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虽然临海,但因为人多的缘故,前半夜的温度比岛屿要高上许多,房子里没来的及和太阳一起降下的余热,让人觉得闷得慌。
村里的院落都没有熄灯,三三两两的搬着椅子坐在外面乘凉。
刘大爷也不例外,拉着沈泠坐在外面,手中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摆动着,喝酒喝得胀红的脸,晚风吹拂下渗出几分酒气,飘散开来。
到了后半夜就要凉快许多了,刘大爷家的房子不大,余下能给沈泠借住的房子刚好能放下一张床,没有什么席梦思床垫,一床自家打的棉被铺在下面,还有有点土的床单。
大爷笑呵呵的让沈泠早点睡,随后又不知从哪里搬出一台风扇,摆在沈泠床前。
沈泠看着那台落地风扇,比平常的落地风扇要小上许多,一看就是几年前的旧款,扇翼上落满了灰,其他地方却被擦得干干净净。
“吹吧,”大爷插上点按下开关,“我都好久没用了,还好没坏。”
沈泠一愣,看了看大爷手中握着的蒲扇,道了声谢。
热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蚊子也不少,就算点了蚊香,一晚上下来却总感觉有蚊子在耳边嗡嗡叫。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被黄狗的叫声吵醒了,一只狗叫了,村里其他狗也跟着叫了起来,没完没了。
沈泠从床上撑起身,侧头看着床边卖力转动着的风扇,屋外的天色还没有破晓,但差不多到了要渔船出海的时间。
他揉了揉睡乱了的头发,从床上爬起来,收拾好往外走去。
跟着沈泠的摄影师已经举着相机在外面等着了,除此之外,大爷早已经换好了衣服,在收拾待会出海要用的东西,见沈泠走出来,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小伙子起得挺早。”
沈泠闻言走过去搭了把手,一手拿着桶和网,另一只手拿着馒头,跟在大爷身后,往海岸走去。
两人到达海岸没过多久,节目组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赶到了海岸,随后,船夫们各自检查着自己的渔船。
沈泠侧头看着一脸没睡好的范希和齐彦,睡意莫名的也涌了上来。
以往每次出海捕鱼最少也是三天起步,这次出海是节目组准备的活动,所以并没有很长的时间,白天出去晚上差不多就能回来。
沈泠站在渔船内看着越来越模糊的岸,低头帮大爷弄渔饵。
今天是个大晴天,海上没有什么风浪,船只还算平稳,鱼却没捞上几条大的。
“风越小鱼越小,”大爷一边将网拉上来一边说道,“浪费了一些好鱼饵。”
沈泠将那一条条鱼弄进渔箱里,然后学着大爷的样子重新撒下网。
捕了半天鱼箱里的鱼全都是小个的,船夫们午饭一般是不回岸上吃的,大爷从桶里拿出早上准备好的馒头递给沈泠,沈泠接过,坐下慢慢吃了起来。
“你们是干什么的?”大爷看着低头吃着馒头的沈泠问道。
沈泠抬起头,想了想:“唱歌的。”
大爷听了这话倒也没问为什么唱歌的到这儿来了,而是“嘿”了一声,说道:“我也爱唱歌,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你们,看电视也没看过你们。”
沈泠想着大爷看的节目,又想了想参加这个综艺的其他人,轻声回道:“我们很少上节目。”
“哦,”大爷点点头,“那我这次能在电视上看见你们吗?”
“能。”
《声浪共潮》直播完之后会有回放,应该是能看见的。
“你说你是唱歌的,你认识那个唱那个……”
大爷思考了一下,唱了起来:“无论天涯与海角……”
沈泠闻言眨了眨眼:“难忘今宵吗?”
“对对对,”大爷说道,“你认识她吗?”
“听过她的歌,但不认识。”沈泠如实回答道。
大爷闻言面露遗憾,没过多久就让沈泠给他唱两句听听,沈泠闻言也不拒绝,随便唱了两句。
大爷听了一个劲的夸他唱得好,“怪不得能当歌星呢,不错不错。”
话落,沈泠轻笑了一声。
远处传来范希大叫的声音,看着像是捕上了大鱼,在船上跺脚,惹得船夫一阵心颤,按住了下一瞬像是要激动得跳下海的人。
大爷见状笑出了声,扬声喊道:“德生,你的船莫要翻了喽。”
说罢,又看向自己船上的网,眉头一皱:“怎么我这边就不上大鱼呢。”
“换地儿,换地儿。”
沈泠看着大爷不信邪的将船划远了些,然后又将网撒了下去,还放了几个鱼笼。
“你们捕到的鱼怎么处理,卖出去吗?”沈泠问道。
大爷抬头看向他,“有人来收,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拿到镇上去卖卖,也不赚几个钱。”
“都是靠海边长大的,鱼都吃腻了,不是什么稀罕物,最主要的还是别人来收鱼赚得多。”
沈泠点点头,想起没几个年轻人的渔村,犹豫了一瞬,问道:“大爷你的孩子是出去了吗?”
