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县衙,一名衙役突然跑了进来报告:“知县大人,典史大人,海寇,海寇又回来了!这次,这次船更大!”
海寇再回来阎应元能想到,但是回来的这么快,船还更大了,阎应元是没想到的。
当然不管海寇有多少人,有多厉害,阎应元作为江阴县的典史,保卫一方的责任还是不能丢的。
“召集所有人去黄田港!”
黄田港码头,此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按理说海寇来了的话,人应该都跑了。
“让一让,让一让。”阎应元带着满心疑惑,阎应元从人群中间挤过,来到了码头靠江的那一边。
刚挤过人群,阎应元就远远的看到两艘巨大的沙船正在靠岸,这两艘沙船上,两面大大的明字旗和甲板上军容严整的将士,证明了他们官船的身份。
“你怎么探得,这明明是官船,哪里是匪船?”阎应元数落了假报军情的衙役一顿。
当然能坐这么大官船的也不是一般的人物,阎应元赶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准备迎接船上的人。
船一靠岸,船上下来的人,立即让阎应元喜出望外,这人不是自己的恩公郑森还能是谁?
“恩公!好久不见!”阎应元激动地拱手作揖道。
“应元,好久不见。你怎么来到江阴了?”郑森惊讶的问道。
“正月不是抓了个建奴细作,知府给俺报了功。后来江阴典史出缺,吏部便将俺调过来了。”阎应元解释道。
“恭喜,恭喜。”
“俺听说,恩公奉陛下之命,组建登莱水师,怎么会到江阴来了?”阎应元问道。
“陛下命我一路北上清剿海寇。我得知平洋沙上有一群以顾三麻子为首的海寇,我便带队将他们剿了。”
听到郑森把顾三麻子给剿了,包括阎应元在内的岸上众人都惊呆了。因为这顾三麻子已经盘踞在平洋沙沙洲好多年了,官军多次进剿而不得。前几日,阎典史更是带着衙役和乡勇付出了十来人牺牲的代价,才好不容易才将他们击溃。
没想到郑森一来,这群海寇就被剿掉了,这么容易的吗?
一旁的知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连忙追问道:“那匪首顾三麻子呢?”
“被我们打死了,尸首我都带来了,另外我还抓了100多名俘虏,也一起带来了。还请诸位将他们扣押。”
说罢郑森便打招呼让船上的人,把顾三麻子的尸首和100多名俘虏都带上了岸。
等待仵作验完尸,众人这才彻底相信顾三麻子已经死了,平洋沙沙洲上的海寇已经灭了。
知县激动地紧握郑森双手说道:“将军,我代表全县的百姓感谢您。您帮我们除了一大害啊。”
“哪里,哪里,这一切都是陛下英明布置,末将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来人啊,设宴,今晚我要好好招待一下诸位将士。”
“大人不必了,还请借我4匹马一用,我要赶紧去南京。”郑森婉言谢绝道。
郑森不是不想尝尝本地特色菜,只是剿掉海寇这事虽然有皇帝的旨意,但自己并没有给太仓卫打招呼。更何况那平洋沙洲上还有不少村民呢,如果放任不管,最终又会冒出来顾四麻子、顾五麻子。
知县一看郑森确有急事,也不再挽留,只是说等郑森回来时再好好招待。
郑森骑上马,带着蒋虎就直奔南京而去。此次去南京是去找朱国弼帮忙,将平阳沙洲上的百姓都编为一个千户所。这样一是不会受镇海卫的欺负,二是也可以将这帮百姓管理起来,屯田种地,还有俸禄可领。这年头就算当军户再没出路,也比当黑户强。
虽然郑森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去见朱国弼,但是为了平洋沙洲上的百姓,郑森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做。
……
南京抚宁侯府,朱国弼的书房内,朱国弼和郑森两人一人坐在主座,一人坐在客座上不断的品着手里的茶,一句话也没说。
最后还是朱国弼先坐不住了,开口说道:“贤侄啊,最近老夫家中琐事甚多,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末将此时前来确实唐突了,还请抚宁侯……”郑森还没说完。
朱国弼便自顾自的讲起来了家里的事:“要说这事吧,也很难开口。哎,我那小女儿最近听不到媚香楼那美妙的音乐后,总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弄得我也是一筹莫展。”
郑森尴尬了,这不就是在提醒自己吗?
于是郑森又解释:“抚宁侯,此事……”
朱国弼不等郑森解释,又说道:“可怜我那闺女,琵琶也不弹,书画也不练了,女红更不做了,每日就望着府里的那片树林发呆。”
‘行吧,这下自己不牺牲一下自己的色相是没办法了。’郑森在内心里直摇头。
“抚宁侯,末将最近新造了一种乐器,又专门为此乐器编了不少首乐曲,末将愿将此乐器和这些乐曲送给小姐,或许能治得了此症。”郑森心一横说道。
听到这话,朱国弼眼睛里立马放了光,他随即答应道:“如此甚好,我立即安排。”
抚宁侯府的花园内,郑森搬了张椅子坐在了树林之中。抚宁侯的小女儿朱慧宁则坐在亭子里,用一道纱帘挡住了面容和身影。
郑森从树林里远远看去,只能看到朱慧宁朦胧的身影,具体长什么模样,或丑或美根本看不清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未出阁的姑娘在这个时代,是不能随便见外人的。
抚宁侯包括寇白门在内的妻妾,此时也都坐在连廊上听听这新乐器到底能弹出什么样美妙的音乐。
郑森清了清嗓子,便夹着尤克里里弹唱了起来。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
……
郑森不愧是应天府公认的曲艺大师,在院子里他一连弹了十首足可传世的名曲,把在场所有人都迷得如痴如醉。要不是天色已晚抚宁侯还不会放过他呢。
抚宁侯心情大好,他拉着郑森回到书房内说:“贤侄真不愧是曲艺大师,一连十首乐曲不带重样的。哦对了,你这新乐器叫什么名字?”
“尤克里里。”
“尤克里里?这名字好怪。”
“这是从琉球以东一座小岛上传来的乐器,其音清脆悦耳,甚是美妙。”郑森说完便把自己手里这把尤克里里递到了朱国弼手里。
朱国弼的手指轻轻拂过琴弦说道:“甚妙,甚妙。”
“这把琴,末将就送给您了。”郑森说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朱国弼收下琴后问道:“哦,你这次来找我所为何事?”
“末将想请抚宁侯将太平沙洲上的村民划为军户,编成一个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