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旧事,压在他心里很久了。
他不怕被人知道,更不怕被人提及;
只怕有生之年都不能为家人亲友报仇。
“当年,朔方死了很多人,蛮夷甚至攻占了整个朔方郡。”
“如果不是最后关头,樊国公及时带兵赶了过来,跟蛮夷苦战三年,保住了朔方郡。”
“说不定现在朔方郡早就不属于大越了。”
张叔说到这,眼眶微红,但仍然坚定的看着安喜。
“我坚持留在朔方,是因为我要亲眼看到蛮夷覆灭,尤其是蛮夷的大皇子。”
“是他闯进朔方,发布了见人就砍,见房就烧,见物就抢的命令。”
安喜不是本地人,今天也是第一次听到朔方的旧事。
她无法想象当时朔方的惨状到了什么地步。
但读书时听过的一句话,她仍然记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叔因为这个执念留在朔方,合情合理。
“张叔,我买下庄子,平时确实需要人打理。”
“你若是愿意留下,我欢迎。”安喜看着张叔淡笑道。
张叔立刻弯腰道了一声谢。
唐老板也松了口气,好歹能让张叔在熟悉的地方好好活着。
“不过……”安喜顿了顿,继续道,“我们必须签订为期五年的契约。”
“五年内,你忠于我,不得背叛,我保证你的日常生活。”
“五年后,若你有其他打算,尽可随意。”
张叔没有多犹豫就同意了。
对于这个要求,他和唐老板都说不出什么不好。
唐老板没有约束他,那是出于恩情。
可他对袁姑娘却并无恩情。
照规矩办事对双方都好。
庄子的事谈妥之后,天色也彻底暗了下来。
安喜交了订金,跟唐老板约定好明日到县城办手续;
然后便带着晴天和三柱赶紧离开。
“三柱,你跟我们一起,先让马车送你回家,我跟晴天再回城。”
安喜如是安排。
这会儿天都黑了,让三柱再走路回去肯定不行。
三柱摇头拒绝。
“安喜姐,不用了,我是个男人,又认得路,走回去就行了。”
“你们赶紧回去,晚了不安全。”
安喜自然不同意。
孙三柱路上要是出个什么意外,她拿什么赔给苗阿翠?
“行了,就算你不嫌晚,你娘跟你妹妹肯定在家等着你,早点回去她们也安心。”
安喜于是找张叔问附近谁家有骡车或者马车,先租来用用;
价钱高些也无妨。
正巧,庄子上就有。
唐老板也不吝啬,干脆让张叔送一送三柱,路上也做个伴。
双方都很乐意。
回到城内。
安喜和晴天真是又累又饿又热,恨不得立马灌下两碗凉粥。
幸好蔡嫂子和小春都是手脚勤快的人,两人回家就有的吃。
安喜越发觉得这钱花的值。
只是这庄子一买,后续的花销就更多了。
今天忙着庄子的事,都没时间看铺子,还是得找个人单独管理画店。
后续种地肯定也得请人。
庄子上虽有张叔看管,但平日打扫和做饭也需要人手。
想到这些,安喜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技能。
地里还有唐老板的粮食,暂时腾不出来,至少得耽误一个月。
只有两亩沙地能先用起来。
眼下的时节,她想赶场试试种秋玉米和早冬薯。
普通红薯需要的土壤条件没那么高,基本各种土壤都能种,产量稳定还高。
玉米的话,对水和养分的需求相对高一些;
沙地的孔隙度较高,通气性和透水性较好,就是保水保肥能力有些差;
直接种怕是产量不好。
得去空间买些肥料,把地先养养;
再买些品质好的空间育苗,应该能在今年抢一波收成。
就先用沙地来个试验吧。
总比废在那强。
只是绕到最后,还是回到了钱的问题。
“姐姐,你在想什么?”
晴天伸着手在安喜的眼前晃悠。
安喜立马将思绪收了回来。
方才想事情太出神,忘了正在吃饭呢。
“我在想沙地里能种什么。”安喜一边吃,一边对晴天道,“我偶然在书上看到过红薯和玉米两种粮食的介绍。”
“尤其红薯,对地的要求地,说不定能在沙地种出来。”
晴天两眼茫然。
她从没听说过这两种粮食呢;
可能是她没读过书的原因?
一旁的蔡嫂子忍不住好奇:“东家,敢问玉米和红薯是什么样的?”
“我长这么大,从未见过这两种粮食。”
“好吃吗?”
蔡嫂子倒没多怀疑。
普通老百姓没见过的多了去了,只单纯以为玉米和红薯是贵人家才有的东西。
安喜只随意答道:
“我也是偶然在一本很旧的杂书上看到的,也没吃过。”
“许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途丢失了。运气好,被我翻到了。”
红薯和玉米是明代才传进来的食物,包括土豆。
大越眼下还没有,她也不好描述滋味。
“东家容我多句嘴,就算是老祖宗留下的,但也失传了。”
“您真要种,咱们要去哪儿找种子呢?”
蔡嫂子不免有些急。
东家买了那么多地,要是种不好可怎么办?
沙地本来就是废地,种啥都没用;
要是能找到东家口中的玉米和红薯的种子,试试无妨。
要是找不到,也是白折腾功夫。
安喜也不好跟蔡嫂子说的太多,只搪塞了两句。
说早前没买地之前就有这个打算,已经私下找人各地去寻了。
“说不定过几日真就寻来了。”
说完,安喜专心吃饭,也不再搭理蔡嫂子。
蔡嫂子见状,也识趣的没再开口。
只心里还是担忧;
想着得空了,找路过的商队或者走镖的人仔细打听打听。
也不知道这两种粮食的种子长什么样?
“姐姐,我相信你,咱们一定可以找到种子的。”
晴天轻蹙眉头,重重的点头,以示郑重。
安喜笑了起来。
吃完饭后,安喜让小春带着晴天洗漱休息;
自己则找空隙去空间弄了点小食方子,和蔡嫂子闷在厨房研究夏天的小食。
---凉面。
没办法,眼下她缺钱缺的厉害,必须赶紧弄些副业挣银子。
两人一直折腾到戌时末,才终于将凉面弄了出来。
蔡嫂子严格按照安喜给出的步骤进行,做好后,拌好调料,配了些爽口的小菜。
先装了一小碗递给安喜尝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