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深冬,寒风裹挟着细雨拍打在鹏城的街道上,霓虹灯在雨幕中晕染出朦胧的光晕。陈宇站在自家百货公司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三个月前斥巨资打造的“时代百货”如今已成为鹏城地标,但他知道,平静的表象下,一场商业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陈总,港商那边又来催合作意向书了。”秘书小李抱着文件夹推门而入,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他们说如果这周再不给答复,就要转投别家了。”
陈宇收回目光,接过文件快速翻阅。这份与香港华信集团的合作案,本是他布局华南零售市场的关键一环,可就在签约前夕,竞争对手突然抛出双倍让利的条件。他捏着文件的指节泛白,心中暗忖:看来有人不想让自己顺风顺水。
手机突然震动,是发小老周打来的。“陈宇,你听说了吗?百货协会那帮人在背后搞小动作,说你搞‘资本主义经营模式’,还联合几家本地企业要抵制时代百货!”老周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担忧。
陈宇太阳穴突突直跳。重生这几年,他凭借超前的商业理念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在零售行业闯出一片天,却也招致同行的嫉妒与忌惮。只是没想到,他们竟会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老周,帮我约一下王会长,我明天登门拜访。”陈宇挂断电话,目光变得冷冽。他清楚,这场危机若处理不好,不仅合作泡汤,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商业版图。
次日清晨,陈宇驱车来到百货协会。王会长办公室里,檀木桌上的茶水早已凉透,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小陈啊,不是我不帮你,”王会长推了推金丝眼镜,“你搞会员制、搞促销,把市场搅得太乱,同行们都有意见。”
陈宇不卑不亢地笑了笑:“王会长,时代百货的模式是为了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让市场活起来。如果因为创新就被抵制,那鹏城的商业还怎么发展?”说着,他从公文包拿出一份调研报告,“这是我委托专业机构做的,数据显示,我们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商圈20%的客流量增长。”
王会长皱着眉头翻看报告,神色逐渐缓和。陈宇趁热打铁:“而且,我计划成立行业联盟,定期分享经营经验,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
就在这时,陈宇的bp机突然震动,是公司财务发来的紧急消息:有人恶意收购时代百货的股票!他心中一沉,表面却依旧镇定:“王会长,我还有些急事,合作的事还请您多考虑。”
回到公司,陈宇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大屏幕上,股票走势图不断下跌,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对方是谁?”陈宇敲了敲桌子。
风控总监推了推眼镜:“初步调查是一家新注册的公司,背后应该有港资背景。不过我们的股权结构很稳固,只要您不抛售,对方暂时无法控股。”
陈宇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华信集团的合作邀约。难道是他们等不及,想用这种手段逼自己就范?正想着,手机响起,是华信集团的负责人打来的。“陈总,我们的诚意您应该看到了,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携手共赢。”对方的语气带着威胁。
陈宇挂断电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拨通了老周的号码:“帮我联系媒体,就说时代百货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重大商业计划。”
三天后,鹏城各大媒体齐聚时代百货。陈宇站在镁光灯下,西装笔挺,气场十足。“各位,今天我要宣布两件事。”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第一,时代百货将启动‘万店联营’计划,开放供应链和管理系统,与中小商户共享资源;第二,我们将联合慈善总会,每售出一件商品,就捐出一角钱用于希望小学建设。”
台下一片哗然,记者们争相提问。陈宇一一解答,最后说道:“商业不是零和博弈,只有让更多人受益,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
这场发布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发轩然大波。消费者纷纷点赞,商户们主动要求合作,就连之前抵制的同行也开始转变态度。而华信集团的恶意收购计划,在舆论压力和股民信心回升的双重打击下,不得不宣告失败。
深夜,陈宇独自坐在办公室,望着窗外璀璨的夜景。这场危机虽然化解,但他深知,商海沉浮,从来不会有真正的安稳。手机屏幕亮起,是妻子发来的消息:“回家吃饭吗?女儿说等爸爸讲故事。”
陈宇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关掉电脑。无论商业战场如何残酷,总有一盏灯为他而亮。明天,又将是新的挑战,但他已做好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