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苗歪七扭八的,不是那种横竖整齐的插秧,而是抛秧。
差不多已经死掉了一半。
顾云又去西面,看了看自家那二十亩旱地。
种的是粟(小米)、黍(黄米)、高粱和大豆。
顾家村族长日日组织村民来浇地,庄稼才大部分都活着。
旁边是邻居顾三爷家的旱地。
与自家相比,他家地里的苗则要好上许多,他们家青壮多。
若不是族长和村民们帮忙,就靠原身姐弟俩的话,地里会更糟。
去年秋收时,也是族长组织人帮忙把粮食收回来的。
如今安平河有了她放的泉眼,日后就不缺水了。
回家前,她又跑去安平河。
顾云看到河水已经涨了一点点。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还是通知一下村里吧。
她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
“安平河涨水啦!”
“安平河涨水啦!”
“安平河涨水啦!”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不大一会,就有人群往安平河这边跑来。
最先跑来的是自家族长的大儿子顾大伯,他和原身父亲是同辈。
族长家和自家,算是本家,不过已经出了五服。
顾大伯满脸通红,扯开嗓子大声喊道:“大丫,安平河真的涨水了吗?”
顾云看着顾大伯风风火火地跑来,点了点头道:“嗯呐。”
当顾大伯亲眼看到昨天快要断流的安平河,突然就涨水了,心中直呼神迹!
他眼圈瞬间就红了,毕竟,要是河水干了,庄稼就完了,庄稼要是完了,人也就跟着完了。
都说可以选择去逃荒,不说故土难离,就说一场逃荒下来,还能剩下多少人?
当流民的苦,那种四处飘零,无家可归的感觉,谁懂啊?
不大一会儿,钱家村的族长也带着钱家村众人来到了河对岸。
一时之间,安平河两岸的顾家村和钱家村众人,像疯魔了一般,又是跪地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又是磕头感激老祖宗保佑。
有个家,有块田。踏踏实实的种地就足矣。顾家村众人的要求真的不高。
顾家祖先,也是逃荒到这的。据说,当初出发时两千多口,可最终活下来的不足三百。
顾云继续往家走。
到了大门外时,顾云快速检查一遍周围,嗯,没人。
她从空间养殖区抓了只兔子,用牧草捆住,拎着就推开了大门。
刚走进院子,就看到大毛在整理物品,之前村里一直传要逃荒。
顾云:“大毛,安平河涨水,不用逃荒了。”
大毛:“真的?!”
顾云:“嗯呐。”
大毛:“呀,兔子?唔…”
看到顾云手里拎着的兔子,大毛大声说了几个字,就用小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儿!
大毛声音放低:“姐,你在哪抓的?真厉害!”
他以后也要像自家姐这般。
似乎想到了什么,大毛赶紧询问:“姐,你不会进深山了吧?有没有受伤?”
顾云看大毛弟弟急了,立刻解释:“没受伤,也没去深山,我在山脚挖野菜,这兔子突然窜出来,为了抓它,可费不少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