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陵启世,神像显踪。
陵园内外一股股威压释放,无数怪物被这股神明之威所阻。
在那神像威严的怒喝之下,整个陵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震慑。
那些张牙舞爪的怪物,被神明气息压得伏于地面,动弹不得,周身发出“滋滋”的声响,好似在这强大的力量下被灼烧。
曹睿望着散发着万丈光芒的神像,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崇敬与震撼。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那不仅是因为神像此刻展现出的毁天灭地之威,更是因为他愈发强烈地感受到,这尊神像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秘密,即将被完全揭开。
司马明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瞪大了双眼,他那原本充满怨恨与不甘的眼神中,此刻竟浮现出一丝敬畏。
尽管他与曹睿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但在这超越一切的力量面前,个人的恩怨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这……这究竟是怎样的力量……”司马明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曹睿没有理会司马明,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神像之上。
在那光芒的映照下,他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更加清晰的画面,无数的士兵身着铠甲,在战场上奋勇厮杀,战旗飘扬,喊杀声震耳欲聋。
而在那军队的中央,有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黑色披风,眼神犀利如鹰,正指挥着千军万马。
随着光芒的不断闪烁,那人身形愈发清晰,赫然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
只见他风姿无双,举手投足间尽显一代枭雄的风范。
在朝堂之上,他以雷霆手段压制各方势力,虽背负着“奸臣”之名,却有着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纷争的宏伟志向。
他深知,在这动荡的时代,唯有以强势的手腕,才能让百姓免受更多的战乱之苦。
他曾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话虽被世人诟病,却也道尽他在乱世中为求生存与霸业的决绝。
他在朝堂之上,以雷霆手段压制各方势力,心怀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纷争的宏伟志向。
他明白,在这动荡的时代,要想成就大业,有时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然,他的余生在统一大业的遗憾中而陨落。
……
他,年少时便聪慧机警,任侠放荡,不知行业,博览群书,对兵法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举孝廉入仕后,初任洛阳北部尉,他不畏权贵,棒杀蹇硕的叔父,展现出刚正不阿的一面,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
人在年轻时的意气风发,热血青春在这一刻有了印证,不平事,权贵同样无惧。
然而,也不知道他多疑的毛病是从何而来?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那个位置后,都会有这么一种心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文献记载,也只能去猜测。
或许,这些事件可以说明些什么。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他逃到吕伯奢家。
吕伯奢出门买酒,家人准备杀猪款待曹操。
曹操听到磨刀声,便怀疑吕家人要谋害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全家。
当他发现是误会后,仍然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样的话,不难看出曹操多疑的性格已经到了一种极端的程度。
此时,他大约二十多岁的年纪。
……
还有,在军事方面,曹操的多疑也很明显。
他担心身边的将领有不轨之心,在梦中都保持警惕。
他佯装梦游杀人,让身边的侍从不敢在他休息时靠近,以此来保证自身安全。
这种多疑虽然有乱世自保的因素,但也反映出他对身边人极度不信任。
在和敌军对抗时,他也时常怀疑对方有诈,这种多疑的性格有时能帮助他避免落入陷阱,但有时也可能使他错过战机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如在和马超对峙的时候,曹操对马超军队的一些策略常常思考再三,怀疑其中有埋伏等情况。
总之,曹操的多疑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标签,这一性格特点对他的军事、政治决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翻来覆去,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人能正视自己的心态,有些时候,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现?或者说境遇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不在那个社会背景下,很难体会。
二十多岁的年纪,被悬赏通缉,这一时期他刚刚步入仕途不久,满腔抱负却遭受挫折,乱世求存的心态一览无余。
……
不同时期,不同经历,让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出现了变化。
知道了,这个世上还有一种叫做抱负的东西需要同路者,才有可能成功的道理。
董卓乱政时期,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联合袁绍等诸侯组成讨董联军。
在联盟中,他积极主张进攻董卓,然而诸侯们各怀心思,联盟内部矛盾重重。
他独自率军西进,却在荥阳汴水遭遇董卓部将徐荣,战斗失利,自己也险些丧命,但此次经历也让他更看清诸侯们的真面目。
后来,逐鹿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从此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在政治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这一举措使他在诸侯纷争中师出有名,许多人才也因他“奉天子”的旗号而前来归附。
官渡之战,远征乌桓。
此役是他统一北方的关键转折点,为他消灭袁绍势力奠定了基础。
后来,袁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入乌桓,他为彻底消除袁氏残余势力,决定远征乌桓。
在白狼山之战中,果断出击,大破乌桓,斩杀单于蹋顿。这一战不仅稳定了北方边境,还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的势力范围,基本统一了北方。
然,天下间又哪里真的会让这位枭雄得偿所愿的天下一统呢?
