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五百人全部阵亡,一个没剩,只逃出一个小兵去求援。
这小兵一路找关系,最后找到了朱高炽那里。
等朱高炽派的人赶到时,现场只剩下一堆腐烂的尸体。
这种惨状,就算是以前的朱高炽也接受不了。
而现在的大明越来越富裕,靠商税赚了不少钱,所以朱高炽更是咽不下这口气。
他写信给朱棣,目的只有一个——打!
反正现在大明不缺钱,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朱棣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其他将领,轻声问道:“你们怎么看?”
朱高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父皇,我觉得还是像以前那样对付就行。”
“倭寇太厉害了,个个都很难对付,随便派大军去只会白费力气。
我觉得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朱棣冷笑一声。
这种话他根本不想听,拿出来讨论就是要决定要不要打!
朱高煦说得对,倭寇确实难缠,贸然出击未必有效。
朱棣提起这个话题,正是为了找出问题、解决它。
他环视众人,问大家怎么看。
立刻有将领站出来说:“陛下,臣以为该挑选熟悉水性的将士。
我们许多人连游泳都不会,更别提打仗了。”
话音未落,朱瞻基就接过话茬:“不行就是学!这不是理由!”
他干脆地站出来,“我不关心你们的想法,只有一件事:我愿意带647名士兵出征!不需要太多人,三五万足矣。”
三五万人称不上大军,大规模作战起码十万起。
朱棣听后并未马上同意,而是疑惑地打量朱瞻基,皱眉沉思。
一开始朱瞻基还有点紧张,可当他迈步向前,深吸一口气后,神色变得严肃。\"皇爷爷,我说的句句属实!我们对付瓦刺,是为了解救边境百姓的苦难。
如今,我想带兵驱逐倭寇,让百姓过太平日子。”
朱棣听完,偷偷瞄了眼朱瞻基。
显然,朱瞻基是想主动出征讨伐倭寇。
朱棣稍作思考后问:“瞻基,你确定要带兵打倭寇吗?”
朱瞻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朱棣依旧没立刻表态,挥手让众将退下,最后只留下朱瞻基。\"瞻基,你真的要亲自去对付倭寇?”
朱棣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并不太想让朱瞻基去。
倭寇不同于对付大辽的情况。
在草原上追击瓦刺,目标清晰,可以直捣敌巢。
可倭寇一旦逃到海里,无论如何追赶都无济于事。
朱瞻基却很平静:“皇爷爷,我心意已决!不能容忍这种暴行,尤其是倭寇这般凶狠!即便放弃一切,我也必须消灭他们。”
朱棣听完叹了口气。
朱瞻培仰头看向朱瞻基,慢慢说道:“瞻基,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已经是平定鞑靼、瓦剌的大功臣,成了咱们大明的英雄!你的名声,现在可是响当当的!”
“要是你失败了呢?想过后果没?”
“到那时候,老百姓会埋怨你,那些鞑靼人也会质疑你,对你来说,这可真不是件好事。”
朱瞻培深吸一口气,点点头。\"皇爷爷,我倒是没想这么多,就一心想着一件事。”
“我就想清除所有敢看不起咱们大明的人。”
“大明不是没有对手,但大明真正的对手,是老天爷!”
朱瞻培的意思很简单:
不管是倭寇还是瓦剌,根本不配被称作大明的敌人!
朱棣听到这话,胸口起伏不停。
他深深吸了口气,开口道:“瞻基,你现在的功劳已经够多了,这些功劳完全可以让你和瞻基竞争太子的位置。
你还真要继续下去?……”
朱棣说得没错,他意味深长地说:“差不多该停了,你要是坚持要去打倭寇,无论输赢,对你来说都没有好处。”
“树大招风,太出风头反而会惹麻烦!”
朱棣反复强调他的担忧。
可朱瞻培脸上的表情很平静。
他知道朱棣话中的深意。
他可以跟朱瞻基争一下,但绝不会拿打仗这种大事来闹着玩。
在朱棣看来,朱瞻培忽然主动请缨,有点冒失。
难道你以为你打赢了,就能证明自己比朱瞻基更适合当皇帝?
这就是朱棣眼中的儿戏。
但朱瞻培依旧坚定地摇头。\"皇爷爷,我不是开玩笑!”
“我觉得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许外族染指!”
朱棣挥挥手:“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知道你的倔劲儿。
我的意思是,这种事情为什么非得你去?别人不能顶替吗?”
朱瞻培看了朱棣一眼,嘴角扬起,露出骄傲的笑容。\"因为我是大明的儿子,以大明为荣!”
