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瞻培抽出大弓,瞄准并射落鞑靼部落的旗帜时,不小心摔进了下面的山谷。
至此,这场战斗大局已定,剩下的鞑靼军只是垂死挣扎罢了。
脱脱不花正与几位鞑靼官员商议如何对付明军,就收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吧,咱们再顶两天,那明军的劲头肯定就消下去了,到时候咱俩也能跟他们僵持住了。\"
\"对呀,这样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等那时候,他们更别想冲进来,咱还能趁机去联络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尤其是瓦剌那边的人。
以前就算有过什么过节,现在可是生死攸关的事,瓦剌那边肯定也巴不得一起干。\"
\"这样的话,咱们就能把明军……\"
官老爷的话还没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叫声:\"有紧急军情!\"
紧接着,一个浑身浴血的兵卒冲了进来,大声喊:\"可汗!大事不好啦!\"
\"怎么了?慌成这样。\"脱脱不花皱着眉头训斥。
那兵卒缓过气来,急忙说道:\"可汗,那明军杀过来了!\"
\"什么?!\"脱脱不花猛然站起来,\"他们把城池攻破啦?!\"
这一下,所有鞑靼人全傻眼了!
他们还在琢磨怎么对付明军呢,结果人家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兵卒摇摇头说:\"不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找到的路子,直接冲进鞑靼的地界里去了!\"
听到这里,
脱脱不花一下瘫坐在椅子上,眼神有些呆滞。
有个官老爷急得抓住兵卒的手问:\"现在战况怎么样了?他们打到哪块了?\"
其他人一听,也回过神来,紧张地看着这兵卒。\"这……我也不清楚,我是拼死才跑出来给你们报信的。\"
\"估摸着,快打到这里了!\"
明军一直在拦着他们传信,直到此刻,这鞑靼兵才好不容易把消息送进来,要不然,脱脱不花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呢。
脱脱不花的眼神亮了些,赶紧说:\"快走!咱们现在就撤!我们中原那边不是常说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咱们现在就走!\"
脱脱不花赶忙从上面下来。
那些官老爷也像刚睡醒似的,慌慌张张地想溜。
就在这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一阵嘈杂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个声音就响起来。
……
求点赞……
\"各位,你们这是要去哪?\"
朱瞻基大步走进脱脱不花和鞑靼官员商议的大殿,冰冷的目光扫过在场的鞑靼官员,最后定格在下面站着的脱脱不花身上。
看见朱瞻基,脱脱不花和那些鞑靼官员全都愣住了。
此时的朱瞻基身穿一套银色明光铠甲,阳光洒在他身上,显得他格外魁梧雄壮。
而且,他的铠甲上满是血迹,配上那副冷峻的表情,还有战场刚下来的狠劲儿,瞬间就把整个场面镇住了!
\"朱,朱瞻基!\"脱脱不花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满脸惊愕,\"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
听见这话,
朱瞻基只是笑了笑。\"你们猜猜看?\"
所有人都傻眼了,脑子里一片混乱。
还需要猜测吗?朱瞻培能站在这里,就因为一个原因。
明军已经杀过来了!
一瞬间,鞑靼的君臣全都吓白了脸。\"你们怎么这么快……”
有个人小声嘟囔。
朱瞻培依旧笑着,没说话。
实际上,除了他们这次进攻速度快外,还有个原因是明军封锁了消息,之前的信息根本没传到脱脱不花和这些大臣耳中。
等那个士兵带来消息时,战局早已尘埃落定,脱脱不花他们才得知,已经迟了。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鞑靼的君臣像受惊的鸟儿一样,立刻回头望去。
一个看起来比朱瞻培年长几岁、约莫二十多岁的将领走了进来,他身披明军铠甲。
正是徐副将。\"将军!”
徐副将迈着大步走进来,向朱瞻培报告:“一切都已掌控,包括这里。”
要是鞑靼此时有人出去瞧一眼,就会发现四周已被明军包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现在想逃出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朱瞻培笑着点头,目光转向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一接触到朱瞻培的目光,浑身一震,声音都发颤了,“朱将军,我们会把你要求的兵力交出来。”
听到这话,朱瞻培轻笑一声。\"脱脱不花。”
这次,朱瞻培直呼其名,比上次更加无礼。
但不管鞑靼君臣心里多么不满,现在都不敢露出半点情绪。\"以前是这样,”
朱瞻培接着说,“之前我给了你们机会交出兵力,这是明军不出兵的条件。”
“你们不会以为明军打这么久,还能靠之前那些条件就让我们撤军吧?”
“也太幼稚了。”
朱瞻培的最后一句话让脱脱不花涨红了脸。\"那你们究竟想怎么样?”
朱瞻培收起笑意,眼神变得凌厉,“除了交出所有能打仗的兵力外。”
“明军要在鞑靼建城,派人管理。”
“你们的后代,必须送到明京城做人质。”
“另外,鞑靼每年都要向明进贡牛羊和所有马匹!”
