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共堵了三个地方,最后分得四只老鼠。”沈淮进屋拿兜袋,“你们看看,都在这里了。”
兜里的老鼠是活的,打开兜袋的时候,有只老鼠试图跳出来。
吓得沈月和沈杏哇哇叫。
沈淮连忙关上兜袋,“大姐二姐,你们吃老鼠肉吗?”
“吃啊,老鼠肉可香了。”说到吃肉,沈杏又不怕了,“娘,等会我们烧水,你帮我们把老鼠给宰了,在等爷爷回来炒。”
沈月,“这次要留腿,上次奶奶全砍了,都没吃到肉。”
沈淮:“……”
活的老鼠你们怕,煮熟的鼠肉你们又超爱。
黄氏看了眼天色,便去灶房烧水。
宰杀砍块后,还把配料给配齐了,在把昨天剩余的骨头丢到锅里炖着。
傍晚,林氏背着一大捆野芋回来,见到黄氏就说,“塘沟那块菜地,马老三一家昨天把菜全部摘完了,改天我们去整理整理。”
黄氏,“那边水源近,浇水也方便,就是种菜的话,还不如我们前院方便。”
“先在边上种点野芋,春耕之后再做打算。”林氏拿了刀就开始切野芋杆子,“刚才听大房的沈江媳妇说,她娘家的母猪准备生崽了。
我直接跟她定了两只,过了正月,在让老二赶牛车去下湾村拿。”
“多少钱一只?”
“没说,按市面的价给我们就行,而且他们村有阉猪匠,到时候阉完再回来,就不用另去镇上了。”
“今年的年猪不肥,要卖一头的话,估计还得养上几个月。”
说到这个,黄氏就有点愁,“娘,要不我们也养两只母猪吧,每年都能卖一次猪崽,这肉猪养了快一年都没上一百,能出栏了,也才一百三十多斤,还没养母猪值钱呢。”
“可是养母猪很容易病死,还要养一头公猪配种,那公猪又闹腾。”
“那还是养肉猪吧,稳妥些。”
天色逐渐暗下来。
山头的雾气开始弥漫缭绕。
沈七刀和沈继业带着一身湿气回来。
“哇,兔子。”沈月看到沈七刀腰间挂的竹笼有兔子,很是兴奋的冲了过去。
沈月和沈淮也坐住,纷纷凑上去。
竹笼里,有两只灰毛兔子,其中一只腹部受了伤。
“受伤那只,今晚宰了,活的那只先养着,等到集日在拿去镇上卖给福满楼。”沈七刀一句话,就决定了两只兔子的命运。
沈月把那只受伤的兔子拿进灶房。
“爷爷,爹,我今天跟沈杨和铁柱他们去对岸抓老鼠,一共分得四只,都已经宰杀好了。”沈淮开心分享。
“哎哟,不错不错。”沈继业一脸惊喜,“又是兔肉又是老鼠肉的,高低得喝两杯才行。”
沈杏却说,“爹,没酒了,要去翠花家买一壶吗?”
“昨晚买的都喝完了?”沈继业瞪大眼睛。
沈杏重重点头,“都喝没了。”
沈继业纠结的看了沈七刀一眼,“爹,要买酒吗?”
“三郎都给你抓来老鼠了,不买像话吗,买。”
于是,沈杏跟林氏拿了十二个铜板,提着酒壶就去打酒了。
沈淮跟在沈七刀后面,看他炒老鼠肉。
“来,尝一个。”
看着递来的鼠肉,沈淮挣扎了一下,选择尝试。
味道很奇怪。
而且很有嚼劲,要嚼很久才嚼烂。
说好吃谈不上,说它难吃嘛也没有。
总体来说,沈淮觉得勉勉强强。
“味道还行吧?”沈七刀问。
沈淮委婉道,“有点硬,嚼不动。”
“还不是很熟,再煮一刻多钟才能出锅。”沈七刀又挑两块分给沈月和沈杏,“鼠肉很脏,不能多吃,一年吃一次就够了。”
沈月,“可是它很香哎。”
“香也不能多吃,这玩意吃多了会生病的。”沈七刀一脸严肃,“你们在外面乱来,知道吗?”
沈月听完,都有点不敢吃了。
沈杏不受影响,吃的津津有味。
沈淮已经把肉丢到泔水桶里。
沈七刀将孙子孙女的反应看在眼里,“都炒的差不多了,若是不吃不就浪费了?偶尔吃一次,没事的。”
沈淮“……”
吃,担心,不吃,浪费。
实在太难了。
不过鼠肉分量不多,加上配菜,都不够一盘。
锅里又有猪骨、红烧兔肉,所以鼠肉上桌后,没几个人夹。
姐妹三人,都分到一个兔腿。
沈淮第一次吃到绿色野生兔肉,就喜欢上了。
味道实在太好了。
肉质鲜嫩多汁,又没有什么膻味,越吃越香。
就是一只兔子的肉量有点少,吃几块就没了。
“爷爷,兔子肉好好吃啊,我们能把兔子养起来吗?”沈月双眸期待的看着沈七刀。
不等沈七刀开口,一旁的沈继业就说,“以前养过几只,但都没养活,后面干脆就不养了。”
沈月有些失落的点点头。
她觉得兔子很可爱,兔肉又好吃,就想养养。
沈淮也觉得兔子可爱,但想到家里已经有很多事情要忙,就没开口。
吃饱喝足后,他先到井边漱口,再回到火盆边上温书。
把前面学的念两遍,再把最近学的字,写一遍。
沈淮拿着小木棍在地上写来画去,直到把字全部记住了,又把前边的字默写一遍,加强记忆。
笔画多的字,依旧会多写几遍,直到记住为止。
沈七刀和沈继业看了,满意的点点头。
过了小年,各家开始准备年货,沈家也不例外。
林氏和黄氏去镇上的频率,不再限制于集日,后面几乎每天都去。
如果买的东西多,还会让沈继业去接。
年二十五开始,陆续有人杀年猪,村中的猪叫声,断断续续的喊了几天。
沈家是年二十六杀的年猪,请了大房、二房和四房的人过来帮忙,晚上一起吃杀猪菜。
年二十七,沈继业和黄氏赶着牛车去各家亲戚送礼,一直忙到傍晚。
离得远的亲戚,则是花几文钱托顺路的车队帮忙送过去。
沈七刀带着孙子孙女在家挂腊肉,灌腊肠,林氏忙着做米花、麻旦、包粽子、年糕。
年二十七中午,沈大姑派人送来一车年礼,有被子、冬衣、各类糕点和蜜饯、两箱红彤彤的柰子(苹果)、半扇猪肉、两只鸡、两只鸭。
林氏见闺女又叫人送东西过来,心里乐开了花。
连对小斯都是笑眯眯的,“你们奶奶有说什么时候回娘家么?”
小斯,“致远少爷昨天得了风寒,夜里还发了热,小的出门时,家里刚派人去请郎中。”
林氏不禁担忧,“是夜里踢被子,还是去外面吹风挨的?”
“应该是出去玩吹风挨的,老夫人不用担心,致远少爷向来身体好,几服药下去很快就会好的。”
小斯说着,从马车里拿出一个不大不小的箱子,“老夫人,这是二奶奶特意给淮少爷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