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安喜带了些东西,找到了独自住在城内的混混二麻子。
二麻子此时正趴在床上咒骂;
同时也在琢磨等好起来,怎么才能把今天的仇报了。
突然,敲门声响起;
二麻子没理会。
谁知敲门声一直不停,大有你不开门就不罢休的架势。
二麻子烦躁不堪,大吼了一声“谁啊”。
门外的人敲得越发频繁。
无法,二麻子只得忍着身上的痛意,挪出去开门。
刚把门打开,一把白色的粉末迎面撒来。
二麻子下意识抬手捂脸:“啊,我的眼睛。”
眼睛的不适迫使二麻子去找水清洗。
安喜顺势跟了进去,将门关上。
“一沾水,你的眼睛就废了。”
眼见二麻子摸到了水壶,安喜站在他身后慢悠悠的道。
对方的动作立马停了下来;
不管真假,他都不敢堵。
他可不想当瞎子。
“是你?你来做什么?”
二麻子就着声音的方向忐忑的问。
“做什么?”安喜哼笑了一声,“当然是找你赔钱了。”
“砸了我那么多东西,打几板子怎么够。”
“二十两银子,不给,就让你的眼睛烂着吧。”
二麻子自然没有二十两。
他要是有随手拿出二十两的本事,哪里还需要坑蒙拐骗过活。
大丈夫能屈能伸。
二麻子立刻跪了下去,作揖求饶。
动作及其丝滑。
“姑奶奶,我错了,我也是被猪油蒙了心。”
“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你饶了我的眼睛吧。”
没了眼睛,他就成了废人。
他还没媳妇呢。
安喜没有半点心软。
“你们今天来找茬,祸害我东西的时候,可不是这副姿态。”
“二十两,一分不能少,不给也行,拿你的眼睛来换。”
安喜面无表情,声音冷然。
二麻子顿时慌了。
“姑奶奶,您看看我这样子,怎么可能拿的出二十两?”二麻子急切的解释。
安喜也不多话,见他不赔钱,也懒得多费口舌。
“随你,我要回去休息了。”
二麻子听着渐远的脚步声,心里越发慌乱。
顿时起身,摸索着脚步声的方向,大声喊:
“姑奶奶,我真没钱,求你救救我的眼睛。”
“我也是收钱办事,事成了对方才给我另一半钱呢。”
“真没二十两那么多。”
安喜的脚步突然停下,原以为只是普通的找茬。
没想到竟是背后有人。
可她心里筛了许久也没想出是谁。
“谁指使你的,只要你告诉我,我就告诉你医治眼睛的办法。”
二麻子开始犹豫。
对方的身份,他实在惹不起。
安喜见他还不老实,又对着他的眼睛撒了把石灰。
“我说,我说,是姜家。”二麻子惊恐道。
姜家?
安喜不可置信。
不可能啊,她跟姜家没有恩怨。
姜家甚至还订了她的小食,怎么会突然找自己麻烦?
“具体是谁,再不说,我可真没耐心了。”
安喜确认自己没有得罪姜家。
即便是姜家大公子的事,那也是衙门的安排。
“那个人我以前见过,是姜家大夫人身边的下人。”
“对方让我打听凉粉是谁家的,想办法搅黄凉粉的生意。”
“我,我也是为了混口饭吃。”
二麻子小心翼翼的解释。
安喜深吸一口气,将事情前后结合起来一思索。
怕是姜家内部的斗争,波及到了自己头上。
可是凭什么要她来背锅?
对方不仁,那就别怪她不义。
安喜掏出一粒药丸,掐着二麻子的脖子,塞到了他嘴里。
二麻子下意识反抗想将东西吐出来;
可惜已经晚了。
“你给我吃了什么?”他颤抖着声音问。
安喜压抑着心中的愤恨。
“是毒药。想活命就按我说的做。”
“不做也行,那就去死。”
二麻子一下子瘫软到地上。
安喜也不理他,只弯腰对着他耳语了一番,然后告诉了他清理眼睛的办法,便离开了。
姜大夫人,是你先惹我的。
次日。
因为要给姜家送货,安喜几人早早起身准备。
苗阿翠和孙杏昨夜也没回去,留在这帮忙。
好在人手够,做起来也快。
安喜跟蔡嫂子一起去姜家送货。
特意请人找来了姜沐春的小厮,给了他炒凉粉的方子,让他一定交到姜二夫人手上。
送完货,安喜让蔡嫂子在家做事,暂时不摆摊了。
等赵旬来了,又将店铺的钥匙交给他,然后带着晴天去了庄子。
此时庄子上。
张叔正带着人在沙地里忙活。
自从知道东家要用沙地,他就没闲着,整日带着人规整沙地。
“张叔。”
安喜见庄子上没人,便坐着马车直接来了地里。
果然都在。
“东家,您来了。”
张叔叮嘱另外四人放下锄头上前,好让东家认认人。
“他叫钱东,这是他媳妇钱刘氏,这是他们的儿子,钱来。”
“这是留下主要负责打扫的,我们都叫她吴婆。”
钱东今年三十八,媳妇钱刘氏比他小几岁,儿子二十二,都是干活的好手。
吴婆年纪大些,有四十多了。
几人在张叔介绍完后,规矩的给安喜行礼问好。
安喜也将他们一一记下。
“张叔,我托人找了一些种苗,这些种苗必须赶在上旬前种完。”
“要是人不够,你就请人,平日花费你记下,不够了找我要。”
安喜之前给张叔留下了一些银子,避免庄子上急用。
张叔带着钱东钱来接过种苗,也没多嘴。
“这是我记下的种植方法,你们就按照上面的来种,定期将地里的情况记录下来。”
几人将吩咐牢牢记在心里。
钱东他们虽然好奇什么粮种,但也知道下人的规矩。
“我看地里都翻了一些了,我带着吴婆和刘婶先把红薯的种苗种一部分。”
“其余人继续翻地。”
说完,便带头动起手来。
时间紧迫,必须得尽快将育苗下地,不然就真的晚了。
一直忙碌到太阳西下,安喜才捶了捶腰。
两辈子都太久没干过活了,一下子干的太猛,真有些撑不住。
“今天就到这,大家先回去吧。”
吴婆和刘氏提前回了庄子做饭,几人干完活回去,正好有的吃。
即便路上,安喜也不忘交代他们。
“地里的事不要对外声张,只管按我吩咐的做。”
“缺什么,去县里找我,我想办法弄来。”
这些地,很可能关系到袁家人的未来。
不能懈怠。
张叔和钱东钱来纷纷应下。
东家这么在意,他们自然不敢不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