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榆丽眼疾手快的拉住了黄婉贞的手,却被她一把甩开,继续向墙撞去。
不过趁着这一拉的档口,众人已经反应过来,郑刘氏旁边的李妈妈扑身过去,一下子抱住了黄婉贞的身子。
“哎呦喂——”
随着李妈妈的哀痛声,两人栽倒在地。
郑濡清和郑刘氏没想到这个儿媳妇竟这么大脾气,不过说了几句,就要死要活。
恼怒的郑刘氏刚要开口训诫,就被郑濡清拦了下来,“伺候少奶奶的丫头呢?快把她扶回房间休息。”
茶没敬了,还出了这么档子事,本就不喜黄婉贞的郑刘氏,对她更添不满。
“你抽空,去书香院安抚一下儿媳。”
郑刘氏:“我一个婆母上赶着去安抚她?她哪儿来那么大脸!”
郑濡清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说起来,都是榆桑不争气,我不管他怎么想,媳妇都进门了,这亲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有本事,他就在外边躲一辈子。”
郑刘氏不自在的看向他处,“这也不能全怪榆桑……”
郑濡清口气不善道:“不怪他,那就怪你,慈母多败儿,要是从小放在母亲身下养,哪儿会养出这般目无尊长的性子?!”
郑刘氏受不住郑濡清的责备,憋屈的点头答应下来。
黄婉贞在前厅闹了一通,郑府上下都知道新进门的少奶奶是个烈性的,平日里是能躲着就躲着,躲不开也不敢太过放肆。
三天回门的时候,郑榆桑也没出现,因着敬茶的事,郑刘氏对这性格刚烈的儿媳很是不喜,只简单的准备了两袋糖,作为回门礼。
黄婉贞也不嫌弃,拿起来,就带着秀兰回了三塔巷。
“我的儿,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女婿呢?”黄董氏特意走到门口,向外张望。
黄婉贞把两袋糖往桌子上一扔,就开始说起了在郑府的遭遇。
“娘,我说的对吧!就我姐那个只会窝里横的性子,要是嫁去郑家,不得被欺负死才怪。”
黄婉贞说的痛快,黄董氏却担忧起来,“这,这郑家还是书香门第呢,怎如此不知礼数。”
“咋不知礼数啊?人家可比你知礼数,只不过就是不愿按着礼数来。”黄婉贞言之凿凿道。
“摊上这样的婆婆,你以后可怎么办啊?”黄董氏就是水做的,眼泪说来就来。
黄婉贞翻个白眼,指着上首的太师椅道,“娘,我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赶紧坐下歇歇。”
“对了,我也出嫁了,这宅子你打算怎么办?卖不卖啊?”
说起这事,黄董氏也顾不得哭了,用帕子胡乱的擦了擦脸,正色道:“我就跟你祖父提了一嘴,差点没骂死了。”
“你祖父说了,他的棺材必须从这个宅子里抬出去。”
黄婉贞眼珠子转了转,开口问道:“我祖父要是死了,你估摸着这宅子能不能落你手上?”
黄董氏眉头紧皱,摇摇头,“你祖父让黄忠偷偷去找了黄抒化,我猜他应该是想让黄抒化给他在族里找个摔盆的。”
黄婉贞眼睛一下子瞪的溜圆,“黄争祥可是因为咱家坐的牢,我祖父莫不是老糊涂了,还让黄忠去找他,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哼!”黄董氏冷冷‘哼’了一声,咬牙切齿道,“那个老不死的,只想着自己,他定会许给黄抒化天大的好处,来换他身后事的体面,也是你我太天真,在他面前露了心思,让他觉得咱们靠不住。”
“我这一辈子,辛辛苦苦伺候走了婆婆,身后事也没亏待了她,临到头了,公公却把我当贼防,真是寒了我的心。”
黄婉贞这还是头一次听到黄董氏骂黄抒怀,要知道以前,黄董氏是特别怕黄抒怀的,简直拿他当老天爷,没想到有一天她会突破自己的天。
“许给黄抒化天大的好处?什么天大的好处?”
黄董氏满脸肃穆的看向黄婉贞,“他还有什么?无非就是这老宅子,加上他那些私藏。”
黄婉贞紧紧盯着黄董氏的眼睛,不信的问道,“就这些?”
黄董氏嘴角挂起一抹嘲讽的笑,“这些哪够让黄抒化解气?当然还有我们这些黄家女眷的命!”
“以后没事,你少回来,有事就寄信,我会找识字的人,读给我听。”
“万一,我出了什么事,你顾好你姐姐和你自己就行了。”
说完,她朝西边歪了歪头,“西苑那俩,心思多着呢,不用你护,听明白了吗?!”
黄婉贞都被黄董氏气笑了,合着这是想牺牲自己,拯救大家啊,还真是伟大。
“不明白,你跟我说说,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黄董氏眉目间闪过一丝疯狂,“我雇了人,明日就登门,把黄忠一家子抓起来,严刑拷打,让黄忠交出这宅子的房契。”
“黄忠要是不交,我就把他一家子送进衙门,告他们偷盗主家财物。不死,也让他们脱层皮。”
黄婉贞不赞同地摇摇头,“那么麻烦干什么?不就是房契吗?我给你做一份儿,你找到买家,直接把这宅子卖掉就行。”
黄董氏听得一怔,“这也行?”
黄婉贞嗤笑一声,“怎么不行?我看你是老好人当惯了,做坏事都不会做,就想着往前横冲直撞,那样虽会损敌人一千,但也会害自己八百!”
“今天我就教教你,什么叫暗地里搞事。”
“走,带我去二舅家走一趟,咱们找人他家房契搞一份。”
黄董氏迟疑道:“别人会信吗?”
黄婉贞肯定的点点头,“这世道的婚书和和离书我都看过了,就是人写的,然后当事人签字,中人签字。”
“这房契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也是人写的,我写好后,签上几个中人的名字就行了。”
黄董氏抚了抚额头,有些害怕的道:“这宅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上面签字的中人,早就仙逝了。”
黄婉贞看向她,“你见过这宅子的房契?”
黄董氏摇摇头,又点点头,“原来黄家可不只这栋宅子,还有好些铺子,两栋小宅子,和一处庄子,都放在公中,我都见过,就是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