大爷闻言点点头,“外面好一点嘛,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待在这渔村没什么出息,都想去外面闯一闯。”
“挺好,”大爷轻笑了两声,“给他们读书就是让他们出去闯的,像他爹一样天天捕鱼才是没出息。”
沈泠看着他嘴角泛起的苦涩,微微垂下眼眸,“这儿是个好地方呢。”
大爷点点头,“听村长说过几年要在这发展旅游业,能不是个好地方吗。”
沈泠闻言眼里闪过一丝了然,难怪这次综艺会选到这儿来,除了本身有这个环节之外,也是想帮渔村宣传一下吧。
他想起昨天热情满满的村长,眼里的笑意更浓。
一直到太阳快落山,大爷才把最后一网收了上来,连带着那几个鱼笼。
沈泠看着鱼箱里一大群的小鱼,看来看去,到底还是一条大鱼没捕到。
“收工,收工。”大爷说着就划着船往岸边驶去。
节目组最后将每个人带回来的鱼计了数,沈泠还算好,没有排在最后,范希倒是排在第一,笑嘻嘻的走到沈泠身边,说着今天捕鱼发生的事情。
其他几人看着兴致也起来了,特别是贺兰山,拉着船夫就要上船钓鱼,说着在这儿一定能钓上好鱼。
一向平静的齐彦此刻也一脸笑意的看着鱼箱里的鱼,白净的脸被阳光晒得泛起了红晕。
导演看着几人,拿起喇叭喊道:“晚上八点在沙滩集合。”
沈泠闻言眼里闪过一丝不解。
一旁的范希出声说道:“听说有篝火晚会。”
“你听谁说的?”沈泠侧头看向他。
范希扬了扬眉,“昨天晚上和村民聊天知道的。”
沈泠几人刚来的那天刚好碰上了出海半个月的船队回航,渔村的传统就是在渔船大丰收回来后举行篝火晚会。
因为节目组的缘故,将本应该昨天晚上举行的篝火晚会放到了今天晚上。
沈泠回住处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穿着从小卖铺想办法买过来的凉拖就走到了沙滩上。
迎面碰上了许久没说过话的齐彦。
齐彦也停下脚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犹豫了一瞬,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沈泠见状也点点头,看着从自己身边走过去的人。
自从那天晚上之后,齐彦就没有和他再多说过什么,就好像那天晚上暴露出的恶劣只是沈泠的幻觉罢了。
范希倒还是和之前一样健谈,短短一天的时间就已经和村里大部分人说上了话,有些甚至到了可以称兄道弟的程度。
贺兰山这点也没差到哪去。
也许是氛围和环境的调动,沈泠的话也变多了一些,甚至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去。
天色渐暗,沙滩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人群正中间的柴堆一瞬间被点燃了,大火冲天。
几颗火星在燥热又潮湿的空气中飞舞着,一天的劳累被蒸发开来,风吹过,扬起一阵欢呼。
在海岸边长大的人总是格外热情的,就像那开得热烈的海石竹,又像那广阔的大海,经历的磨练多了,成就了淳朴柔和的性格。
干柴在烈火中噼里啪啦的响着,火焰照耀下,一群人手拉着手围着篝火,手脚欢快的动着,口中唱着的,不是那些流行于网络的歌曲。
“风儿大 波儿高
小小船儿浪中漂
嘿呀呵 嘿呀呵……”
沈泠坐在沙滩上看着这一幕,或许这不是最符合当下时代的场景,但绝对是最符合渔村的淳朴。
站在场外的导演也被村长拉了进来灌了几杯酒,顺手还塞了一条烤鱼给他。
节目组的其他人也不能“幸免”,要不是要留一只手拿摄影机,可能两只手上都握着鱼了。
曾彩云带着姜文英混在篝火旁围的圈子中,和一旁的人手拉着手。
范希和贺兰山则已经和村民混成了熟人。
屏幕前的观众也被这一幕感染,纷纷刷屏道。
“人生是旷野。”
“不行,今晚火车上见。”
“想掏空我的钱包吗?”
“我果然还是贪心……”
齐彦看了一圈,最后还是坐到了沈泠身边,将手中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果汁递到沈泠面前。
沈泠见状接了过来,道了句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