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郑成功身着华服从祈年殿里缓缓走出。他目视前方,踏着沉着而又有力的步伐,在丹陛桥上缓缓的向南走去。两边的松树就像一个个挺拔有力的战士,拱卫在郑成功的两侧。
“娘,那就是郑将军吗?他穿的好像戏里的皇帝呀。”道庞的稚童好奇的骑在母亲的背上,隔着梧桐卫队的护卫,注视着郑成功问道。
“是啊,那就是郑将军,咱们的守护神。”稚童的母亲回答道。
“他好神气哦。娘,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保境安民,复兴华夏!”稚童说道。
“好好好,可是你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变成像郑将军那样的人吗?”稚童的母亲询问道。
稚童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有个有钱的爹?”
“……”稚童的娘一阵无语后,苦笑道:“儿啊,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看,你现在上的小学就是郑将军主长办的。就连你们用的课本,据说也是郑将军编写的。
你看,郑将军就是这么知识渊博。所以说只有知识渊博的人才能成为郑将军那样的人,懂了吗?”
稚童又想了一下,说道:“我懂了娘。我学习,能使你快乐。”
稚童的娘:“……”
虽说天坛开放,谁想来观礼都行。但其实能来现场观看祭天大典的,也只有招讨军的家属们。此时人多眼杂,薛国观可不想闹出什么麻烦来。
郑成功的步伐看似沉重,实则一点也不轻松。这套礼服死沉死沉的,下半部分的袍子还时不时拖到地上,自己稍走快一点,就会有踩到袍子的风险,因此走起来必须小心翼翼的,既不能快也不能慢。
等到郑成功穿着这身礼服从右侧绕过皇穹宇,来到圜丘之上的时候,整个人都快累瘫了。
作为同学会成员,郑成功是个实实在在的无神论者,自认为人定胜天。祭天这种事儿,在郑成功看来就是浪费精力浪费钱。
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是十七世纪,老百姓就信这个,你不祭天还真是不行。
于是郑成功在给昊天上帝的牌位上完三炷香,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开始高声讲起了他的祭天祷文。
【皇天后土,日月昭昭】
维大明崇祯二十五年清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谨以山河为祭、铁血为牲,敢告昊天上帝:
自甲申国难始,胡尘蔽日八载,今我招讨军破多尔衮于紫禁,斩妖邪于通州,已复大明旧鼎于北京城头。三军痛饮永定水,百姓争传华夏冠!
孤今自领吴王,非图九鼎之重,实为天下苍生计!昔陈胜振臂犹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今百万饥民倒悬,岂容朱门酒肉臭?看这招讨大旗所至,分田亩、废苛捐、铸铁犁,誓要让华夏神州再无饿殍哭!
南京城里酸儒腐,中原道上豺狼嚎,云贵山中流寇窜——不过冢中枯骨!尔等听真:莫学那螳臂当车红毛夷,勿效负隅顽抗阿济格!我二十万铁军枪口蘸墨,正待写就\"天翻地覆慨而慷\"!
三军将士且看:燕山雪化作长江浪,黄河涛连着珠江潮!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两失!今岁秋粮入仓时,定教六合烽烟尽,要让八荒稻菽香!
皇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土有义,托重任于布衣!这祭坛上摆的不是三牲五鼎,是冀北老农交的公粮,是胶东织女缝的军衣!试看明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铁甲铮铮,山河为证!尚飨!
郑成功这篇慷慨激昂的祭天祷文刚刚念完,九九八十一响礼炮在圜丘西侧的广场上赫然炸响。虽然离得远的百姓们没听清郑成功到底讲的什么。
但这一声声礼炮声,也让百姓们明白了这场几天大典来到了最高潮的时刻。
典礼结束了,郑成功又穿着这折磨人的礼服从圜丘上下来,再次绕过皇穹宇,亦步亦趋的回到了祈年殿。等到了殿里,当李丽雅好不容易帮助郑成功把礼服脱下来时,却发现郑成功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郑成功喘了口气,说道:“这礼服啊,确实漂亮。就是穿起来太折磨人。改天我设计一套舒适又不失庄重的新唐装出来,以后便以新唐装作为礼服。”
“呀?少爷你还会设计衣服?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李丽雅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吗?招讨军的军服就是我设计的,怎么样漂亮吧。”郑成功补充道。
“漂亮是漂亮……可是你怎么光知道给自己设计,就不想着给你媳妇我设计些漂亮的服饰?”李丽雅撅起小嘴不满意道。
“我这不是忙嘛,进了京城以后事情一件接一件的。旧官员要安排,咱们招讨军的将士家属要安置,现在还要督促百姓们不误农时抓紧春播,不然误了农时,到了夏天收不上来粮食,咱们招讨军可就没有军粮了。”郑成功解释道。
“忙忙忙,从十年前开始你就一直忙忙忙。哼!我不管,今天晚上你有天大的事都得放下,必须回家!否则你就别回来了!”说罢,李丽雅扭头就离开了祈年殿。
看着李丽雅离去的背影,郑成功呆住了,不知道李丽雅这是怎么了。
“今晚你回去吧,现在各方已经安定了,各项事务我盯着,出不了事的。”薛国观笑着安慰道。
“多谢薛大人。只是,这是个怎么回事儿?这么多年了,我头一次见丽雅跟我发这么大火。”郑成功左思右想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薛国观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郑成功问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真不明白!”郑成功十分诚恳的点头肯定道。
薛国观划燃火柴点燃了一支吕宋牌卷烟,吸了一口后,意味深长的说道:
“老百姓愿意给咱们交粮,还不拖欠。可有些人就是不愿意给家里交粮,还总欠着。咱们要是收不到粮税,将士们没有粮吃,能没有怨言吗?”
郑成功被薛国观一语点醒,恍然大悟道:“险些误了大事,多谢薛大人救我,今晚就拜托您盯着了,我现在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