赤壁之战,汉中之战,襄樊之战的间接失利,败走华容,水淹七军的惨败经历让他的军队和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但,他之所以能成,除了面对困境的心态好,也得益于他内心对抱负的一腔热血并没有冷却吧?
枭雄留有遗憾,但在那个璀璨的三国演义中,他定是不孤独的。
最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他就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他死后葬于高陵。
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
曹睿心中波澜起伏,他一直以来都以家族的荣耀为傲,却从未想过,自己家族的先辈竟有着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
那些曾经在史书上看到的文字,此刻在他眼前鲜活地呈现出来。
“先祖……”曹睿低声呢喃,眼中闪烁着泪光。
就在这时,那股来自远古的邪恶力量似乎察觉到了神像力量的进一步觉醒,开始疯狂地反扑。
陵园外的黑暗阴影如汹涌的潮水般涌来,将整个陵园包裹得密不透风。
那些被压制的怪物们,在黑暗力量的鼓舞下,竟然又开始挣扎着起身,发出阵阵凄厉的嘶吼。
曹睿立刻回过神来,他深知此刻不能沉浸在对过去的感慨之中,必须全力以赴应对眼前的危机。
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剑,剑身微微颤抖,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此刻的紧张与决心。
司马明见状,也强忍着身体的伤痛,调动起体内那所剩无几的力量对抗这身体中的诡异气息。
尽管心中对曹睿依旧充满仇恨,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也明白若不做点什么,自己必将性命不保。
于是,他怀着别样的心思,佯装要与曹睿一同对抗邪恶力量,实则暗自盘算着如何在混乱中脱身并伺机报复。
“曹睿,只有我能救你了……你考虑好了么?与我一同,除了这诡异……”司马狰狞的面目大声地喊道。
曹睿看了司马明一眼,眼神中满是不屑与警惕,冷哼一声道:“司马家的人,我岂会轻信。你若敢有一丝异动,我定让你即刻灰飞烟灭。”
就在此时,神像发出一声更为响亮的怒吼,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力量。
光芒从神像身上爆发出来,如同一轮烈日,将周围的黑暗瞬间驱散。
那些怪物在光芒的照耀下,纷纷化为灰烬,消散于天地之间。
而那团黑暗阴影,在神像力量的冲击下,也开始摇摇欲坠。
但它似乎并不甘心就此失败,不断地凝聚力量,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曹睿深知,这是关键时刻,若不能彻底击败这股邪恶力量,一切都将前功尽弃。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精神力毫无保留地再次注入到神像之中。
在曹睿的精神世界里,他仿佛与曹丞相融为一体。
他感受到了曹丞相的智慧、勇气与担当,也汲取了那无尽的记忆所带来的传承宝藏。
神像的光芒愈发耀眼,它缓缓抬起手臂,指向那团黑暗阴影。
一道金色的光芒从神像手中射出,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黑暗阴影。
“轰!”一声巨响,整个天地都为之震动。
黑暗阴影在这一击之下,彻底消散,只留下一片虚无。
随着黑暗阴影的消失,陵园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曹睿缓缓睁开眼睛,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司马明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中却在疯狂思索逃脱之计。
他偷偷观察着曹睿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时机。
曹睿没有理会司马明的小动作,他走到神像前,恭敬地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先祖,曹睿定当继承您的遗志,守护这片土地,不让它再遭受战乱之苦。”曹睿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五彩的光芒,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浮现出来,正是之前那个神秘的人影。
“年轻人,你成功了。”人影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
曹睿站起身来,看着人影,问道:“前辈,这陵园的秘密,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
人影微微点头,说道:“这陵园,乃是连接丞相过去与现在记忆的枢纽,而这尊神像,承载着你家族先辈的意志与力量。
曹丞相一生为了统一天下,结束乱世,付出了诸多努力。他虽背负骂名,但他的功绩不可磨灭。如今,你唤醒了他的力量,也继承了他的使命。”
“丞相应该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吧……”
曹睿听后,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此时,他猛地转头看向司马明,眼神冰冷如霜:“司马明,该轮到你了……”
陵园寂静无声,只有司马明狰狞的面目在黑夜微光中的被诡异气息侵蚀的疼痛喘息声。
司马明咬着牙,心中恨意翻涌,表面却佯装示弱:“曹睿,我已然这般惨淡,还能如何。”
可他在心底暗暗发誓,只要有机会,一定要让曹睿付出惨痛的代价 。
“不,你还有用……高平陵之变犹在眼前一般,不得不防不是?”
“司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