小山的军报。他望向殿外廊下的日晷,晷针投影在“敬天勤民”砖雕上,恰如一把悬在心头的利刃——自去年胡惟庸案后,漠北诸部便蠢蠢欲动,如今竟扯起“清君侧”的大旗,将矛头直指皇权。

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冰凉的金砖上,蟒袍补服在地面铺成一片暗纹江海。内阁首辅徐允恭膝行半步,手中象牙笏板几乎贴地,额头青筋在汗水中凸起:“陛下!漠北苦寒,且让燕王与凉国公代您出征,龙体万金,岂可轻涉险地?”他身后,户部尚书郁新、礼部侍郎陈迪等人连连叩首,玉笏相撞声此起彼伏。

“胡党余孽藏于朝堂,外敌勾结窥伺边疆。”他忽然转身,冕旒在转身时甩出半弧银光,“昔年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哪一战不是身先士卒?如今朕若缩在深宫,让将士们在前线流血,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震慑四方蛮夷?”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丹墀下的朱棣身上。

燕王朱棣身着玄色公服,腰间玉带未佩,显是闻急诏匆忙赶来。此刻他单膝跪地,甲胄下的中衣已被汗水浸透,虎目之中泛起水光——自朱雄英登基以来,叔侄二人虽默契非常,但御驾亲征之事,终究让他心惊,少年的战役使他深知沙场凶险。

“四叔,”朱雄英声音稍缓,亲手扶起朱棣,“当年您带着燕军纵横漠北时,可曾想过退缩?如今贼寇竟敢以‘清君侧’为名犯我疆土,若不将他们的狼旗插在斡难河畔,我大明的金戈铁马何以称雄?”他忽然抽出腰间佩剑,剑光映得殿中烛火微颤,“此次朕与四叔共征漠北,定要让草原各部知道,犯我大明者,头颅必悬于应天城头!”

朱棣猛然抬头,眼中精光暴起,伏地叩首时甲胄撞击地面发出巨响:“臣愿为陛下前驱!纵是刀山火海,亦要为陛下踏平贼巢!”他身后,燕军将领张玉、朱能、侯柳升等武将同时起身,按刀长揖,甲叶相撞声如滚雷过境。

朱雄英却大步走到丈二舆图前,指尖用力划过漠北草原上那道蜿蜒的墨线——克鲁伦河像条银蛇盘踞在青色山峦之间。舆图是三年前遣人实地测绘的,每处隘口都用金粉标注,此刻他的拇指正按在“斡难河”三字上。殿中忽有少年清越之声响起:“父皇!”十几岁的皇长子朱文坤捧着象牙简册匆匆入殿,玄色锦袍上绣着四爪蟒纹,腰间玉佩随步伐轻撞出声——他刚从文华殿经筵赶来,发间还沾着些许墨香。朱雄英转身时,见儿子眼中既有少年人的急切,又有身为皇长子的端重,心头微暖,抬手示意他近前。

“儿臣恳请随驾北上!”朱文坤跪地叩首,玉笏板在砖面投下端正的影子,“愿为父皇执鞭坠镫, 激励将士们的血性!”殿中诸臣闻言,竟有半数武将面露赞许,唯有徐允恭暗暗摇头——他深知储君乃国本,岂可轻涉险地?

朱雄英却伸手抚了抚儿子的发顶,笑道:“吾儿志向可嘉,但留守应天更需栋梁。”他转身望向徐允恭,目光扫过内阁学士解缙、六部尚书等重臣,朗声道:“着皇长子朱文坤监国,徐允恭总领留守事务,解缙等内阁大臣辅弼政务。”殿中众臣刚要叩拜,他又加重语气:“凡遇军国急务,可直入东宫问策;若有疑难不决者,许往奉先殿请太上皇圣裁!”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太上皇朱标自几年前禅位后便深居简出,虽偶尔过问经筵,却极少涉足政务。此刻奉天殿殿隔扇后传来沉稳的轮椅声,朱标身着青布道袍,手持一卷《资治通鉴》款步而出,腰间所佩太祖皇帝亲赐的犀角带在烛下泛着温润光泽。

“大哥!”朱棣惊呼出声。朱标对他点点头“老四,最近还好吗,怎么看着苍老了不少?等漠北回来带孩子们来东宫吃饭。”朱棣眼含热泪的点点头。

“雄英既委以监国重任,”朱标望向朱文坤,目光中既有爷爷的期许,亦有帝王的威严,“当效‘禹王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昼夜勤勉,不可有半分懈怠。”又转向徐允恭:“魏国公乃三朝重臣,当年随雄英征战漠北时,允恭尚是少年先锋。如今国本所系,还望你像护持幼主一般,护好这应天城。”

徐允恭伏地叩首,甲胄撞击声中带着哽咽:“臣定当效法伊尹、周公,辅佐监国殿下,若有疏失,甘受太庙廷杖!”六部尚书等人亦纷纷表态,内阁学士解缙更是当场草拟监国条例,以黄纸誊抄后当场呈送朱雄英御览。

朱雄英接过条例,见首条便写着“非军国重事不得惊扰太上皇”,唇角微扬——解缙等人终究是懂分寸的。他提笔在末页批下“准奏”二字,盖上“监国之宝”印玺,转而对朱文坤道:“明日随朕去太庙祭祖,之后便留居奉天殿。若遇胡党余孽暗中勾结之事,可启用朕留给你的‘绣春刀令牌’,直接调遣锦衣卫北镇抚司。”

少年眼中闪过一丝郑重,重重叩头:“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必守好这大明根基!”朱标望着孙子挺直的脊背,忽然想起自己初任监国时,太祖皇帝也是这般在奉天殿上,将天下重担缓缓放在他肩头。时光流转,如今他的儿子、孙子,正沿着他走过的路,一步步肩负起江山社稷。

