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阳光照射在云二撅起的大腚上,因为算作是伤兵的身份下,他才可以如此呼呼大睡。
“二子,二子!太阳都把你腚眼子晒红了,你还在睡!你咋就这么能睡呢?
等这次突厥退走以后俺非得把你放在战兵里操练操练。”
程处默忙了整整一上午,看见云二撅着个大腚睡得如此香甜,自己气就不打一处来。
见云二依旧不理会自己,程处默爆发了,狠狠一巴掌拍在云二撅起来的大腚上,顿时就听杀猪一般的惨叫声响起。
“卧槽!我的屁股!”
听见这悦耳的惨叫声,程处默顿时觉得心情美好了不少。
正当云二跳起来准备回以颜色时,程处默将一张房屋的地契高高的举在云二的面前,
云二当即上演了国粹--京剧变脸。脸笑得像菊花一样堆在一起。
“哥!亲哥!这是给我买房的地契吗?”
见云二如此谄媚的贴了上来,程处默一脸嫌弃的将地契扔给他:
“安业坊,三进带小院儿,按照你的要求买的,你要的急,花了三百五十两银子,老胡说这院子里还带了一口水井,因此贵了五十两银子。”
云儿将地契摊开,看见房主的落款处写着云二两个繁体字,激动的难以自拔!
这就像在后世,明明头一天自己还在大街上乞讨要饭,第二你就拥有了北京天安门附近的一幢私人别墅一样。
【哈哈哈,老天不负我啊!小爷现在也是京爷了!】
云二终于冷静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将两世以来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的房本儿揣进怀里,贴着心口,唯有如此,云二才能感到心安。
程处默见云二不再发癫,这才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二子,昨儿个你怎么那么笃定突厥狗攻不破长安城?俺回去想了一晚上也没想明白。”
云二看着程处默,心道,你要是能想明白,那历史书就该改写了。
“来,小默子,听我给你分析分析你就明白怎么一回事儿了。
第一,你看着颉利可汗带着二十万骑兵一路突袭过来,势必带不了多少辎重。
第二,你看颉利可汗带着大军一路绕开在河北一带阻击的尉迟敬德和程老将军,其目的就是想要闪击长安。
但是前几天派来打探虚实的精锐斥候被咱们全歼,势必就会让颉利可汗投鼠忌器,因为他摸不清咱们的虚实和兵力部署。
再者,见到如此巍峨的长安城,颉利可汗如果一意孤行,让本就不擅长攻城战的突厥士兵强攻。
就会给周围勤王的军队合拢而来的机会,将他们包围住,到时两面夹击一旦形成,会有什么后果你比我清楚。
所以,我要是颉利可汗,我就会赶在周围驰援的唐军到达长安之前,狠狠的敲李二。。。。。。敲咱们陛下一大笔钱粮,退回草原。”
[玛德!好悬,差点把心里话说漏嘴了。】
好在程处默脑子转的慢,并没有反应过来云二叫李世民的李二,不然就凭这一条,云二就得搭上小命儿。
程处默不断在脑海里反复思索云二的分析,把自己带入颉利可汗的位置,如果自己是颉利可汗会不会像云二分析的那样做。
思索良久,程处默觉得自己脑袋都要炸了,索性一甩手,老子不想了!大不了打起来老子多杀几个突厥狗。
看,面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一万种不同的解决方式,这一句话在咱们程处默这个归德郎将将军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要是程咬金知道自己的好大儿是这种想法会不会把马鞭抽坏!
程处默一拍脑门儿:“去他娘的个球!老子不想了!陛下指哪儿,老子就向哪儿发起冲锋就是!
对了,还有件事儿差点儿忘了告诉你,陛下已经下令,明日全军出城,在渭水河与突厥备战。你去不去?你现在算是伤兵一类,可以不去。”
云二在脑袋里想了一想,渭水之盟,史书上写的冠冕堂皇,说什么李二一到,颉利可汗就被他的王霸之气吓到,赶紧表示害怕,签订盟约后屁滚尿流的逃回了草原。
想到此处,云二决定要去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看看李二到底有没有王霸之气侧漏。
“去!必须去!我也想去瞻仰一下咱们陛下的雄风和大唐儿郎们的赫赫军威!”
“那成,明日点卯在寅时,我将你报上去,点卯时你要是没来或者迟到,可是要拿你祭旗的,你自个儿仔细些。”
看着程处默离去的背影,云二咽了咽口水,玩儿的这么花吗?迟到就得拿来祭旗?还有没有王法了!
于是害怕自己睡过头被拿来祭旗的云二,顶着个熊猫眼出现在校场上,此时正值后世的凌晨四点左右,程处默自然没看云二的熊猫眼儿。
李二带着全长安城九万左右的战兵出城了,只留下了老弱和民夫青壮守城。
此时如果颉利可汗要是发动进攻的话,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巨城将不费吹灰之力落入自己的手中。
云二跟随在程处默身后,看着庞大的军队,云二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各个军团似乎都带着超出自身建制数量的旗帜。
“小默子,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呢?怎么各种旗帜这么多?这明显不对劲呐!”
程处默嘿嘿一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发现了,对,你猜的不错,这是陛下安排的疑兵之计,带如此多的军旗,就是让突厥颉利可汗觉得我们有很多战兵。”
云二一听,李二这是玩大发了,是赤裸裸的在赌颉利不敢贸然开战,可万一被颉利发现了,李二这区区八九万战兵不得被二十万突厥兵歼灭。
于是乎,在漫天旌旗和唐军故意从四面八方弄出来的烟尘下,渭水一侧,投鼠忌器的颉利可汗被李二成功唬住了,只可惜站在远处的云二并没有看见李二长什么样子。
双方似乎达成了什么交易,两边同时驱赶着民夫工匠用半日不到的速度就在渭水河上搭建了一座木桥,源源不断的马车拉着被布盖住的金银财宝通过木桥送往突厥人的大营。
听着突厥人的欢呼声和唐军士卒的叹息声,云二脑海中回忆起了上学时学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