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流水,辉叔来港岛已经三天了。
这几天除了第一天买衣服时,他提了自己的想法。再没说过什么。
当时他就明白了,自己没什么见识,说了等于白说。
与其让林祖辉教育,不如安静做个旁观者。
先了解他,了解他的生意,了解这座城市再说。
他摒弃了自己的想法,克制了想说话的欲望。
只是一直安静的跟着林祖辉,看他怎么跟律师聊天,怎么跟下属沟通。
怎么交代下属,去约地盘上的业主谈生意。
怎么和另一个黑社会老大谈生意。
几千万的生意,两人随便聊了几句。
就约定对方的儿子过几天回来,到时直接签合同,钱都可以先打过来。
也跟林祖辉去他经营的夜店转了转。
林祖辉像上班族多过像黑社会,他每天准时出门,每天都衣冠楚楚。
和所有人说话,都客客气气。
每天准时下班,没事就回家吃饭。看看报纸,看看书,一天就过去了。
只在跟环保公司负责人沟通时,才明白他真是社团大哥。
辉叔清楚的记得,林祖辉当时说了什么。
先找环保署,消防署。给那些不好沟通的小老板,找找麻烦。
再不听话,就找人堵他们的环卫车,给工人都打一顿。
还是不服?把他们的环卫车烧了。再堵住这些老板,腿都给他打断。
他的公司要兼并,整个油尖旺的小环保公司。
官方他花钱搞定了,社团他也摆平了。
现在这帮小老板敢拦他的路?
先试试,是不是真有九条命再说。
今天林祖辉照例准时下班,之后带着他去安保公司转了转。
此时已经吃完晚饭,他刚洗完澡。
今天他心情不错,安保公司的负责人陈甲魁,跟他都是部队出身。
他们多聊了几句,还约好了。
对方要是过海,可以去博社找他玩。
“咚咚咚。”
“谁?”
“辉叔,来书房聊聊。”
听到是林祖辉的声音,他知道肯定要摊牌了。
这几天都没多聊,现在就是最后一次选择机会了。
-------
此时林祖辉跟三天前一样,坐在主位抽烟。
辉叔走进来,他也没说话。
只是微微抬头,示意烟在桌上,自己拿。
等辉叔把烟点上,他才缓缓开口。
“辉叔,你这几天都跟着我。”
“我具体在做什么生意,是什么样的人,你也了解了。”
“当时我说再说,现在就是再说的时候了。”
“能不能来帮我?环保公司我想做成家族企业,只要你愿意过来,以后四眼可以给你腾位置。”
林宗辉哪怕有所预料,此时内心也是一阵巨震。
什么?
环保公司,刚融资一个亿!
这是一个亿!不是一万,也不是十万!是整整一个亿!
四眼之前在办公室跟林祖辉汇报工作进度。
说的很清楚,控股公司投资4000万,随时能用。
另一个股东的1000万,随时可以到账。
当时还有5000万没进来,林祖辉当场打电话给另一个股东。
对方答应,合同过几天签,钱随时可以打过来。
林宗辉极为为难,但想想年迈的父亲,还有几个孩子。
他是独子,要是到港岛来。
孩子当然都可以接过来,父亲呢?
宗族呢?
他这一支,一直是二房房头。
都不管了?
这里是有锦衣玉食,但谁也不能保证,能一辈子富贵,危险他不怕。
但家族传承,不能断在他手里。
想清楚自己的追求,他坚定了内心。
“阿辉,算了吧。”
“我是家中独子,我爸在村里待了一辈子,当了一辈子房头。”
“二房的门楣要靠我撑起来,来了港岛,锦衣玉食又怎样?”
“上次你花了几十万吃顿饭,不还是没吃饱?”
林祖辉没说谎,家族企业的想法是真的。
环保公司是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港府不会让环保公司随便倒闭。
很多偏远地区的环保公司,都是靠政府补贴生活。
要是能搞成家族企业,正好合适。
家族企业,利润高不高不重要。甚至还要避免别人眼红,最好投入大,收入一般。
没人眼红才能长久。
环保公司刚好合适,做这个要黑白通吃,经营人脉。
现在利润虽然不错,但只要后续不使劲涨价,过几年也就不算暴利了。
投资还大,环卫车、设备、分拣场地、甚至做大了还要建垃圾处理厂、发电厂。
投资不是一般的大。
他要能形成垄断,正常来说没人轻易敢挑战他。
倒不是怕他,而是成本太高。
失败的要血本无归,完全就是赌博。
赌赢了,也赚不了大钱。
辉叔见他一直不说话,显然不满意,只能继续解释。
“阿辉,上亿的大生意,就算我答应你。我一个乡巴佬能做好?”
“现在负责的那个四眼,本事比我大的多。”
“你别老想着自己人,还是要看有没有本事的。”
林祖辉也没想再劝,其实他知道,辉叔大概率不答应。
宗族在他心里,比他自己的富贵重要。
家中长子,从小就被培养宗族为先,他不会为了富贵甩掉家族的。
“不说这些了,你是二房的顶梁柱。”
“我现在要拆房梁,要是二爷知道,估计得拿棍子伺候我。”
辉叔给他逗笑了,还记着他爹当初抽他呢。
“呵呵,那是你小时候调皮,给我爹的鸡偷跑了。”
“可不得抽你?”
林祖辉想想,干脆不提让他留下,自己在对岸的生意他能帮上忙。
蔬菜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放在海陆丰也没什么。
海陆丰到港岛,陆运200公里,也就两小时车程。
也算造福家乡了。
种菜,养猪还能不会?
再说自己有钱,他们种不好,找农学院的教授去手把手教,还能种不好?
到时直接出钱,在那建个实验基地。
只要经费给的多,自然有学校愿意派教授过去。
“要不这样,之前聊过那个生鲜超市。”
“我准备在对岸建个蔬菜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
“我们村离港岛也就200公里,开车2小时的事。”
“就建在博社,我会派人过去搭架子,你顺便帮我管起来。”
辉叔想想,按理来说,他应该答应。
但这不是搭把手那么简单,他真能做好?
“阿辉,我现在除了领一份副主任的工资,就帮人做做门窗。”
“算是半个木匠,你觉得我能做好?”
林祖辉明白他的顾虑。
“刘邦起家靠沛县,朱元璋起家靠凤阳,真是因为恰好这两个地方出能人吗?”
“古代几千万人口,动不动刘邦、项羽,曹操、刘备、孙权。群雄并起。”
“代表什么?代表机会大于才能。”
“我们现在有近10亿人,按人口,我们有几十个刘邦、几百个诸葛亮。”
“可是这些人呢?”
“没机会而已。”
“试试吧,说不准你也是刘邦呢?他48岁还在看村口的狗打架。”
“能有什么本事?能有什么见识?”
“不还是成了一代雄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