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君宴的发小高才学,这是我和宴君同学苏静辉,苏太太楚青青。”
“我手边这位是君宴的病人黄婉贞。”
黄婉贞露出八颗牙标准笑容,伸出右手,上前一一与人握手,“高先生好,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苏先生好,这是我们吉祥堂自己做的香皂,请您笑纳。”
“苏太太,幸会幸会,没想到今天会碰到这么漂亮的女士,这是我自己做的花香皂,您试试看,要是喜欢,尽管来灯市口大街吉祥堂,我们还有许多其它女士化妆品,包您喜欢。”
送完香皂,黄婉贞又笑着拿出名片,一一分发。
“你这名片上,怎么没电话啊?”苏太太前后翻动着名片道。
黄婉贞笑着回道,“我们的铺子刚开业不久,还没来的及安电话。等安好后,我告诉您。”
苏太太笑着抬头看向黄婉贞,“是呢!现在从申请安电话,到安装好,起码要三个月。”
苏太太长着一张鹅蛋脸,眉毛细细的,嘴巴也小小的,显得很秀气,头发是时下最流行的弹簧烫卷,穿着一身黄色洋裙,一看就像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娇花。
“是啊!想安个电话,实在是难。”黄婉贞笑着附和道。
褚延之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任凭众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那你今天该好好巴结巴结苏太太才好,她可是电话局的,你想安电话,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
苏太太小鸟依人般靠在苏静辉身上,温声细语道,“瞧延之说的,好似我非要巴结,才会帮忙似的,黄小姐,你可别误会我,我可不是那样的人。”
黄婉贞略过苏太太的话中深意,直接拍马屁道,
“苏太太这般温柔漂亮的女子,即使是我误会了,也是愿意亲近的。”
“至于安电话的事,您愿意帮忙,那是情分,不帮忙,那是本分,总之,像苏太太这般通身耀眼的人物,实在是叫我挑不出不好来。”
“呵呵呵,黄小姐可真是长了张巧嘴。”苏太太捂着嘴,笑趴倒在苏静辉的身上。
苏静辉连忙用手揽住她腰身,“好了,咱们坐下吧,尝尝君宴准备的小点心。”
待沈君宴端着披萨饼出来,众人又是一阵夸耀赞美。
“好长时间没聚了,最近你们都看了什么书?”沈君宴一边给大家分披萨,一边说道。
“还以为你改了呢,没想到还是个书呆子。”高才学拿起盘子里,刚刚分到的披萨,一大口下去,消失了一半。
“是啊!君宴,你邀请我的时候,可没说今天的聚会,是读书沙龙。”褚延之拿出帕子,细心的擦拭着自己的手,他甚至连小拇指都不放过,来回擦了两遍。
黄婉贞见了,直在心里念叨,褚延之肯定有洁癖。
“好吧,我也没说是读书沙龙,就是给大家找个话题而已。”沈君宴自己拿了块儿披萨,坐在了沙发上。
似是想到什么,他扭头看向黄婉贞,“对了,婉贞,静辉的妹妹也在贝满女中上学,叫什么来着?”
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在问苏静辉。
苏静辉刚刚吃了口披萨,腾不出嘴来,苏太太替他答道,“是我家五妹,叫静宜,苏静宜,是今年新考进去的。”
黄婉贞刚刚听到苏静辉的名字,心里就有了准备,毕竟这个年代,家族起名字,都是连着的。
“嗯,我们同一个班。”
苏静辉咽下披萨,刚发出一个“哦?!”,就被身旁的高才学打断了,“我想起来了,黄婉贞!我说这名字怎么有点熟呢,你考试时候的国文试卷,是我给你批的!”
“你最后那篇‘知识改变命运’写的真好,哎呀呀!我还想有空,去贝满找你呢,缘分啊!今天在君宴这儿碰上你,可不就是缘分。那篇文章,特别适合登在《白话文报》上。”
沈君宴凑近黄婉贞,小声说道,“高才学是燕京大学国文教授,燕京大学的女部原叫协和女子大学,是从贝满里面分出去的。”
“是啊,是啊”高才学不住点头,“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燕京大学?你要是考我们文学院,一准能考上。”
这么好的机会,不会有人放过,众人都觉得,黄婉贞会立马答应下来。
“谢谢,我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足,该在高中多学两年。”黄婉贞的声音虽轻却稳,面上没有一点牵强之意。
“不是吧?妹子,你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吧?”沈君宴惊讶的看向黄婉贞,要不是早就认识她,还真以为她是在谦虚客套。
“同学,你不用这么快拒绝,可以回家慎重考虑一下,一会儿我把办公室电话写给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可以给我打电话。报名和考试资料,我那都是现成了,不用你费心去别处找。”高才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副分外认真的模样道。
黄婉贞这次倒是没出人意料,立马点头答应了下来。
她又不是真的傻子,虽然不想去燕京大学,但大学教授的电话,她还是真心想要的。
刚进贝满女中时间不长,黄婉贞已然了解道,这个时代女子上高中的不多,上大学的更少,好多贝满女中的女学生,上到一半,会因嫁人或其它原因辍学归家,能拿到毕业证的,不足入学的三分之一。
那些辍学的女学生,也会得到一本肄业证,证明她们在贝满女中上过学,这样就已经足够她们炫耀了,别人提起她们,也会称她们一声‘高中生’。
黄婉贞现在不去上燕京大学,并不是什么‘知识储备不足’,而是‘金钱储备不足’。
她还没跟那些权贵小姐混熟,还没吃到她们身上的红利,怎么可能为了上个大学,就放弃一大片待摘的‘果林’。
黄婉贞可是知道,现在大学里都是男学生,女学生少之又少,零星的几个,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宴会的后半场,高才学请黄婉贞默诵了‘知识改变命运’这篇文章,幸亏黄婉贞记忆力好,虽然不能百分百复述,但原稿的九成还是被她朗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