“我不允许任何人羞辱大明!”
“我想亲自一步步复兴大明,而不是依赖别人!”
“皇爷爷,或许我没完全理解您的话,但我心意已定!”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议论,我决定的事,就要去做!”
听完了朱瞻培的回答,朱棣沉默了。
他抬眼看了看朱瞻培,最后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就是真实的朱瞻培。
他从不犹豫,心中只有一个目标。
下定了决心就直接行动。
就像他想当皇帝一样,从来都毫不掩饰。
朱瞻基问过他,他也直说了。
朱棣问过他,他也坦然承认。
朱高炽问的时候,他还是那句话——他想当皇帝。
他是个光明正大的人,不屑于藏着掖着自己的想法。
朱棣听完朱瞻培的话,也只能一声叹息。
朱瞻培确实够狠,但没那么阴。
他的狠劲都写在脸上了。
朱棣叹了口气,才开口道:\"瞻培,我前阵子跟瞻基聊了不少事,比如你打败鞑靼、干掉马哈木,灭了瓦剌的事。\"
提到朱瞻基,朱瞻培的眼神柔和了些。
朱棣看得很清楚。
朱棣心想,自己年轻时和瞻基倒挺像的。
他摇摇头甩掉这些念头,接着说:\"我对瞻基的要求很简单,输赢都得接受。\"
朱瞻培愣了愣,随即明白了,嘴角带出一丝苦笑。
他知道朱棣说这话,肯定是瞻基觉得自己功劳大,起了别的心思。
朱棣看着朱瞻培,语气又变了一下:\"瞻培,咱们得公平对待。
不管你还是瞻基,谁输谁赢,都要心安理得。\"
朱瞻培抬起头:\"皇爷爷想多了!\"
朱棣一愣,盯着朱瞻培。
朱瞻培继续道:\"我要真赢了,大哥就像父亲一样,能力大家都看得到。
我得靠他,不会不理他的才华。
他能帮我管后方、做事情。
您担心的那些事不会发生。\"
朱棣有点惊讶,觉得朱瞻培的眼神很真诚。
朱瞻培又说:\"要是我输了,只要大哥信我,我能出去打天下,打出来的地儿绝不比明朝小!\"
朱棣听得脑袋轰的一声,没想到朱瞻培的眼光已经超出了大明!
朱棣张了张嘴,被朱瞻培的真诚打动,笑了:\"这事回京再说。\"
朱棣心里高兴得很。
朱高炽虽然胖,但儿子们个顶个的优秀!瞻基沉稳,瞻培锋芒毕露但眼光远超常人。
他对这两个孙子相当满意。
大军迅速回京,京都早听说了消息,百姓们议论纷纷:\"瓦剌灭了!鞑靼也被打得服帖了!\"
“五皇子这次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啦!咱大明要是没有五皇子,那该多可惜呀!”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讲起来啦!
然后就开始自己商量该怎么去迎接胜利归来的将士啦!
大军凯旋,老百姓跑去欢迎,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啦!
而且这事也没得挑毛病,非去不可!
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往常百姓心里可能还有点不情愿,可现在呢,大家都急切得不得了!
都想亲眼瞧瞧这位五皇子朱瞻基,究竟长什么样儿,居然能这么厉害!
大家一直在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一天啦!
大军进城的日子到啦!
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就有人在街上敲锣打鼓,招呼大家去城门口迎接胜利之师啦!
每个人都像过节一样开心呢!
在这支大队伍进城之前,他们还有很多活儿得干呢!
头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要把街巷打扫得干干净净!
往日里挤得满满当当的街道,今天反倒更热闹啦!
不管大人小孩,都加入了清扫队伍!
小孩子们提着小水桶洒水,大人们拿着扫帚和铲子清理垃圾和灰尘!
忙完这些,负责指挥的人就开始给大家分发沙子,大伙儿沿着街道小心翼翼地铺上!
街道弄好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谁要是敢上去踩脏路面,准会被骂得狗血喷头!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长溜队伍从皇宫出发了!
从京城西门到皇宫的路上,两边各站着一排扛着大刀的士兵,站得笔直笔直的!
这些士兵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都很严肃!
他们就像两道人墙,守在街道两旁!
后来,老百姓也慢慢聚拢过来,挤在人墙后面,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
就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整个长安城都在庆祝,可偏有一个地方,聚集了一群人!
“朱棣他们要回来了,这是咱们的好机会!”
“老大呢?老大怎么还不出现?”
“也不知道老大跑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