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紫霄宫中众人因鸿钧尚未现身而各怀心思之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咆哮声。众人纷纷转头望向宫外,只见一只威风凛凛的炎麟兽脚踏火云,呼啸而来。炎麟兽背上,李易负手而立,神色淡然,其身后跟着徒弟金翅大鹏、孔宣,以及道童灵心、灵明。
炎麟兽降落在紫霄宫前,李易等人从容而下。孔宣一脸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傅,你已然是混元大罗金仙,比那鸿钧强大许多,为何还要前来?况且鸿钧与你不和,此中缘由弟子实在不解。”
李易微微仰头,目光深邃,似是望向无尽虚空,缓缓说道:“孔宣,修行之路漫漫,不可只看眼前的强弱与恩怨。鸿钧讲道,乃是洪荒中的大事,其中或许蕴含着对众生有益的玄机,为师自当前来一探究竟。”
金翅大鹏眼神坚定,说道:“师傅心怀天下,弟子佩服。”
道童灵心眨着灵动的眼睛,说道:“不管怎样,能跟随师傅前来,定是一番奇妙的经历。”灵明也在一旁连连点头。
此时,众人看到李易到来,纷纷上前问安。
三清中的老子微微拱手,神色平静而尊敬地说道:“李易道兄,许久不见,风采依旧。”
元始天尊则面露复杂之色,心中暗想:“这李易实力高深莫测,此番前来不知是何意。”但表面上还是客气地说道:“道兄莅临,实乃紫霄宫之幸。”
通天教主性格豪爽,大笑道:“李易道兄,能在此相遇,真是太好了!”
女娲微笑着行礼,眼中带着几分好奇和敬重。
帝俊和太一带领着妖族众人,恭敬地说道:“李易前辈大驾光临,我等倍感荣幸。”
十二祖巫则是毫不犹豫地下跪行礼,共工大声说道:“李易上仙,我等巫族对您敬仰已久。”祝融也跟着喊道:“愿上仙福泽深厚。”
李易微笑着一一回应,举止间尽显大气与从容。
就在这时,鸿钧现身了。他看到李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光芒,但很快恢复平静,开口说道:“李易道友能来,实乃吾之荣幸,还请云台高坐。”
众人听闻,心中皆是一惊。要知道,能得鸿钧如此邀请,可见李易在鸿钧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李易也不推辞,带着众人走向云台。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忖:“鸿钧此番邀请,不知是何用意,但既来之,则安之。”
孔宣跟在后面,心中依旧充满疑惑,但也不敢再多言。
金翅大鹏则一脸兴奋,觉得此次定能有大收获。
灵心和灵明有些紧张,紧紧跟在李易身后。
众人看着李易等人在云台上落座,心中各有所思。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则是敬畏。
而此时的李易,目光平静地看向鸿钧,等待着他开讲大道,心中却也在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变数。
鸿钧看着在云台上落座的李易,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缓缓开口说道:“李易道友,许久不见,未曾想今日能在此与你再度相逢。”
李易神色从容,微微颔首回应道:“鸿钧道兄,此番能来聆听道兄讲道,也是我的机缘。”
鸿钧目光深邃,似是能洞悉一切,轻声说道:“道友已然成就混元大罗金仙之位,想必对这天地大道有着独特的见解,不知今日可愿与众人分享一二?”
李易心中一凛,知晓鸿钧此言别有深意,淡然笑道:“道兄说笑了,在道兄面前,我这点见解实是微不足道。道兄即将开讲大道,我等皆是怀着虔诚之心前来学习。”
鸿钧轻轻捋了捋胡须,微微眯起双眼,说道:“道友过谦了。想这洪荒世界,强者辈出,然能如道友这般超凡脱俗者,屈指可数。不知道友对这洪荒未来的局势有何看法?”
李易目光平静如水,沉思片刻后说道:“洪荒世界变幻莫测,未来之事难以预料。但我相信,只要众生秉持正道,遵循天道法则,自能开创出一番繁荣景象。”
鸿钧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接着说道:“道友所言甚是。只是这正道难寻,法则难守,不知道友可愿与我一同引导众生,使其不偏离正轨?”
李易心中一动,他深知这其中的责任重大,也明白鸿钧此番话或许另藏玄机,当下谨慎地回答道:“道兄德高望重,有您引领众生,已是莫大的福祉。我自当尽力协助,为洪荒的安定出一份力。”
鸿钧哈哈一笑,说道:“甚好,甚好。那今日就让我们共同为这在座的诸位,开启大道之门,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
李易微笑着应道:“愿随道兄。”
两人的交谈看似平和,实则暗藏机锋。周围的众人皆屏气凝神,不敢出声,心中却对这两位大能之间的对话揣测纷纷。
鸿钧现身之后,目光缓缓环视在场众人。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能洞察每一个人的内心。然而,当他在心中默默点数到场人数时,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紫霄宫中,此刻虽有各方大能齐聚,包括三清、女娲、镇元子、红云、鲲鹏等等,但细数之下,却仅有 2999 人。
鸿钧心中暗自叹息:“与那三千大道仅差一人,天衍五十,遁去其一,不可圆满,实乃天意。”他深知这是天道的规则,大道难以达到绝对的完美和圆满。
他抬头望向虚空,似乎在与那冥冥之中的天道交流。在场众人见鸿钧这般神情,心中也都泛起了嘀咕。
元始天尊面露疑惑,轻声对老子说道:“大哥,不知圣人为何如此神态,难道这其中有何不妥?”
