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方以智预想的一样,敲击之后,火药迅速被雷汞的火焰点燃了。
“你回去休息吧,建厂的事儿回头再想。明天我给你拿四份武器资料来,你好好研究研究。争取和这雷汞厂同一时间做出来。”
郑森要给方以智的资料四份资料,分别是火帽、米捏枪、龙骑兵转轮手枪和拉火管的设计资料。没办法,在缺少战马的情况下,除了争取更多的百姓支持外,在武器方面取得优势才能让郑森在野外战场上面对八旗骑兵时不至于吃了亏。
方以智作为科学家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特别是方以智此时心里憋了一股气,想要做出更好的武器交给自己的老爹,好让他带兵把张献忠打回去。
想到这点方以智不顾疲倦,请求道:“师傅,我不累,您赶紧把资料交给我吧。您早一天给我,明军将士们就早一天用上新式武器。”
郑森哪能随了方以智的愿,他用老师那不容质疑的威严口吻命令道:“回去休息!”
……
崇祯十四年腊月二十八,崇祯皇帝看着桌子上左边摆放着的各地送来的恭贺新年的题本笑不出声来。因为桌子右边放着更高的各地送来的近一年来的天灾题本。
从陕西到山东,从北直隶到河南,到处都是大面积干旱粮食绝收的消息。更可怕的是,郑森所说的鼠疫已经在顺天、北直隶、河南和安徽开始大面积蔓延。
虽说顺天府有郑森提前做布置,人口死伤的情况比周边好很多。可是仍然有5000多人死在了崇祯十四年的这场鼠疫里。
除了天灾之外,张献忠所部已经在湖广四处攻城掠地了许久。在河南的李自成攻破了洛阳,将自己的叔叔福王朱常洵点了天灯。还有关外,蓟辽总督洪承畴、东协总兵曹变蛟等洪承畴所部的残部,被围在了松山。这些坏消息的传来,让崇祯感到越发绝望。
“哎,朕的大明是要亡了吗?”崇祯抚摸着这一堆堆写着各种坏消息的题本,叹息道。
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听到这句话,也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吱声。他伺候崇祯这么长时间了,还从没见过崇祯如此绝望过。
崇祯刚叹息完,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弘德殿,禀报道:“陛下,登莱水师郑森郑将军奉您的旨意,已经进宫了。”
郑森现在是崇祯最想见的人了。于是崇祯立即一扫脸上阴霾吩咐道:“快领他来见朕。”
郑森进了御书房,刚要行礼:“臣…”
崇祯急切的向郑森招了招手说:“不必了,快到朕身边来。”
说实在的,被崇祯整这么一出,郑森还有点不习惯。因为原来见崇祯时,他总是让人把把礼数尽到,才开口和下臣对话。
“遵旨。”郑森说完便赶紧来到了崇祯的身边。
“你现在有把握拿下台湾吗?”崇祯问道。
郑森觉得崇祯又缺钱了,他想要尽快用大量的资金,再组建出一支能打过满清的明军来。于是追问道:“有,陛下是要臣现在就去拿下台湾,给您把钱拿回来吗?”
崇祯没有回答郑森的问题,又问道:“拿下台湾后,如果红毛夷反扑,你挡的住吗?”
“红毛夷大本营远在巴达维亚,补给一趟十分困难。臣保证,只要拿下了台湾,红毛夷断无再夺回去的可能。”
“朕还听说台湾瘴疠横行,可是事实?”崇祯又问道。
“确实如此。不过所谓瘴疠,主要还是疟疾。是一种由蚊虫叮咬而引发的疾病。只要做好了防蚊措施,患疟疾的概率还是不高的。”
郑森很奇怪‘崇祯不是为了钱嘛?怎么又谈论起了疟疾的事?’
“从现在算起,你多长时间可以拿下台湾?”崇祯急迫的问起了郑森
“现在是腊月,马上就要到正月了。台湾沿海要是到了五月,就该开始刮台风了。到时候若要去进攻,恐怕要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从现在开始算,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臣和家父要备粮调兵,时间上颇为紧迫。臣恳请陛下,待到明年九月,台风季过后再进攻。”郑森解释道。
崇祯摇了摇头否决道:“不可,时间太久了。朕在红毛夷那里的钱朕可以都给你,但是朕就给你半年时间,半年后朕要看到台湾岛上,没有一个红毛夷!”
‘崇祯这是催命鬼啊,连钱都不要了。你这是整的哪一出啊?’郑森心里虽然是这么吐槽的但是嘴上还是要争取一下的。
“陛下,时间……”
郑森话没说完就被崇祯打断:“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父子俩这些年一直在往台湾移民。朕只不过也是想给那些流民一条出路,不让他们冻饿而死。
但是现在正是朕用你们父子的时候。此时你要不答应,我就治你们父子个拐带百姓出境的罪名。”
郑森看的出来,崇祯这是下了决心要让自己半年内拿下台湾了。现在回去就造反吗?显然还不是时候。此时只得先答应崇祯了。
郑森表现出一副屈从的样子拱手作揖道:“臣及家父多谢陛下的恩荣。臣及家父定当在半年内为陛下赶走红毛夷,取下台湾。”
这话崇祯爱听,他那挤成横断山脉的脸,再一次绽放出了笑容。
崇祯拍了拍郑森的肩膀笑着说道:“好,果然是朕的肱股之臣。王伴伴,赐郑森飞鱼服,加锦衣卫千户,荫一子。”
“臣郑森,谢陛下盛恩。”
郑森谢恩后,在心里吐槽道‘今年这年也过不好了。得赶紧赶回福建去。必须在明年台风季来临之前拿下红毛夷。’
“令堂那里朕会通过八百里加急去告知。你有什么话要对令堂说也可一并书信告知。”
“臣遵旨。”
‘崇祯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还怕自己的爹推脱不遵旨,要自己一并写封书信送回去。’郑森无奈的在心里摇了摇头。
写完书信后的郑森,甚至没有去东宫跟太子请安。便马不停蹄的去‘乡音’乐器铺,找陈启要情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