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沈淮和沈金、沈木一直忙到年二十八。
回万秀村前,他给沈大姑、谢知县、教谕、教授等人送了年礼。
沈金和沈木两人,除了一套新衣裳、两根大猪蹄,些许糖果糕点外,沈淮还给了三百文的过节费。
乐得两人激动的不行。
家中的作坊已经全面停工。
早在年二十六的时候,沈家杀了一头快两百斤的年猪,沈淮回去当天,还能吃上杀猪菜。
尤其是血肠,跟酸菜一起炒,味道简直绝了。
林氏见他有肉不吃,专挑下水,于是笑道,“你爹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给你炖了一锅猪蹄,你倒好,专挑这些杂货。”
沈淮说,“这几天一直炸黄金豆腐,熏油烟太多了,看到肉就腻。”
黄氏闻言,看了过来,“黄金豆腐这么好卖么?”
“也就过节的时候订单多些,平时卖不了多少,特别是腐竹和豆腐皮,平时根本卖不动。
过年了,大家才舍得买,拿去走亲戚。”
到了年三十,大家磨刀霍霍向鸡鸭,都在忙着做年夜饭。
年初一,沈淮嫌在家无聊,叫沈杨和沈林去田里做野炊。
年初二,沈淮跟黄氏去外婆家看外公外婆,这次,他们没去舅舅家,二老也没提黄大龙和二舅妈如何了。
黄氏和沈淮也没主动问。
年初五,沈大姑带着林二爷、林致远兄弟回来省亲,带了一车的年礼。
林静也带方启贤一起来。
林氏和沈七刀很开心,又是炖鹅烹兔肉的。
沈大姑回去的时候,沈家回了两坛酒和几只兔子。
年初八,作坊开工。
过完上元节,沈淮回县学,沈金沈木开始复工。
二月中旬,迎来三年两次的县试。
沈杨、沈林、江铭、李景舟四人顺利通过,但四月的府试,他们一个没过。
六月的院试,魏渠和陈观两人压线通过,也成了秀才。
王宇川比较倒霉,最后一场即将交卷之时,不小心把卷子弄脏了。
出考场时,他抱着王地主嗷嗷叫了大半天。
等魏渠和陈观入县学时,沈淮正忙着夏考。
这是最后学期,从入学到夏考通知下达前,他们的学习任务是之前的两倍。
所以,沈淮能跟魏渠和陈观叙旧的次数并不多。
谢知县给他看的书,也越来越有深度,一些句子过某个片段,需要反复理解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为了弥补沈淮在时政方面的短板,谢知县让人过滤渠道消息后,再整合邸报信息,然后抄送给沈淮。
时间久了,沈淮知道的信息也慢慢多起来。
提到某件事或者某个大族,不会一脸茫然。
七月底夏考结束,沈淮听从谢知县的建议,去周边府城游学。
出发前,谢知县以个人名义,给沈淮写推荐信,方便他去拜访当地的有识之士。
沈淮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
回来时,肤色黑了两个度,但是整个人的精神和状态却非常好。
游学,不仅能看到不同的风景,认识到不同的人,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你有不同的感悟。
当然,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似乎每天都是新鲜的,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
加上他拜访了不少人,通过交流接触,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谢知县见沈淮状态不错,还有了更多的见解,满意的笑道。“修整两日,两日后,来县衙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