朱瞻培的要求让鞑靼的君臣震惊得睁大了眼睛,满是难以置信。
徐副将在一旁听着,心中暗想:这朱将军真是够狠的。
把所有能打仗的部队都派出去了,鞑靼这边就跟砧板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
明军再派人接管,建个城,鞑靼岂不是成了明的一个属地?
更绝的是,还要让鞑靼的可汗把孩子送到明京城当人质。
这简直是彻底掐住了鞑靼的命脉,而且每年还得向明进贡马匹。
这下,鞑靼想翻身,难了!
大殿里很安静,只听见有人低声嘀咕:\"这也太欺负人了吧。\"声音不大,可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朱瞻培笑了下,看了看被气得说不出话的脱脱不花,说:\"你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这句话让鞑靼君臣都把怒火压了回去。
是,他们还能怎么办?朱瞻培的大军就在门口,实际上已经控制了鞑靼。
要是不同意,朱瞻培随便一挥手,鞑靼可能就没了。
脱脱不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蔫了。\"行,我答应你。\"
朱瞻培听了很高兴,立刻叫人去处理后续事情,加强对鞑靼的控制。
他没再看那些低着头的鞑靼君臣,转身离开了大殿。
当天晚上,在朱棣的营地里,朱高燧的消息送回来了。
朱棣打开一看,嘴角笑了:\"做得好!\"
\"快让他们来商量!\"
等将领们到齐后,朱棣把朱高燧的情报送了出来:\"老三刚刚发来的消息,瓦剌军听说瞻培和鞑靼开战了,没跑了!\"
\"现在瓦剌军停在纳木儿河边!\"
将领们一听都很高兴,直喊好!
\"看来朱将军的计策奏效了!\"
\"哈哈,他们停下,我们就可以派人悄悄过去偷袭,给阿鲁台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消灭在纳木儿河边!\"
\"陛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快行动,先解决阿鲁台,然后去支援朱将军。\"
话音刚落,帐篷里突然安静下来。
刚才因为瓦剌军停止逃跑的喜悦一下子被泼了冷水。
大家只顾着高兴了,居然忘了,瓦剌军停下来是因为他们边境那两万大军坚持的结果。\"陛下,我们最好快点出发,一来担心时间拖长会有变数,二来瞻培那边不一定能撑多久,所以我们越快解决瓦剌军越好。\"
\"对,\"有个将领叹气道,\"不知道瞻培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刚开始肯定是我们的军队占优势,但只有两万人,攻不下鞑靼,两边就这么耗着。
再过几天,估计就要僵住了。\"
\"希望瞻培能多坚持一下。\"
朱棣皱眉了,虽然阿鲁台不跑了是个好消息,但瞻培那边的情况实在让人担心。
他正要说话,忽然外面传来急促的声音……
\"朱将军那边有紧急消息!\"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紧张起来,有种不好的预感。
朱棣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快让他进来!\"
传信的士兵接到命令后,大步走进来,行礼道:\"陛下,这是刚刚从朱将军那里传来的紧急军情。\"
他双手递上一封急报,朱棣接过一看,突然站了起来,满脸都是惊讶。
将领们瞧见这一场景,心中七上八下,心里暗自揣测:皇上这般反应,莫非是朱将军出了意外?该不会受伤了吧?
朱棣忽然哈哈大笑,可随后又皱眉看着手里的军报,让将领们更加摸不着头脑。
朱棣把战报递给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都看看吧。”
待所有人看完,整个营帐静悄悄的。\"现在已攻克鞑靼,稳定了鞑靼部落,请陛下领人过去修整。”
“这……真是真的?”
有人难以置信地问。
旁边的人拍拍他的肩,“这种军情还能假得了?”
尽管嘴上这样说,但这人的脸上也满是震惊。\"朱将军怎会只用两万人就在短时间内拿下鞑靼?”
“我的天,简直难以想象,这也太迅速了。”
“我们还以为朱将军撑不住,正打算赶紧对付瓦剌那边,没想到他那边已经搞定鞑靼,完全不用我们帮忙!”
顿时议论声四起。
朱棣的脸色也越来越复杂。
朱高煦从接到急报开始,脸色就不太好。
几天工夫,才两万人就拿下鞑靼?绝无可能!
他心想,若换了自己,别说自己了,就算是朱棣也做不到。
朱瞻基这个刚上战场的小子,居然能用两万人灭掉鞑靼部落?
最关键的是!
明朝从洪武年间起就在跟草原打仗,这么多年连一个部落都没灭掉!
朱瞻基第一次上战场就灭了一个部落,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
朱高煦眼底闪过一丝情绪,当将领们议论纷纷时,他站了出来,表情严肃。\"皇上,这份急报恐怕有问题。”
“这么短时间,才两万人怎么可能拿下鞑靼?”
“不说别的,光那座城有多难攻我们都清楚。
朱瞻基那边只有两万兵,虽然有大炮,但数量不多,才几天而已。”
“我觉得他第一次上战场可能中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