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不久,小二送来洗澡水。
三人洗了澡,早早躺在床上。
奔波了一天,大家都很累,也没什么心思聊天,熄灯就睡。
不一会儿功夫,沈淮就听到爷爷的呼噜声。
刚开始声音还不大,渐渐的,呼噜声跌宕起伏犹如魔音贯耳,沈淮的耳朵饱受摧残。
“……”
制造睡眠噪音的是亲爷爷,我该怎么办?
沈淮用被子捂住耳朵,直到困意来袭,才渐渐渐睡去。
一夜无梦。
等沈淮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沈七刀和沈继业已经不在房间,不知去了哪里。
洗漱完毕,沈淮下楼找人。
“三郎,这边。”
大堂靠窗的位置,沈春兰一身绯色绸衣,头戴银质发簪,笑容温柔的朝沈淮招手。
“外公,舅舅,表弟来了。”林致远激动的起身,快步朝沈淮走去,“表弟,好久不见,昨晚睡的如何?”
“致远表哥,好久不见。”沈淮开心的看着面前的表哥,“我睡眠一向很好,倒是表哥,来了也不叫我,害我起晚了。”
“我本来想上去叫你的,但我娘不让,说你赶了一天的路,让你多睡一会,我这才没上去的。”
林致远说着,把沈淮拉到位置上,让他坐在自己旁边。
“大姑。”沈淮笑着打招呼。
“好孩子,过来让大姑抱抱。”沈春兰挤掉儿子,稀罕的将侄子抱在怀中,“比去年高了不少,也长肉了,小胳膊也结实了,不错不错。”
沈继业笑着说道,“三郎这两个月开始帮家里干农活,摘桐果的时候,满山跑,摔着了也不喊疼,晚上吃饭也比平时多吃了大半碗,小身板能不结实么?”
“能吃是好事。”沈春兰松手,让沈淮坐到位置上,“菜准备凉了,三郎快点吃,等会让你表哥带你出去转转,顺便买点好吃的。”
桌上有三道肉食,两道素菜,还有一锅汤。
“表弟,这个鸡腿是特意留给你的。”林致远把大鸡腿夹到沈淮的碗里。
“谢谢表哥。”沈淮也夹了个鸡中翅给他。
然后依次给其他三人夹肉,“大姑,爷爷,爹,你们也吃。”
“弟弟,爹,三郎在家也是这般贴心么?”沈春兰心情熨帖的问了一句。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很多东西教过一遍就知道怎么做。”
提及沈淮这个孙子,沈七刀觉得很长脸,“上次你弟不是教他识字么,你猜怎么着,这孩子学了几天,就把他爹教的给背下来了。”
“真的假的?”沈春兰一脸欣喜,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沈淮,“三郎,要不你背一段给大姑听听?要是背得好,大姑有奖励,怎么样,背不背?”
沈淮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他眨眨眼,故作迟疑,“可是我爹才教了一点点。”
这段时间太忙,进度很慢。
只教了二十行。
“没事,你爹教了多少,你就背多少。”说着,还推了推旁边的致远,“你表哥来年准备学四书,对《三字经》的内容很熟,不用担心我们大人听不懂。”
沈淮听言,视线不禁落在林致远身上。
这位表哥,比他大四岁,刚入学三年便准备学四书了,说明是个学霸。
“表弟,都是自家人,你别不好意思,背就完了。”林致远又给沈淮夹肉,“来,吃块肉壮壮胆。”
沈继业笑着催促,“三郎快点,也好让我们眼馋眼馋你的奖励。”
沈淮没在磨叽,从‘人之初’开始背,直到‘曰赤道,当中权’才停下。
整个过程,字句清晰,没有卡顿。
“大姑,我背完了。”
“好!好!好!”沈春兰再次将沈淮抱在怀里,语气激动,“爹,弟弟,三郎绝对是块读书的料,你们可要好好培养啊。”
她不懂侄子背的是对不对,但也知道侄子背的很顺畅。
瞧瞧旁边的儿子,都惊呆了。
可见侄子是有读书天赋的。
娘家人丁单薄,到了弟弟这一代,就这么一根独苗苗,可要好好培养才行。
沈七刀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你也看到了,三郎是有些天赋在的,家里打算来年送他去镇上读书,将来能有点出息。”
“来年三郎五岁,五岁启蒙刚刚好,我家致远也是五岁启蒙,今年升到丙班,若是明年月考考得好,很有可能升到甲班。”
说起儿子,沈春兰一脸自豪,“夫子还说,致远天赋尚可,让我们好好重视,争取在科举一途有所成就。”
“哇……”沈淮兴奋的拍手,“表哥好厉害啊,将来肯定能做举人老爷。”
能被夫子重视,说明是个潜力股。
而且,林氏家资颇丰,不愁没条件培养。
远的不说,秀才是可以搏一搏的。
在这穷乡僻壤,秀才也是光宗耀祖的存在。
沈七刀和沈继业也很高兴,看外孙\/外甥的眼神,如同看大宝贝一样。
林志远被看的不好意思,“外公,舅舅,你们可别听我娘吹牛,我在班上,勉强排进前五,可没我娘说的那么厉害。”
心里却是有点纳闷。
母亲平时挺谦虚低调的,不知道今天为什么突然在外公和舅舅面前吹起牛来。
要是第一名,吹就吹了。
可他才第五啊。
怪不好意思的。
要是沈淮知道林致远的心思,肯定能理解。
学霸嘛,都想争第一,不是第一,就觉得拿不出手。
“前五也很厉害了。”沈继业夹菜,“你在努努力,说不定就能排进三了。”
林致远瞬间头皮一紧,连忙找个借口,“外公,我吃好了,这就带表弟出去逛逛。”
说着,拉起沈淮的手就往外跑,直到远离客栈才停下来。
“表哥,我们去哪里逛?”看着喘气的林志远,沈淮大致猜到一些。
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
大姑自然不例外。
知道表哥有潜力,自然不会满足现状。
能排进前五,说不定加把劲,就能排进前三,甚至第一。
所以表哥的压力,他懂,所以聪明的什么也没问。
“去……”林致远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很兴奋,“表弟,我们去茶楼听先生说书怎么样?
我听我爹说,这次乡试,我们县出了个解元,你知道解元是什么吗,就是乡试考第一的人,可厉害了。
我还听说他是榆林镇的人,你知道榆林镇是哪里吧?”
“知道,我们来县城的时候,就路过榆林镇。”
没想到,今年乡试县里还出了个解元。
可恨他在村里,什么风声也没听到,跟个野猴子似的。
幸亏这次跟来县里,不然什么都不知道。
“对对对,就是那个榆林镇。”林致远越说越激动,“表弟,你将来也是读书人,不如跟我去见识见识,这样你也不算白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