是夜,朱雄英在乾清宫与朱标对坐。案头摆着两盏新贡的蒙顶山茶,热气在父子间蒸腾,模糊了彼此的眉眼。“父皇可怪孩儿劳烦您过问政务?”朱雄英忽然开口,“实在是胡党余孽与瓦剌勾连,儿臣担心朝中有人趁大军北上时生乱。”

朱标放下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当年你爷爷让我监国,便是要我在漩涡中练出一双慧眼。如今文坤尚幼,允恭虽忠,却不善权谋,有我在奉先殿镇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便要多忌惮三分。”他忽然望向窗外的星空,“雄英啊,御驾亲征最忌后方不稳,当年你爷爷起兵时,若不是你奶奶稳坐后方,胜负尚未可知。”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无需多言。朱雄英知道,父亲虽退居太上皇之位,却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而朱文坤的监国,不仅是对储君的历练,更是向天下昭示:大明江山,有两代帝王共同守护,纵是狂风骤雨,亦稳如磐石。

次日辰时,太庙钟声长鸣。朱雄英带着朱文坤行三跪九叩大礼,在太祖皇帝神位前立下誓言:“若不荡平胡虏,誓不班师!”礼毕,他将监国令牌郑重交到儿子手中,那令牌上“代天巡狩”四字,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而在奉先殿内,朱标望着太祖皇帝的画像,忽然轻声道:“爹,您看着吧,咱们老朱家的子孙,终究不会让大明的江山变色。”殿外,风过回廊,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仿佛是历史的回声,在应天城的上空,久久不散。

三日后,午门城楼。朱雄英身着明黄纻丝十二章衮服,头戴冕旒,俯视着城下二十万大军。将士们铠甲锃亮,长枪如林,正中央“明”字大旗猎猎作响,旗角上金线绣的蟠龙在阳光下仿佛活过来一般。当大军开拔的号角响起时,朱文坤站在午门城楼上,望着父亲的黄金甲在阳光下闪耀,忽然想起昨日父皇在他掌心写的八个字:“守国如守城,须得寸土不让。”他摸了摸腰间的绣春刀令牌,转身走向内阁值房——那里,徐允恭与解缙等人已在等候,堆满案头的军报与奏疏,正等着他以监国之身,一一裁决。

“将士们!”朱雄英的声音通过扩音的铜筒传向四方,“胡虏犯我边疆,杀我百姓,毁我城池!今日朕亲率大军北上,不为耀武扬威,只为护我大明子民!若有敢犯我疆土者,不管是瓦剌、女真还是鞑靼,朕必追其至天涯海角,斩其首以祭忠魂!”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响彻云霄,声浪惊起城楼上的白鸽。朱棣骑在乌骓马上,望着城楼之上的侄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大本堂看着他进来的少年——如今,那个少年已真正长成了驾驭天下的帝王。

大军开拔时,夕阳正将应天城的垛口染成血色。朱雄英换上黄金锁子甲,外披明黄战袍,腰间鹿卢剑换成了太祖皇帝留下的龙御刀。他策马走在中军,看着两侧旌旗蔽日,金鼓震天,忽然想起马皇后临终前的话:“英哥儿当以百姓为念,以社稷为重。”

夜风带来远处的驼铃声,那是后勤部队在运送粮草。朱雄英摸了摸马鞍上的牛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几个醒目的红点——那是胡党余孽与外敌勾结的据点。他知道,此次亲征,不仅是平定外患,更是要彻底斩断朝中隐患,让大明的江山如这黄金甲般,永不锈蚀。

行至昌平,探马忽然来报:瓦剌使者求见,带着各部族的“降表”。朱雄英冷笑一声,手中马鞭狠狠抽在道旁树干上:“狼子野心,岂会轻易臣服?让他们明日在军前相见。”转身对朱棣道:“四叔,看来我们的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是夜,中军大帐。朱雄英铺开辽东送来的最新军报,上面用密语写着:“胡党余孽胡昱已至瓦剌大营,自称‘监国大臣’。”他捏紧军报,目光落在帐外朱棣的帅旗上——那面“燕”字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像极了一头随时准备扑击的猛虎。

“来人,”他忽然开口,“传旨给辽东都司,着朱高炽即刻整备粮草,二十日内必须送达开平卫。再给山东都司,调三千神机营火铳手,星夜兼程北上。”顿了顿,又道:“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亲自护送粮草,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帐外,夜风卷起黄沙,扑打在牛皮帐上。朱雄英起身走出帐外,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文华殿读书,太祖皇帝曾指着舆图说:“雄英啊,这天下太大,靠别人守不住,得自己硬气。”如今,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所谓帝王,便是要在风雨中挺直脊梁,让身后的百姓,永远能看见金銮殿上的那片瓦,永远能听见明军的马蹄声。

远处,朱棣的大营传来阵阵战马嘶鸣,还有将士们压低声音的唱词,那是当年漠北之役时的军歌:“长刀所向,胡虏胆寒,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朱雄英摸了摸胸前的玉佩,那是马皇后留下的,温润的玉质在夏夜中带着一丝凉意。

他知道,前方的路必定艰险,瓦剌的铁骑、草原的风沙、朝中的暗流,都是必须跨过的坎。但此刻,看着麾下将士们眼中的坚定,看着军旗在夜风中飘扬,他忽然觉得,这天下,值得他去拼,去守,去让它永远闪耀着大明的荣光。

“陛下,该歇息了。”贴身太监云奇轻声提醒。朱雄英点点头,转身走进帐内,案头的烛火忽然爆起一个灯花,将舆图上的漠北草原照得一片雪亮——那里,即将展开一场属于大明的铁血传奇。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寒门状元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