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被呛了很生气,但也拿她没办法。
总不能当着大队长的面吵架,但心里却是将肖青予记在了小本本上的。
下乡知青想要回城很难,她家里虽然有些势力,但在这风口浪尖上,也不好做的太过。
来之前,她妈妈就说过,接下来的两三年里,钱票不会缺,但她必须留在乡下。
两三年中,她不信没有机会收拾肖青予。
哼!还没有人得罪了她徐妍,还能全身而退的!
肖青予:????
这就得罪了?
20分钟后,几人再次启程。
这回,没有再休息,直接回的村。
刚进村,入眼的就是一块块水稻田,现在正是抽穗的时候,看起来十分喜人。
可能是正赶上上午放工,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在路上走着。看见几个新面孔,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队长,这是又来新知青了?”一个婶子搭腔。
“嗯。”刘增福点点头,并没有说太多。
其他人看见大队长的表情,也没有再问。只是前前后后的打量着一行人。
虽然之前的知青,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并不怎么好,但是有新面孔,大家还是止不住的好奇。
“又来了这么多知青,这下知青点又好热闹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次来的知青,无论男女,长的都不错啊。”
“那更完了,村里也要热闹起来了。”
“那倒是,哈哈哈哈。”
两个妇女凑在一起小声蛐蛐着,时不时还传来一阵笑声。
肖青予耳力好,将她们的谈话听了个全。
看来这些知青在村里搞出不少事儿啊,不然人家也不能是这副看好戏的德行。
刘增福没有逗留,甚至还加快了速度,一直将牛车赶到知青点才停下。
此时的知青点也很热闹,知青们都在井边一边清洗自己一边聊着闲话,厨房正烧着火在做饭。
“张知青!张知青在吗?”
牛车停下,刘增福冲着知青点里面喊。
“唉,大队长我来了。”
一个男声传来,然后从大门走出来一个年轻男人,朴实的国字脸,是这个年代人们喜欢的相貌,看起来憨憨的。
“这是新来的知青,你给安排下。”
刘增福说完,转身就要走。
“大队长等一下!”张学文及时拉住刘增福的胳膊。生怕小老头说完就跑,跟前几次一样不负责任。
“大队长,你也知道,我们一共就两个房间,一个房间能睡下6个人,现有的男知青5人,小张知青自己盖了房子,空出一个铺位,也就是剩下2个位置,可是今天却来了4人,这根本住不开啊。”
刘增福也有些犯愁。
他何尝不知道住不开,但村里就这么个情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钱,他怎么盖房子?
“先挤一挤吧,以后再说。会给你们想办法的。”
“大队长,你要是说多一个人,挤挤就挤挤吧,现在是多了两个人,再挤根本就睡不好觉,休息不好,上工也没力气啊大队长。”
这时,里面的知青也走了出来。
“是啊,大队长,我们女知青现在有5人,只剩下一个床位,但今天来了3位女同志,这让我们怎么睡?”
女知青里的刘淑英也连忙发表意见。
他们这个大队长贼得很,最擅长的就是和稀泥,每次找他说点事儿,能混过去的,他绝不会多问。
今天也是赶巧了,大家都在,不趁着现在把事情说清楚,过后再想找他就更难了。
刘增福皱着眉头,也很为难。
“不然,你们商量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想要自己出来盖房子的,老规矩,宅基地不用花钱,只要出盖房钱就行。但如果你们回城了,房子归大队所有。”
肖青予心里有些激动。
原本她还想着,要怎么表达出自己想单独住的意愿,这不瞌睡了,就来枕头了吗?
不过,上赶着不是买卖,她没有第一个回复,打算让子弹在飞一会。
老知青们将目光都放在新知青身上。
他们这批老知青,如果想盖房子,早就盖了。之所以还挤在一起,不就是考量着单独住不合适吗?
“那个,打断一下,我想问,你们这是不是有一个叫张延清的知青?”徐妍开口问道。
这是她会同意下乡的第二个原因。
“张延清?有啊,你认识他?”
张学文看向新来的女知青。
“嗯,我认识他,我们是一起长大的,他住在哪里?”
“他啊,他自己建的房子。”
“那我也自己盖房子,就盖在张延清的旁边。”
徐妍有些兴奋,她终于要见到她的延清哥哥了。
众人的目光都在徐妍身上,谁也没有注意到肖青予此时正一脸看好戏的表情盯着徐妍。
哦莫哦莫,书中的大看点来了。
在书中,虽然坐火车时,杨婉宁是对许小磊产生了些兴趣的,但当她见了张延清之后,一切都变了。
张延清的脸,是她见过的所有人当中,长得最好的,除此之外,他爸手握重权,在京市是响当当的人物。
有钱有颜,性子还拽拽的,很难不动心啊。
徐妍则是张延清青梅竹马长大的邻家小妹,两家父母都有意让他们在一起,徐妍对张延清也是情根深种,奈何张延清他不开窍啊。
面对美女的追求死活不干。
在书中,徐妍和杨婉宁为了张延清,不知道做了多少蠢事。却依旧无法走到这位大佬的心中。
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是许小磊一直陪在她身边安慰她。
慢慢地,杨婉宁终于发现了许小磊的好,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多年后,徐妍也嫁人了。
只是直到书的结局,张延清依旧还是一个人,清醒又强大的生活在这世间。
想到这里,肖青予开始对张延清这个人感兴趣了。
她也好想见见,让书中女主对他一见钟情的脸,是怎样的一张脸?
肖青予的心里想什么?其他人不知,他们只是在听徐妍说想跟房子的时候,松了口气。
这不又能减轻一个铺位负担了吗?
刘增福突然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