老子微微摇头,示意元始天尊莫要多言。
女娲则是美眸流转,心中思索着这缺一人的缘由是否会影响此次讲道。
镇元子轻抚着手中的地书,心中也在揣测着天意。
红云天性善良,倒是没有想太多,只是静静地等待着鸿钧圣人接下来的举动。
鲲鹏则眼神闪烁,暗自盘算着这缺一人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机会。
而准提和接引互相对视一眼,心中都在祈祷着不要因为这缺一人而影响他们获取大道的机缘。
十二祖巫们则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茫然。
就在众人各自心思浮动之时,鸿钧收回了望向虚空的目光,重新恢复了那平静而威严的神态。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讲道,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不可圆满的局面。
鸿钧环视完到场人数后,神色肃穆,缓缓开口说道:“今诸位齐聚紫霄宫,乃是天大的机缘。从今以后,便按此座位排座吧,不可再争。”
此言一出,场中众人神色各异。那六个得到蒲团的幸运儿,三清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西方二圣接引和准提,皆是面露欣喜之色。
老子神色淡然,但眼底的一抹轻松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愉悦。他深知,这座位的安排或许意味着未来在这洪荒中的某种特殊机缘。元始天尊则是一脸骄傲,挺直了腰杆,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与众不同。通天教主性格豪爽,虽欣喜却也没有过多的表露,只是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借此机缘,为自己的道途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女娲则是面带微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本就心怀慈悲,这座位的获得让她更觉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西方二圣接引和准提,原本来自偏远贫瘠之地,此刻得到这珍贵的蒲团之位,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接引双手合十,默默感恩,准提则是忍不住露出了几分得意之色。
而那些未得蒲团之人,脸上则是写满了失落和不甘。他们仿佛预感到自己失去了某种至关重要的机遇。
鲲鹏本是上古异种,有着极大的野心和抱负。他本以为以自己的实力和速度,定能抢到一个蒲团之位,却不曾想被红云这个老好人给坏了事。此刻,他看向红云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恨。
红云生性善良单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让座之举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此刻见鲲鹏怨恨的目光,心中满是不解和委屈。
“我不过是好心让个座,为何他要如此仇视于我?”红云心中暗自苦恼。
镇元子在一旁,轻轻拉了拉红云的衣袖,低声说道:“红云兄,莫要烦恼。这鲲鹏心胸狭隘,不必与他一般见识。”
红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镇元子兄,我本是无心之举,却不想惹出这般麻烦。”
而在另一边,东皇太一和帝俊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他们统领妖族,本就心高气傲,如今没有得到蒲团之位,让他们觉得颜面无光。
十二祖巫们则是个个怒气冲冲,他们本就性情暴躁,直来直去,认为这座位的安排不公平。共工大声嚷道:“这算什么?俺们巫族可不怕!”祝融也跟着喊道:“就是,凭什么我们没有蒲团!”
一时间,紫霄宫中气氛紧张,众人的心思都在这座位的得失之间翻腾。
就在这时,鸿钧轻咳一声,场中顿时安静下来。
“机缘天定,不可强求。既已安排妥当,便莫要再为此事争执。”鸿钧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众人耳边回响。
然而,鲲鹏心中的怨恨却丝毫未减。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红云付出代价。
“红云,你坏我大事,我定不会放过你!”鲲鹏在心中怒吼。
而红云依旧是一脸的无辜和迷茫,他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善举会换来这样的结果。
此时,鸿钧准备开始讲道,众人也暂且收起了各自的心思,将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开始的大道之音上。但那未得蒲团之人心中的不甘,以及鲲鹏对红云的怨恨,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火苗,随时可能燃烧起来。
孔宣望着那六个坐在蒲团上的人,心中满是疑惑,转头向李易问道:“师傅,这蒲团究竟有何机缘?为何众人如此看重?”
李易目光深邃,凝视着那几个蒲团,缓缓开口说道:“孔宣,这蒲团的机缘可非同小可。你且听为师细细道来。”
“这蒲团乃是鸿钧道祖以混沌中的神秘材料,辅以无上法力炼制而成。其蕴含着极其强大的道韵和法则之力。坐在这蒲团之上听道,能让人更加清晰地领悟鸿钧道祖所讲的大道精髓。”
“而且,这蒲团还具有聚拢天地灵气之能。在听道之时,蒲团会自动汇聚周围的灵气,滋养着坐在上面之人的身心,使其悟性大增,修炼事半功倍。不仅如此,据说这蒲团还与鸿钧道祖的成道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得到蒲团之人,在未来的修行道路上,会得到更多的天道眷顾。遇到瓶颈时,也更容易突破。甚至在面临生死危机之时,蒲团或许能激发出神秘的力量,护其周全。”
孔宣听得入神,不禁咋舌道:“原来这蒲团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那岂不是得到蒲团之人就注定能在洪荒中称霸一方?”
李易轻轻摇头,说道:“蒲团虽有机缘,但修行之路终究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悟性。若自身不努力,即便拥有再好的机缘,也难以达到至高境界。”
“再者,这蒲团所带来的机缘,也会引发诸多的争斗和嫉妒。就如那鲲鹏,因未得蒲团而对红云心生怨恨。这世间的纷争,往往便是因这些珍贵的机缘而起。”
孔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师傅,弟子明白了。机缘虽重要,但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守自身的道心更为关键。”
李易微微一笑,赞许地看着孔宣,说道:“你能明白这一点,为师甚是欣慰。记住,在这洪荒世界中,机缘无处不在,但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真正把握机缘,成就大道。”
孔宣郑重地说道:“师傅教诲,弟子永不敢忘。”
李易再次看向那几个蒲团,心中暗自感慨:“这蒲团虽妙,却也只是修行路上的助力,真正的大道,还需在无数的磨砺中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